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幾歲,大腦神經網絡仍能因挑戰新事物而增加!大腦不老化的人都從小事開始這樣做![習慣養成x正念減壓x社交互動] - alpineatks 的網誌 - udn部落格
alpineatks 的網誌
作家:許登昭
文章分類
    Top
    無論幾歲,大腦神經網絡仍能因挑戰新事物而增加!大腦不老化的人都從小事開始這樣做![習慣養成x正念減壓x社交互動]
    2024/05/28 10:40:48
    瀏覽:44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一代(苦)流血賣命;二代(鹹)流汗耕耘;三代(甜)享受成果;四代(沒味覺)不知愁滋味;在自由民主台灣當台灣人!在共產黨中國當韭民;在獅籠裡當獅仔;在狗籠裡當狗仔...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655171 圖片

    讚!移民前結清稅款是天公地道的真理!大有為台灣政府,務好查中國人稅,一滴不漏!愛鄉愛台灣全民應努力幫忙,有獎金拿!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647862 宇宙法則有:震動;吸引力;因果;次元;心像;旋轉;封印等法則!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646569

    無論幾歲,大腦神經網絡仍能因挑戰新事物而增加!大腦不老化的人都從小事開始這樣做![習慣養成x正念減壓x社交互動]化大腦的26個習慣!!腦科學家推薦 有一種方法可以促進多巴胺分泌! :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輕鬆又有效© 由 遠見雜誌 提供「最近無論做什麼都覺得很麻煩,一點動力也沒有!」如果這種情緒愈來愈強烈,就表示你已經開始轉變成高齡腦了;或許也可以說是動力腦正在老化;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仍有一種方法可以促進多巴胺分泌!那就是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只需嘗試20秒就好。

    大腦有一種叫做作業興奮的特性,一旦開始做某事就會一直做下去!無論幾歲,大腦神經網絡仍能因挑戰新事物而增加!大腦不老化的人都從小事開始這樣做![習慣養成x正念減壓x社交互動]

    (譬如說,雖然覺得打掃很麻煩,但如果想著只做20秒的話,最後還是會打掃一陣子!)。當我們想要做一件大事時,往往會提不起勁行動,但若是小事卻會試著去做。超級長青族也是如此。儘管看起來似乎在做一件大事,但實際上常是從小事開始的;先是開始走路,覺得有趣才開始挑戰馬拉松;因為喜歡簡單的生活,每天上傳生活照,不知不覺成了IG網紅,這些都是從小事開始的例子。

    無論幾歲,大腦神經網絡仍能增加!除此之外,挑戰新事物也可以活化大腦;挑戰新事物具有維持大腦功能的效果;大腦的神經網絡會因為挑戰新事物而增加。

    人類的大腦細胞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的同時,神經網絡好像也會隨之減少,這個論點其實只對了一半;大腦細胞的數量的確會減少,但是神經網絡並不會隨著年齡減弱,反倒會隨著經驗增加;神經網絡透過大量神經細胞連接,支撐著大腦各種活動,例如記憶,學習,運動,以及為了生存所需的各種知識。

    當你開始接觸新事物時,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就會建立起新網絡,即使是老年人也擁有這種能力;神經網絡的增加,不會受年齡限制!

    然而,如果不嘗試新事物,就無法得到刺激,神經網絡也無法形成!

    無論幾歲,超級長青族的大腦都不會老化,正是因為他們的腦神經網絡數量龐大的緣故,從超級長青族都是會挑戰新事物的人就能明白這一點!

    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的西田裕紀子副部長在一項針對1591名40歲到81歲的男女進行為期六年的大規模調查研究後,得到了「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即使年紀增長,其認知功能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的結論不挑戰新事物的人,大多認知功能較差,六年後更會進一步降低。然而,「喜歡挑戰新事物的人」經過六年後大腦的認知功能仍然沒有減弱。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好奇心愈旺盛,記憶的鞏固率也愈高。

    增加與刺激大腦的人接觸的機會!

    不再繼續減少各種慾望,也是不讓大腦老化的必要手段之一!

    重點在於刺激。譬如說,由於新冠疫情,與人見面和出門的機會大幅減少,對大腦的刺激也明顯減弱;意識地多多刺激大腦,就是不再減少慾望的祕訣;尤其是與人的聯繫帶來的刺激,對防止大腦老化有莫大的幫助;因為催產素也能活化多巴胺,與社會連結不只能帶來幸福感,還有可能激發生活的慾望和動力;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與同一群人接觸,而是要增加與年輕人或超級長青族的交流機會,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大腦帶來刺激效果!

    開始新的嗜好或社會活動,就是很好的契機!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嘗試在家裡桌上擺放花卉和綠植,也是對大腦有益的方式之一;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每天都能實踐的對大腦有益的生活方式!

    我有一位朋友決定每天都要嘗試一件新事物。就算只是一點小事也好,這位朋友都會讓自己去做之前從未做過的事,而且也養成這樣的習慣;

    譬如說,在超市或便利商店買從來沒買過的零食,嘗試走附近從未經過的道路,觀看從未看過的電視節目,嘗試在餐廳點一些平常不會點的菜…什麼都可以。 

    聽到這件事,我認為這個朋友一定知道對大腦有益的生活方式;嘗試新事物對大腦有益,然而對某些人來說,似乎很難養成習慣;在我詢問之後,發現這樣的人會把新事物想得太過誇張,其實像我這位朋友一樣,做一點小事就夠了;只要有一點改變,大腦就會隨之改變!

    如果是有散步習慣或者走路通勤的人,可以試著每天改變路線!培養去圖書館和書店的習慣也對大腦有益。

    實際上,研究報告也指出,有閱讀習慣的人健康壽命較長。

    「新事物」不只是改變行為,也可以改變環境。嘗試在房間裡擺放花卉和綠植,改變房間的樣貌,改變睡覺的寢室,嘗試將枕頭放在相反的位置……像這種小事也好,請務必實際嘗試看看,對大腦有益的好習慣:活化大腦的26個習慣!

    嘗試在桌上放花朵或綠植

    改變衣服的顏色

    觀賞一部不同類型的電影

    打開平常不看的電視頻道嘗試

    更改手機的待機畫面

    改變家中空氣清新劑的香味

    聽不同類型的音樂

    嘗試改變睡覺的位置和方向

    嘗試用新的沐浴劑泡澡

    嘗試改變用餐的地點

    不選擇坐電梯,而是試著走樓梯

    嘗試改變睡衣

    嘗試用背包而不是手提包

    嘗試從另一隻腳穿上鞋子

    嘗試對從未打過招呼的人打招

    嘗試買一些新的電子產品

    嘗試點一道平時不會點的菜

    嘗試改變步行速度

    嘗試更換指甲和妝感

    嘗試改變髮型

    嘗試留鬍子

    搭乘從未搭過的交通工具

    嘗試進入不熟悉的商店

    在便利商店買些平常不買的東西

    嘗試改變呼吸的節奏

    嘗試換一個枕頭

    (本文作者為 西剛志  文節錄自《大腦不老化的人都這樣做![習慣養成x正念減壓x社交互動]58個預防高齡腦技巧,實踐自主生活》/三采文化出版)

    《大腦不老化的人都這樣做!習慣養成x正念減壓x社交互動,58個預防高齡腦技巧,實踐自主生活》三采文化提供   

    美國霍士新聞近日報道,《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一項研究,有280名沒有心臟病、中風、嚴重精神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健康年輕人參加。

    經常聽人講「好激心」,原來憤怒真會影響心血管。

    有些人容易會憤怒,如在街上被人不心人踩到、排隊到收銀處後想買的飯盒剛賣完、或與家人因小事而吵架等。

    有研究發現,短暫的憤怒如短至8分鐘,都可能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憤怒與心血管有什麼關連?參加者先有30分鐘保持放鬆狀態,醫生測量他們的血壓、血管和其他心臟的情況。之後參加者被隨機安排8分鐘的任務,在過程中醫生會追蹤他們的心臟相關情況。

    4組人的任務都不同,

    第1組被要求回想引起憤怒的經歷;

    第2組被要求回想引起焦慮的經歷;

    第3組被要求閱讀一段令他們感到悲傷的文字;

    第4組被要求大聲數數目讓自己保持心情平穩。

    結果發現,被要求回想引起憤怒記憶的一組,其血管擴張能力在任務完成後40分鐘內減少50%,顯示他們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較高。焦慮和悲傷不會產生相同的情況。

    憤怒令血壓上升

    憤怒為什麼會增加患心血管的風險?專家表示,因為憤怒可能會導致皮質醇水平升高,從而令血壓上升,並降低血管擴張能力。研究顯示,雖然血管擴張的減少只是暫時性,但長期憤怒可能會對血管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領導研究的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心臟科醫師兼高血壓中心共同主任Daichi Shimbo表示,研究顯示生氣一次會損害血管擴張,如果一生中生氣1萬次會如何?這會種對血管的慢性損傷可能會導致永久受損。

    7種方法控制憤怒

    我們應該如何控制憤怒?專家提供7種方法,可以歸納為3大類,就是表達、抑壓、平靜下來。

    意識挑起憤怒的源頭:當你意識到導致憤怒的源頭出現時,可以早些叫自己冷靜下來。

    學放鬆:冥想可改善情緒,透過控制內在心理反應如肌肉緊張及呼吸,有助控制憤怒的情緒。

    三思而後行:在你發火之前,先停一停,思考一下憤怒的原因,不要立即爆發出來。

    多運動:規律的運動有助釋放壓力!

    改變思維方式:當你憤怒時,可能無法清晰地思考,因為大腦的杏仁核(情緒控制中心)超越了額葉(推理中心)。這時要試用理性的想法取代負面的想法,記住憤怒不能解決問題。

    學會表達需求:如果你感到憤怒或沮喪,試與他人溝通,表達你的感受和需求。

    尋求專業協助:憤怒可以引發其他精神健康問題,如焦慮或抑鬱,有需要時應尋求協助。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