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肉糜官員何其多
2011/05/16 18:25:28瀏覽197|回應0|推薦6

立法院審查軍公教加薪追加預算,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說:「軍公教平均月薪約六萬元,屬中下階級。」嗚呼,咱們又多了一個會說出「何不食肉糜」,不知民間疾苦的官員。

時事與政治評論

 

〔中國時報2011.05.16 摘要〕   立法院審查軍公教加薪追加預算,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說:「軍公教平均月薪約六萬元,屬中下階級。」嗚呼,咱們又多了一個會說出「何不食肉糜」,不知民間疾苦的官員。 

    拿行政院主計處的光譜來看,國內六百多萬受雇於工業與服務業的受雇員工,去年平均每個月的經常性薪資是三萬6271,公務員比一般受雇員工高出65%;即使加上年終獎金平均後,每個月的平均薪資還是只有四萬4430元,公務員還是較其高出35 

    如果真如吳泰成所言,公務員月薪六萬算中下階級,那台灣大部分受雇員工不都算是低收入階級?至於那些月薪不到二萬元的二百萬人,或說月薪不到三萬元的360萬人,豈不都是赤貧階級了?更別提公務員還有子女教育補助、退休後的月退俸等「潛在利多」,一般受雇者何能相比? 

    官員這種護衛本身利益、不知民間疾苦的失言,可說一再發生。去年吵十八趴問題時,考試院的官員在辯護時同樣也一再失言。    馬政府裡面,再多幾個這種肉糜官員,只會加深社會的反感,讓民眾對這種政府感到反胃,對明年大選肯定是失分。

參考資料:

十八趴醜態

真正恐怖的是月退俸

 身價數十億

關中夫婦 財產數十億

誰才是社會上的中下階層?〔摘要5.16.2011自由〕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脫口而出,「軍公教人員在我們整個收入的結構裡面,是比較中下層段落」。不知民間疾苦,企圖為馬政府軍公教加薪的政策買票包裝。吳泰成隨即聲明「有點口誤」。

吳泰成的話,卻真實反映馬政府官員的普遍心態。此即軍公教人員比起一般受薪階級,明明在薪資、福利與退撫方面都比較優渥,但一直處於封閉的狀態,與外在世界脫節,竟然自以為是弱勢族群,因此政府若不加予特殊照顧,彷彿對不起他們對國家的貢獻。

台灣經濟數據看似亮麗,但大多數勞工並未享受經濟成長果實,政府仍執意為軍公教加薪3%,除了選舉時的籠絡目的,就是出自這種軍公教是中下階級的錯覺。

依據吳泰成的說法,「公務員平均薪資六萬元左右」,但由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看來,月薪六萬元應屬於上層,因為全國逾八百萬受僱者(含公務員),月薪三萬元以下將近一半月薪六萬元以上則不到一成;而且,去年一般上班族(不含公務員)平均月薪(經常性薪資)只有三.六萬元,遠低於公務員的六萬元。

其中,月薪不到兩萬元有103.8萬人,占12.9%;月薪不到三萬元有359.7萬人,占44.6月薪六萬元以上僅71.6萬人,占8.9。換言之,國內受薪階級中,月薪不到三萬元才算是中下層;月薪六萬元以上,已經屬於薪資最高的10,在受薪階級中應該歸類為上層。

重點在於多數馬政府官員顯然不了解民眾的痛苦,他們生活在溫室裡,在象牙塔裡作決策,身在廟堂之上,掌握國家機器,居然不知月薪平均六萬元的軍公教在台灣已是多數勞工終身難以企及的目標了?

他們恐怕也不會了解,儘管馬政府吹噓去年經濟成長亮麗,但勞工的平均薪資卻倒退回十三年前水準?當然他們顯然也不知道有四成四的勞工月薪在三萬元以下?

事實上,台灣勞工的困境正是來自於中國。台灣的科技業仍以代工為主,中國的取代性非常強大,最後整個產業鏈就被連根拔起,工作機會大量流失,在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制約下,台灣的薪資在原地踏步,已屬萬幸,若是因為中國低廉工資的拉扯而倒退,也是可以預料之結果。

這些年來台灣企業大舉西進,讓台灣勞工的薪資幾乎不進反退,而軍公教待遇則在制度保障與選舉考量下穩定成長,如今反而步上了社會的上層,與一般勞工形成強烈的對比。當前改革的目的,並非把軍公教的待遇拉下來,而是要把在原地踏步的勞工薪資拉上去,如此方可落實社會正義,讓台灣勞工薪資上漲,得以分享經濟成長果實。

住宅政策該換腦袋〔呂紹煒 中國時報2011.05.16摘要〕    政府為無殼族覓殼的住宅政策,至今仍以政府興建、出售為主軸;其實,包括政府與社會,都該換個腦袋,多想想出租公屋的好處。

    民眾都有擁有自己殼的心態,除了源遠流長的有土斯有財觀念外,現實上是租屋可能面對幾年就要搬遷的困擾;此外,長期房價看漲的預期心理,也讓民眾期望享受資產增值的利益;未來,還可財留子孫。 

    對所得較低,卻仍非攢下一間房子者而言,買了房子卻可能是一輩子要當屋奴,如此就未必上算了。   拿現在台北都會區的各區域行情看,在台北文山區租一戶三十坪上下的三房之屋,租金大概一萬五左右;但如要購買同樣的房子,中古公寓大概要近千萬,新成屋則要一千五百萬元上下。 

    再換算每個月要支付的房價,以貸款七成、利率2%,還款時間廿年算,買千萬公寓,每個月要支付三萬五千元,廿年下來,單是利息就要付出150萬元;如果是一千五百萬元的房子,每個月支付五萬三千元,廿年支付的利息是225萬元。現在是利率低點,未來利率必然逐步調升,購屋貸款者的負擔必然增多。坦白說,這個負擔是夠重的。 

    但如果政府有公屋出租,租金是區域行情的六成多,你可能一萬元不到就能租到同樣房子,單是購屋廿年要付的利息,就夠你租十二年的房子。如果算本金一千萬,哦,夠你住83年哩。你還要買房子、當屋奴嗎? 

    一旦政府「公屋出租」成為穩定的政策,你知道不會隨便提升租金、隨意趕人,購屋期望的「安定感、穩定性」有了;你也甭想「財留子孫」,反正孩子長大「不夠會賺」,還是有公屋租,不致於流落街頭。這時,出租公屋的吸引力就產生了。 

    不論是合宜住宅或現代住宅,都只是過去國宅出售政策的翻版,但國宅政策明顯是失敗,無法長期解決住宅問題。以政府已決定在機場捷運A七站興建的二千四百多戶合宜住宅為例,95%出售,只有5%是出租的社會住宅。

A七區位不錯,搭捷運進入北市只要十多分鐘;政府說每坪只要賣十五萬元以下;但同樣機場捷運線的A九、A十站附近的新房,每坪要賣廿六到三十萬元,差了快一倍。買到合宜住宅者立刻現賺快一倍,這公平嗎?這就是馬總統的居住正義嗎?真的就解決了弱勢者的居住問題嗎?

政府賣掉這二千多戶合宜住宅,讓買者大賺一手後,手上再無籌碼,只能跑到更遠的板橋浮洲再蓋合宜住宅。    政府不換腦袋,改以「公屋出租」為政策主軸,唯一的理由就是官僚怠惰,因為蓋了就賣掉後即「沒我的事」,最簡單。

出租則牽涉到後續長期的管理問題。不過,國外如星、港,公屋出租可占房屋的三、四成,顯然只要制度與法規明確,公屋出租是可以做好管理。差別在為與不為之間而已!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521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