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之病─民進黨式的民主 - baogon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baogon 的部落格
作家:baogon
文章分類
    Top
    觀點投書:台灣之病─民進黨式的民主
    2024/05/25 02:04:40
    瀏覽: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觀點投書:台灣之病─民進黨式的民主

    2024-05-21 05:30 

    1684 人氣

     

    立法院會17日表決國會改革法等案,由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議事。(柯承惠攝)

    國會改革法案517在立院進行激烈的朝野攻防,而之所以會產生這麼激烈的衝突,就民進黨的說法其認為條文有違憲之虞,以及審查程序不正義甚至說是黑箱,所以絕對不可以讓這樣的法案通過,更拿香港的情況來與之比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到底法案是否真如民進黨所言?而為何筆者認為台灣的民主正瀕臨死亡?

    第一點的爭議在於是否違憲的問題。

    民進黨認為國會改革法案違憲,先不論柯建銘以及吳思瑤特殊的憲法見解,如果早就認為條文有文獻之虞,那就等到法案通過後去申請違憲審查就好,立委並非大法官,並沒有對於憲法的實質解釋能力。

    第二點的爭論在於沒有實質討論法案。

    坦白說這真的只是一種封閉支持者認知的行為。

    我們先以「程序面」來探討,就程序上的流程,法案經過司法法制委員會、公聽會以及黨團協商,早已完備所有審查要件,以程序面來說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而或許有人會問,程序沒有問題,但法案無實質的審查,社會沒有一定程度的共識,所以即使程序沒問題,但這不符合社會的期待。

    這邊我們就來探討「實質面」,在討論實質面時,我們可以先問一個問題,即國會改革法案的條文是否有高度的社會共識?

    攤開國會改革法案,其中大部分都與蔡英文過去提出的法案高度雷同,詳情請去看2015年12月8日其於臉書的文章,裡面早已完整陳述如今的國會改革法案是多麼的重要。而過去民進黨的委員,也都提出國會改革的見解。

    而民眾黨與國民黨也早就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說明過,為何他們覺得國會必須改革,以及他們的訴求。

    因此要以法案沒有社會的共識,來阻擋改革法案的通過,根本荒天下之大謬。

    這時有人又會問,即使符合社會期待以及程序,那也要進行法案的實質審查呀?

    坦白說,如果民進黨真的想實質審查,絕對不會是在討論事項過程不斷提及違憲,問一些有高中法學素養就會的問題,開始發言前先做好幾分鐘的人生攻擊以及不斷的提出毫無意義的動議。

    我說的是否是事實,各位可以自己去看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的審查以及黨團協商。

    筆者認為這樣的目的極為明顯,就是來拖延議事進行的流程,阻擋法案的通過,當別人意識到你根本只是想拖延,沒有想真正的審查,到底還要等什麼?

    簡單來說,這樣的作為是以法案無實質審查為藉口,但實際是自己造成的而拖延立法程序。

    而有人又會問國會改革法案是否是一種擴權?

    攤開國會改革聚焦的事項,總統國情報告、聽證調查權、藐視國會罪及強化人事同意權,這是否能夠讓立委權力變大?答案「是」。

    這些被部分民眾視為擴權的法案,是否是許多民主先進國家不分總統制、雙首長制以及內閣制擁有的權力?答案「是」。

    這些法案現實上會增加國會議員的權力,但這些法案的通過,無疑都是為了讓國家能夠更進步,制度能夠更完備。

    當然講了那麼多,許多人還是會因為自己的意識型態而對於是否違憲,以及流程是否透明有著政治性的認知,筆者認為這樣的情況還是跟媒體壟斷、兩岸關係、資訊落差與政治心理有極大的關係,而筆者也有可能有認知不周全的地方,

    每個立委都有民意,民進黨有民眾黨有國民黨有,民主政治有時就必須進行價值上面的選擇,在選擇上我們必須注意到形式的流程以及實質的社會共識。

    當這些事情都已經被盡量完善的處理,結果或許有部分人不是那麼滿意,但民主政治最後的最後就是比民意,因此你我在投票所投的每一票,真的都會實質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發展,雖然我們總看起來很渺小。

    最後如今民進黨在朝利用各種的認知作戰、議事杯葛、資訊落差以及媒體控制,試圖讓其不管是全面執政與朝小野大的情況,都只通過自己想要的法案,只有民進黨的民意才是民意的這種觀點實在令人遺憾。

    過去蔣渭水曾診斷台灣為知識的營養不良症,如今患者台灣似乎已經病入膏肓,病名為民進黨式的民主。(相關報導:生小孩有哪些補助可以領?不只勞保生育給付!5大津貼生一胎領超過100萬更多文章

    *作者為學生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