誰在團隊搞破壞! - chenlizon 的書香天地 - udn部落格
chenlizon 的書香天地
作家:lizon
文章分類
    Top
    誰在團隊搞破壞!
    2016/09/17 05:47:24
    瀏覽:7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美國中情局(CIA)前身用來攻擊敵方的戰略

    現在是否正暗中破壞你們的工作效率?

    萬事問主管,每天狂開會——

    這些日常辦公行為,正在大肆破壞你的工作效率!

     

    全球頂尖組織策略大師,教你如何從今天開始

    停止工作環境中的所有破壞!

    CIA官網精闢解密

    《財星》雜誌、Business Insider專文報導

      ◆所有人員請注意!你的辦公室是否出現以下情況:

      □ 事無大小,全都要等老闆同意,否則就是零進展

      □ 一直開會,頻率高、時間長,沒有結論是常態,會後加班是便飯

      □ 討論時總有人逢迎拍馬、緬懷過去的豐功偉業或離題太遠

      □ 為了不影響整體的細節用字,你來我往修改個5、8次

      □ 把信件CC給所有人,連不相關的人也要CC

      小心!這些看似維持組織健全的工作規則,其實正是干擾團隊運作、浪費工時、降低效率的元凶。如果持續發生,不必等到強勁對手來襲,自己就會拖垮自己!

      本書作者群為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領導力研究員與全球頂尖組織策略顧問,文章常見於《哈佛商業評論》等主流媒體。三人畢生擔任策略師,為大至《財星》(Fortune)雜誌等跨國企業,小至數人的志工團或讀書會提供諮詢顧問。當他們提出上述的團隊行為時,對方多半會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在講我們嗎?」

      這些深具破壞力的行為其來有自,而且歷史悠久,是美國中情局(CIA)前身──美國戰略情報局(OSS)在二戰時,用來指示特工深入敵營暗中大搞破壞的戰術。這些行為表面上具有高度的正當性(誰能說「請示主管」或「開會」是錯的呢?),因此就像病毒一樣,殺傷力十足,能有效癱瘓敵軍效率,也幾乎無法預防。

      如今,在水泥叢林的商業戰場裡,這些破壞潛伏在你我的工作環境之中,隱身在眾人習以為常的辦公行為之後,拖累團隊的努力與付出。原來,搞破壞的根本就是自己人!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針對破壞各個擊破,同時提出一套有效方法,幫助個人與團隊提升工作效能,發揮最大生產力。

    名人推薦

      《誰在團隊搞破壞!》用輕鬆、有趣的筆調,把歷史文件改寫成給現在與未來領導者閱讀的重要訊息。這本書輕薄、好閱讀,探討如何增進組織效能、生產力,以及成功的祕訣。——芭芭拉.富蘭克林Barbara H. Franklin,前美國商務部長

      本書用最聰明的方法,找出破壞團隊的各種行為,直切重點,告訴我們要如何應變,非常值得一讀。——克莉斯汀.馬克斯Christine C. Marcks,保德信退休規劃(Prudential Retirement)總裁

      企業的成功,取決於成事。本書教你如何快速找出阻撓成事的各種破壞行為。無論是大企業或小公司的經理人,都能獲益良多。——戴倫.哈斯頓Darren Huston,線上旅遊服務商Priceline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要成為卓越的領導者,你必須知道哪些看似無害的日常辦公行為在暗中搞破壞。本書將幫助你踏上旅程,讓你成為更有效的領導者。——湯瑪斯.威爾森Thomas J. Wilson,好事達保險公司(Allstate Corporation)董事長兼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伯特.M.加爾福特 Robert M. Galford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領導力研究員,領導組織中心(Center for Leading Organizations)執行合夥人,教授高階管理教育課程。合著有《信賴力》、《打造自己的傳奇》等書,文章經常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等主流媒體。

    鮑伯.福瑞奇 Bob Frisch

      策略性外地活動集團(Strategic Offsites Group)執行合夥人,世界一流的策略引導教練,著有《權力的博奕》(Who's in the Room?)一書。

    凱瑞.格林 Cary Greene

      策略性外地活動集團合夥人,曾與許多董事會及高階主管研議大規模組織轉型、棘手策略及領導力議題,文章曾刊於《哈佛商業評論》。

    譯者簡介

    謝儀霏

      師大翻譯所畢。正職之餘,難忘翻譯。最期待每日深夜伏案翻譯時光,與文本對話,也與自己對話。譯有《偏執的勇氣》、《有機會,拚就對了!》等書。

     

    目錄

    前 言 破壞就在你身邊

    第1招 凡事都要問主管

    第2招 長篇大論話當年

    第3招 每次都說再討論

    第4招 東拉西扯沒重點

    第5招 斤斤計較幾個字

    第6招 決定之後又重來

    第7招 過度謹慎怕犯錯

    第8招 遲遲無法做決定

    新花招 信件副本所有人

    謝 辭

    注 釋

     

    前言

    破壞就在你身邊

      就在二次世界大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身——戰略情報局(OSS),出版了一份特別的機密文件。人稱「瘋狂比爾」的威廉.約瑟夫.唐納文將軍(William J. Donovan),長期率領戰略情報局特工在組織裡培訓歐洲反抗活動成員,積極執行破壞敵營的戰術。這些戰術後來集結成冊,題名為《簡單破壞實戰手冊》(Simple Sabotage Field Manual),以多種文字印行,暗地運送給深入敵營的同盟國支援者。要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瓦解敵營,手冊中都有詳細記載。

      手冊中明確指示:「刮破輪胎、漏光油箱、縱火、製造內訌、耍蠢、讓發電系統短路、磨損機器零件等,都會消耗物資、人力與時間。大規模進行的話,簡單破壞將能持續並確實拖累敵軍戰事。」

      在日積月累下,數千起難以察覺的個別行為,將會損害軸心國的戰力,使其無法達成目標。當飛機、坦克、船艦在前線與敵軍作戰的同時,戰略情報局與反抗活動成員就會用手冊中的技巧,從內部進行破壞。

      《簡單破壞實戰手冊》裡大篇幅傳授實體的破壞行動,像是在油箱中填沙、將浸油的破布堆成一疊、把閒置的鋸子稍微扭著放、用手邊任何物品來堵塞潤滑系統等等。手冊中提到:「糾結的髮絲、纏繞的線頭、死掉的昆蟲和許多其他常見的物品,都可以有效阻礙汽油流過供油管與濾油器。」或「在開關的電路接點與鄰近地面撒上大量岩鹽或普通鹽,下雨時開關就會短路。」

      不管是冷卻系統、燃料管線、鐵路開關、電動機、傳動裝置,或者是電話、廁所、輪胎,手冊中都有絕佳的建議,說明如何四處搞破壞,而且不會引人注意。另外,還有一個章節全都在講述如何有系統瓦解敵軍組織,拖垮他們的決策過程、降低會議與程序的效能。

      該章節描述的戰術鉅細靡遺,而且殺傷力十足。就好像病毒,依附在平常良性的活動上,開始傳播擴散,擁有癱瘓敵軍組織的能力。不但難以察覺,也幾乎無法預防。

      《簡單破壞實戰手冊》提出的八種戰術如下:

      1.堅持每件事都必須經過正式管道請示,絕不允許為了迅速執行決策而抄捷徑。

      2.發表演說,毫不遲疑提出適當的愛國言論。一有機會就滔滔不絕、長篇大論,用冗長的故事與個人經驗來闡述重點。

      3.盡可能把所有事都推給委員會,進一步研議與考量。並試圖壯大委員會,規模絕不少於五人。

      4.抓到時機就馬上提出毫不相干的議題。

      5.對訊息、會議記錄或決議的用字遣詞爭論不休。

      6.重新提起上次會議中的決議,企圖對之前的決議是否明智進行翻案。

      7.講道理,也要求團隊成員講道理。提倡謹慎,唯恐因倉促而造成日後的難堪與爭執。

      8.擔心任何決策的正當性。質疑深思熟慮後的行動是否合乎權限,是否會與某個更高階層的政策相抵觸。

      這八種戰術聽起來頗為無害,對吧?事實上,這些都是增進共事團隊健全體質的必要行為。例如說,「正式管道」很重要,是團隊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可確保想法經過通盤檢視,一旦決策形成,執行所需的資源與技巧就已經具備;「謹慎」也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顧風險而行事,老是採取「先做再說」的態度,就會變得一團混亂。

      戰略情報局就是看準了這點。他們不希望反抗活動成員被俘虜而遭殺害,所以這些戰術都是可以讓人名正言順推托說不知情的。這些都是正當的行為,只不過因為太過極端,所以才變成隱藏的危害。

      這份文件在出版當時極具影響力,至今還是如此。雖然內容已經解密,但手冊中推薦的破壞戰術,仍然與當年一樣有害。此外,這些戰術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發生,潛伏在各種規模與型態的工作環境之中,無論是跨國企業、非營利組織或小型商家,甚至連學校與教會都有。毫無疑問,其中有些破壞也存在於你的團隊之中。

      我們並不是說敵人就潛藏在你的團隊裡。你們內部可能沒有強烈的反抗行為,讓你無法達成目標,但卻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重現手冊中的戰術。放著不管,這些破壞至少會逐漸損害團隊,拖累團隊的表現。在最糟的情況下,還會讓團隊停止運作。

      我們曾經和數百位朋友、同事與客戶分享戰略情報局的這套戰術,他們幾乎都對此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在講我們部門(公司/志工隊/讀書會/董事會)嗎?我太熟悉這些狀況了!」

      這就是我們提筆寫下這本書的原因。數十年來,我們在與各種組織的合作經驗中,看到許多個人與團隊遭受到這些破壞的侵擾。我們親眼目睹這些破壞所引發的危害,也決定與全世界跨產業的客戶合作,想辦法辨識、對抗並預防這些行為。

    內容連載

    服從破壞者

     

    這筆生意似乎做不成了,眼看公司就要失去合作已久的老客戶。麥可心知肚明,卻無能為力。

     

    接近傍晚時,客戶方代表莎曼珊突然打電話過來。她說有另外一家競標的軟體公司提出產品提案,包含軟體、教育訓練、後續支援,對方願意提供更多訓練時間,而報價也比之前還要低。雖然麥可的公司已經在最後提出最好的報價,但莎曼珊問他能不能再加碼,至少追平競標的價格?她需要麥可馬上回覆,才能在今天下班前宣布得標廠商。

     

    「我辦不到。」麥可心情沉重,彷彿胸口壓了塊大石。前不久的業務會議中,身為麥可上司的業務副總明確表示:報價如果要修正,都必須通過他或部門主管的批准,好勒住出賣公司的脫韁野馬。

     

    要是麥可有權決定,他會和對手競價。他熟知莎曼珊的公司,也很肯定能在幾個月內用附加服務彌補差異。但是他無權降低報價,而他的上司與部門主管到歐洲出差,根本就聯絡不上。

    麥可並不想搞垮自家公司,他是個賣命的員工,也熱愛他的工作。他只是在遵守規則,而規則之所以被創造,就是為了防止業務人員去承諾無法做到的事情,以免危害公司。堅持一切都必須經由管道,確實遵守上司與部門主管所制訂的程序,並呈請上司批准職權以外的所有情況,嚴格來說,麥可是在做「正確」的事。

     

    但是守規矩的後果,卻可能讓公司損失一紙合約。麥可知道,缺了這個小小但辦不到的讓步,這筆生意就告吹了。而他也知道,失去這筆生意是錯誤之舉。

     

    你會以為破壞者不可能是模範員工或身邊的同事,你會以為破壞者都無視規矩或老想走捷徑,但麥可就是我們所謂的「服從破壞者」。他不會偏離員工手冊制訂的行事準則,也不會違反業務部門主管制訂的程序。正因為他服從規矩,而非打破規矩,所以公司即將損失一名客戶。

     

    服從,也就是聽命行事,不會做出超過個人權責的事,通常是難能可貴的行為。由於蕭規曹隨,所以不容易犯錯,也意味著可以放心工作。更重要的是,既然照章行事,決策就會變得像著色一樣簡單。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恆常不變的指令,在一般情況下,團隊會運作得比較順利。

    Copyright © since 1995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