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單靠儲蓄 並不能實現財務自由 - baogon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baogon 的部落格
作家:baogon
文章分類
    Top
    個人理財:單靠儲蓄 並不能實現財務自由
    2024/12/08 17:08:11
    瀏覽:1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個人理財:單靠儲蓄 並不能實現財務自由

    更新 2024-12-07 11:30 PM 人氣 4475 

     

    【大紀元2024年12月05日訊】(John Rampton撰文/大紀元記者信宇編譯)本文我們來談一談大家都覺得很棘手的話題。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一個傳統智慧和口頭禪就是:多存錢。

    對於這一點,許多富豪表達了反對意見,比如理財教育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2003)的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他批評了傳統的理財建議,比如找工作、上學和存錢等。為什麼呢?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他認為這種方法風險很大。

    不過,我們也不能完全忽視儲蓄的重要性。畢竟,儲蓄可以作為一個安全網和意外支出的緩衝。不過,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祕密就是:單靠儲蓄並不能讓我們致富。

    單純儲蓄的錯誤邏輯

    許多人都夢想著積累財富,然而把每一分錢都存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同樣,儲蓄固然重要,但它可能並不是打開財富大門的鑰匙,並不符合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之一的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提倡的致富觀。

    為什麼呢?本文就來分析一下儲蓄可能不是致富之道的主要原因。

    1) 錢不是一成不變的

    曾幾何時,貨幣是由黃金支持的,相當於黃金證書。雖然這很合理,但是隨身攜帶黃金並不現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國政府創造了以黃金儲備為基礎的紙幣制度。然而,1933年美國開始使用法定貨幣(fiat currency)。

    法定貨幣存在的問題就是,只有政府才能宣布法定貨幣的價值。這使得政府能夠控制印鈔量,從而影響經濟。就像大富翁(Monopoly)遊戲一樣,裡面的貨幣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遊戲決定了它的價值。

    雖然銀行從儲蓄客戶的存款中賺取了可觀的利潤,但是它們提供給儲戶的利率卻很低。截至2024年4月29日,全國平均儲蓄帳戶利率為0.47%。誠然,銀行業並非總是如此。它們最初的目標是安全地保管客戶的資金並賺取合理的利潤。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銀行開始追求風險更大的做法,如導致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次級抵押貸款(subprime mortgages)。銀行本質上並沒有惡意。但是,它們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所以完全依賴銀行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因此,清崎主張擁有黃金和白銀,兩者都被稱為「上帝的錢幣」,因為它們與法定貨幣有所不同,具有自己內在的價值。此外,黃金和白銀還是抵禦通貨膨脹和美元疲軟的最佳保值工具。他認為,貴金屬比股票和債券等傳統投資具有更好的保值功能。

    通常情況下,富裕的人可以利用這種投資策略來保護自己的財富。

    2)存錢不能對抗通貨膨脹

    您是否曾覺得現在的美元不再像以前那麼值錢了?是的,您的感覺沒有錯。這就是通貨膨脹的影響。通貨膨脹實際上是指貨幣價值的下降,而不是物價的上漲。

    以麥當勞(McDonald’s)的巨無霸漢堡(Big Mac)為例。在20世紀60年代,它的價格僅為45美分。而今天呢?已經超過了5美元。這個漲幅相當大,超過了10倍!近年來,麥當勞有一點做得更好:整體變得更有效率了。與以前相比,農業、交通和通訊等各方面的費用都變得更便宜了。漢堡的成本降低不是很理所當然的嗎?

    那麼漲價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就是通貨膨脹。不是巨無霸漢堡變貴了,而是美元貶值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貨膨脹會使人們手中的錢慢慢失去購買力。在上世紀60年代,45美分能買到的東西比現在要多得多。

    正因為如此,物價似乎總是在上漲。這並不總是因為東西的製造成本更高,而是因為可供選擇的東西更少了。

    再次聲明,存錢儲蓄確實很重要。但是,單靠存錢不能戰勝通貨膨脹或經濟衰退。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辛苦存下的錢可能會失去購買力。

    儲蓄就像打地基。而投資則是在此基礎上,讓我們的錢有機會增長。能否擁有強大的購買力和舒適的生活方式,通常取決於我們能否保持資金增長速度至少與通貨膨脹率相當。

    3) 如果僅靠儲蓄,實現財務目標的時間會更長

    在實現財務目標,尤其是退休等長期目標方面,儲蓄不如投資有效,原因如下。

    • 理財目標需要規劃:光靠儲蓄可能還不夠。我們必須進行投資,才能使擁有的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長。
    • 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越年輕,他們能承受的風險就越大,而臨近退休的人則應更強調資金的安全性。
    • 根據自己的目標進行投資:在做出投資決定時,考慮自己的長期和短期目標非常重要。
    • 設定目標並跟蹤進展:如果具有明確的目標,我們就會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4) 存款利率低

    在大多數情況下,儲蓄帳戶的利率往往低於通貨膨脹率。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手中的資金將會失去購買力。

    此外,目前一些高收益儲蓄帳戶的利率約為4%或5%。雖然這聽起來不錯,但卻並不是屬於常態。這是因為美聯儲一再提高利率,以對抗新冠病毒(COVID-19,即中共病毒)全球疫情引發的通貨膨脹。一般來說,近年來大多數儲蓄帳戶的利率都在2%以下,即使是現在,許多儲蓄帳戶的利率也在2%以下。

    總體而言,僅靠存錢致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儲蓄帳戶的投資回報率通常不會太高。

    5) 擔心美元貶值

    根據清崎和總部位於明尼蘇達州的金銀交易公司邁爾斯-富蘭克林(Miles Franklin)總裁兼所有人安迪‧謝克特曼(Andy Schectman)的觀點,美元將會走軟。他們認為,美國政府將美元武器化以及金磚國家集團(BRICS,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和沙特阿拉伯等國組成)的崛起,將導致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有所下降。

    他們指出:「美元之所以具有世界儲備貨幣地位,是因為自1974年以來,地球上的每個國家都必須擁有美元才能購買石油。這就是我們與沙特王國以及歐佩克(OPEC)達成的協議。」然而,沙特阿拉伯在2003年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它將接受其它貨幣來換取石油。「世界上60%的人口將停止使用美元。」清崎解釋道,「這就是我們的力量所在。那些手中拿著假美元的人就有麻煩了。」

    金磚國家體系以商品質押為基礎。「他們將使用區塊鏈(blockchain)來查看哪個國家對該系統進行了質押。這對於美元及其整體需求而言,猶如在心臟插上一把刀。如果歐佩克向其它貨幣開放石油生產,這將是一筆巨大的交易。」

    「歐盟國家和世界其它國家正在聯合起來反對西方世界。」謝克特曼斷言,「這些國家正在利用黃金等大宗商品作為工具,讓每個人都能夠在談判桌上享有平等的發言權。土耳其從瑞士進口的黃金高達58.3噸,比任何國家都多。」因此,他認為大宗商品將成為新的儲備貨幣的後盾。

    6) 換擋:從資金儲蓄到財富增長

    那麼,還有什麼選擇呢?我們需要一種策略,讓我們的錢為我們工作,而不是僅僅放在那裡。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財富增長。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使手頭的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值。下面列出了幾個關鍵因素:

    • 投資:我們可以通過投資令手頭的資金充滿生命力。除了股票、債券、房地產等主流資產,還有藝術品、貴金屬和加密貨幣等另類資產。雖然投資存在風險,然而潛在的回報遠遠超過儲蓄帳戶獲得的微薄利息。
    • 創業:雖然創業並不適合每一個人,然而成功的企業可以創造巨大的財富。關鍵是什麼?通過發現需求、制定解決方案並付諸實施,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這條道路面臨許多挑戰,然而潛在的回報是巨大的。
    • 掌握技能:我們現在掌握的技能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最寶貴的資產。我們可以通過對自己的技能不斷提高和再提高,來增加自身的收入潛力,從而帶來更多的儲蓄和投資。

    心態轉變:從匱乏到富足

    需要注意的是,創造財富不僅與財務策略有關,還與自身心態有關。請考慮這些關鍵的轉變:

    • 從稀缺到富足:許多人認為金錢是有限的資源。這種稀缺心態容易造成過度節儉,從而阻礙財富的創造。事實上,我們要培養一種富足的心態。相信財富對我們來說是可能的,並積極尋找創造財富的方法。
    • 從消費者到投資者:在我們的消費主義文化中,我們不斷受到海量購買信息的轟炸。是時候擺脫這種循環了。我們要把自己當作一個投資者,時刻尋求機會利用自己的資金創造回報。
    • 從短期到長期:積累財富的過程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因此,進展緩慢也沒有關係。著眼於自身的長期目標,並制定適合個人的長期戰略。

    積累財富:超越狹隘儲蓄觀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超越儲蓄的局限創造財富呢?以下是一些具體策略:

    1) 投資,而不僅僅是儲蓄

    投資可以令手中的錢為我們工作。但是,不要把自己局限於股票、債券和房地產等主流投資形式。多考慮另類資產,如黃金和白銀等。要確保所選擇的投資符合自身的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2) 接受經過計算的風險

    要積累財富,往往需要承擔經過深思熟慮的風險。創業、做副業或加薪談判等,都可能涉及巨大的風險,然而回報也可能是豐厚的。要想讓自己的財務狀況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做好研究,權衡風險,採取經過深思熟慮的措施。

    3) 提高收入潛力

    當自身的收入增加時,擁有的財務選擇就會擴大。我們要在節省開支的同時增加收入,擴大投資機會。可以考慮提高自己的技能,探索自由職業或副業,或者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協商加薪。隨著收入的增加,自身的財富也會隨之增長,可以有助於進行更多的投資。

    4) 做出明智的財務決定

    堅持不懈地做出一些小決定,會對自身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品,避免衝動消費。從長遠來看,購買使用壽命更長的優質物品,比購買價值低廉的廉價物品更經濟實惠。

    5) 生活節儉,而不是寒酸

    精打細算和過窮日子是不一樣的,要學會區分。不是要在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必需品或體驗上偷工減料,而是要杜絕不必要的無謂開支。

    6) 利用財務知識的優勢

    金融知識賦予個人力量。因此,要了解個人理財、投資策略和財富積累等財務概念。要想在金錢世界中遨遊,需要充分利用無數的書籍、在線資源等,甚至還可以諮詢財務顧問。

    保持平衡:儲蓄與增長

    當然,也不能完全忽視儲蓄!畢竟,儲蓄在創造財富方面仍然發揮著明顯作用。例如,應急基金為風險調整型投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了安全網,我們就可以應對市場波動和意外挫折等,而且可以保持穩健的財務目標。

    要實現財富增長,我們需要在儲蓄和投資之間取得平衡。我們應將部分收入用於應急儲蓄,剩餘資金則用於投資和增長戰略。

    顯而易見,財務自由不能單靠剪優惠券勒緊腰帶獲得,而是需要我們主動出擊創造財富。掌握了這些理財策略,建立了成長型理財心態,我們就能取得財務成功,積累持久財富,從而實現財務自由。

    原文:Saving Money Is a Sure Fire Way to NOT GET RICH—Here’s Proof刊登於Due網站,授權《大紀元時報》轉載。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4。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時報》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等方面的建議。《大紀元時報》沒有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之義務。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