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寶」竟內藏1千多支制震器!制震器愈多愈好?買房結構怎麼選?專家:1結構只是賣房手段 - baogon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baogon 的部落格
作家:baogon
文章分類
    Top
    「帝寶」竟內藏1千多支制震器!制震器愈多愈好?買房結構怎麼選?專家:1結構只是賣房手段
    2024/05/14 17:22:14
    瀏覽:3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帝寶」竟內藏1千多支制震器!制震器愈多愈好?買房結構怎麼選?專家:1結構只是賣房手段

    ▲示意圖/Getty (Michael Derrer Fuchs via Getty Images)

    台灣近期地震頻繁,讓許多人買房時更在意建築的防震效果,但是屋子結構有分RC、SC、SRC,有的建案甚至還主打免震跟制震效果,到底差在哪裡?買房該怎麼挑比較好?

    百億房產教練Renba解釋,首先,RC是鋼筋混凝土,比較硬,是靠剛性、硬度支撐建築,缺點是容易裂開,15樓以下基本都是用這種建築結構。因為如果蓋高樓的話,樑就會變得非常粗,可能會超過1米以上。

    SC是鋼骨結構,韌性比較強,特性是遇到地震有搖晃空間,但搖晃程度比較大,因為它是藉由晃動來吸收地震所帶來的能量、耐震性比較好,多用在商辦大樓。

    SRC是鋼骨外層再包覆鋼筋混凝土,結合兩項優缺點,主要用在高樓層住家,因為它能減少鋼骨的晃動又同時能保持韌性,以達到減緩震波的效果,但造價是三者中最高的。

    Renba說明,制震宅就是在房子結構裡加入制震器或制震壁。制震器如同汽車的避震器,安裝在柱子和大樑上,利用油壓減緩晃動、降低建物變形以及倒塌機率。當地震來時,制震器會先發揮功能,不致損及主結構體本身,不過日後管委會就必須定期撥經費維護;制震壁則安裝於大樑之間,像一面牆,多用特殊橡膠作為搖晃時的緩衝。

    至於免震又稱隔震,在建築的基礎層或低樓層,用整層特殊橡膠做的免震墊,讓結構體承受的震波更小;效果相較於制震能減緩的震波動能更多,號稱能抵銷60%以上的震波,但技術更困難且造價高。

    樂居創辦人李奕農指出,制震器不是有安裝就好,無論採用何種制震建材,制震器都必須裝設至少一半以上的樓層且四面都要裝,才能產生制震效果。

    廣告

    像之前有樓高20樓的建案,制震器只做地下室到二樓,反觀最知名的仁愛路帝寶,裝了約1196支制震器,跟只裝10幾支的建案差別就很明顯。

    但也不是所有的結構裝制震器就是好,李奕農說明,像是RC結構是利用建物的剛性來抵抗地震,有些RC結構建案會訴求安裝制震器,實際上效果並不大,除非水泥龜裂影響結構後,制震器才會開始發揮作用,通常只是賣房手段。

    Renba表示,主打制震跟免震效果的住宅價格都會高於區域平均房價,免震一定比較貴,因為它要犧牲一個樓層做防震,工法和成本相對複雜很多;以制震來說在雙北就像標配,但要看建案裝了多少、配到怎樣的規格、有沒有裝好。

    中古市場則對規格要求不大,且制震器跟免震器一定年限後有維修問題,因此主打制震的產品在中古屋市場價格不會特別突出,但如果結構是SRC的產品明顯會比RC來得好。

    李奕農補充,其實不管什麼結構,台灣建築在921之後最少都能抵抗5級地震,其中最重要的是「施工品質」,有沒有按照設計嚴謹的施工,才是建物安全的關鍵。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