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杜鵑鳥
2018/09/26 22:19:08瀏覽710|回應0|推薦0

       花有花名,鳥有鳥名,而杜鵑花和杜鵑鳥卻是花鳥同名。杜鵑鳥又叫杜宇、子規、布穀。全身羽毛呈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點,腹部有黑色橫紋。

              杜鵑是嗜食松樹大敵松毛蟲的鳥。松毛蟲是許多鳥不喜歡吃的害蟲,而杜鵑卻把它當成美食。有人觀察過,一隻杜鵑每小時能捕食一百多條毛蟲。不僅如此,杜鵑也捕食其它農林害蟲,所以人們又稱它是“森林衛士”,它是一種益鳥。

             春末夏初,杜鵑鳥喜歡啼叫,人們因為身處地域或者身份的不同,對杜鵑的叫聲常常有不同的理解。農民聽到杜鵑的叫聲是“布穀布穀!”,山民聽到杜鵑的叫聲是“早種包穀!早種包穀!”農民和山民認為杜鵑是催春鳥,吉祥鳥,它的叫聲清脆、悠揚,非常悅耳動聽;而離鄉在外的遊子聽到杜鵑的叫聲則是“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或者是“快快回去、快快回去!”這種聲音令遊子們感到惆悵、憂傷,思鄉之情更加心切。

             杜鵑還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蜀帝杜宇,號望帝,在亡國之後死去,其魂化為杜鵑鳥,它仍對故國念念不忘, 晝夜不停地啼叫,其聲悲悲切切。

     在大自然中,杜鵑是鳥類大家族中的一個普通成員,是一種不甚起眼的小鳥,但是在人類社會中,卻對它頗有微詞。這是因為杜鵑名列動物十大欺騙高手排行榜榜首的緣故。

      原來杜鵑是典型的巢寄生鳥類,它不築巢,不孵卵、不哺育雛鳥,這些工作全由小杜鵑的義父母代勞。關於這些,有著許多有趣的秘密。讓我們慢慢揭露這個欺騙高手的騙局吧。

                 杜鵑鳥最先採取的辦法是恫嚇。春夏之交,雌杜鵑要產卵之前,它先會用心尋找柳鶯、蘆葦鶯、畫眉鳥、伯勞鳥等小鳥的巢穴,目標選定後,便開始充分利用它那些與鷂的形狀、大小及體色都相似的特點,從遠處飛來,它的飛翔姿式也很像猛禽岩鷂,飛得很低,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地急劇轉彎,間或很響地拍打著翅膀,用來嚇唬正在巢裡孵卵的小鳥。那些小鳥看見低空翱翔而來的猛禽的身影,嚇得一隻只小鳥棄巢逃命,好久都不敢飛回去。這樣一來,杜鵑就達到了它那種卑鄙的不可示人的目的。

                杜鵑接下來的就是利用巢主鳥離巢的空隙選定一個鳥巢,要是巢大一點的話,它就鑽進去直接把蛋產在巢裡,如果鳥巢太小或是難以鑽進去的鳥巢,它就會先把蛋產在地上,然後用喙小心地叼著蛋放到巢主的鳥巢裡。杜鵑為了不讓巢主鳥發現突然多了一隻蛋,它在放自己的蛋之前,常常會從巢中把巢主的蛋弄走一隻扔掉或當成一頓美餐。奇怪的是杜鵑的體型比一些小鳥大得多,有的甚至十倍於巢主鳥,可是它產的蛋卻很小,與巢主鳥蛋的體積只會稍大一點,而且杜鵑所產的蛋與巢主鳥的蛋在形狀,色彩等方面又有驚人的相似,足以以假亂真,巢主鳥也就沒有絲毫的懷疑,不辨真假了。

                   杜鵑產的蛋雖然小,發育卻很快,往往會比巢主鳥的蛋早孵化或者同時孵化出來。小杜鵑一出世,遺傳或本能所至,幾個小時後就有了要獨佔鳥巢獨享義父母餵食的衝動,並顯露一種兇殘的本性,將同巢養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全都擠出巢外,它像個搬運工一樣,背著一個才出生的雛鳥或者鳥蛋,用它那尚未發育健全的翅膀支撐著,小心翼翼地向巢邊倒爬,它低下頭,頂著巢底,使勁將那只伏在它“肩”上的小雛鳥或者鳥蛋向上拼力一揚,翻出巢外去。接著它又鑽到另一個犧牲品的下面,繼續它的搬運工作。當義父母捕食回來,看見巢中只剩下唯一的幼雛,不知其故,還會把這個殺害自己親生骨肉的兇手當寵兒來撫養,更加精心地哺育小杜鵑。小杜鵑羽毛豐滿後,它就不辭而別,遠走高飛了。

                杜鵑於人類來說,它是一種益鳥;但在鳥類中卻是一種面目猙獰、殘忍、專橫的鳥,是鳥類中的流氓,實實在在的一個欺騙高手。我們喜歡它的同時,又不得不承認和寛容它那種與生俱來的欺騙、殘忍的本性。

           轉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216ef0101c0zg.html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kan3215&aid=11669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