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陳宗彥上任18天請辭成政院任期最短發言人
2023/02/19 17:00:04瀏覽92|回應0|推薦0

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昨天被指十一年前擔任台南市政府新聞處長時常態性喝花酒。陳宗彥出面否認傳聞,指特定媒體抹滅人格,稱從未被檢調約談偵辦。不到五小時,陳宗彥請辭獲准,他說,新內閣不該因他個人所涉過去事件受影響,關於個人清白,他將自行面對與處理。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Piotr Ilich Tchaikovsk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DMs6WvgFY

 

【摘要2023-02-18..聯合報】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昨天被指十一年前擔任台南市政府新聞處長常態性喝花酒。陳宗彥出面否認傳聞,指特定媒體抹滅人格,稱從未被檢調約談偵辦。不到五小時,陳宗彥請辭獲准,他說,新內閣不該因他個人所涉過去事件受影響,關於個人清白,他將自行面對與處理。陳宗彥上任十八天請辭,成為行政院任期最短發言人。

民眾黨立委陳琬惠,昨天舉行記者會指出,陳宗彥在台南市府任職時,涉嫌多次接受業者性招待,副總統賴清德正是當時台南市長。她要求行政院長陳建仁徹查,賴清德出面說明。

陳琬惠更拿出2014台南地檢署內部簽呈,指當初檢察官就上簽呈,載明要查業者「連恆、王孝瑋疑涉行賄現任台南市政府民政局長陳宗彥」,報請簽准分他案偵辦,但最後不了了之,她要問法務部長蔡清祥,「這件案子為什麼不見了?」法務部昨天傍晚指示高檢署調查。

陳琬惠說,陳宗彥在台南任職期間,和當地綽號「豆哥」、曾被依妨害風化判刑的酒店業者王孝瑋過從甚密,並公布陳宗彥、王孝瑋合照,指陳宗彥擔任台南市新聞及國際關係處處長時,會前往慷樂隊酒店消費,帶小姐「出場」,「咖啡錢」由老闆處理,記帳名稱是「陳董」;她並公布陳、王兩人通訊軟體對話紀錄,其中包括酒店業者請陳宗彥協助變更商業登記等,陳宗彥回「已在處理」。

對話紀錄還包括陳宗彥問王孝瑋「小芸有空嗎?」王說「今天不方便」,陳宗彥接著問「有差不多的嗎?」遭質疑長期接受業者招待喝花酒。

陳宗彥昨天出面表示,在台南服務期間,包括擔任議員到市府服務,從未被檢調約談、偵辦、調查,絕對沒有逾越分際,後來到行政部門也遵守分際。陳宗彥質疑特定媒體抹黑,並稱台灣政治不該淪落到這種程度。但他念完聲明稿後即離開,未接受提問,讓現場媒體一陣錯愕。昨晚陳宗彥透過媒體群組再度重申,此案是任意揣測,對他人格抹殺。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說,陳宗彥認其個人過去所涉事件雖已對外澄清,但仍造成行政團隊困擾,為不影響政務推動,已向陳建仁請辭,陳建仁指定政務委員羅秉成暫時代理發言人。

另外,昨天政壇傳出,這次內閣改組前,高層就耳聞陳宗彥召妓傳聞,還問過賴清德,賴清德「未置可否」。對此親賴人士指出,這次內閣改組過程,所有人事在任命前,賴清德都沒有提供意見,也未接獲對任何人事任用的徵詢;所有人事安排,均在公開資訊披露後才得知。

陳宗彥昨天下午出面說明,他在台南服務期間,從擔任市議員到市政府服務,從未被檢調約談、偵辦、調查。他從事公職到現在,對選民的服務、人民陳情,一直謹守依法處理的分際,這是他從事公職的自我要求。但陳出面說明不到三分鐘即離席,未讓媒體提問。

陳宗彥昨晚再度透過媒體群組表示,個人的事自己承擔面對,為免部分特定媒體及有心人士刻意政治操作而影響行政團隊及政務推動,他已向行政院長陳建仁提出辭呈。他強調,新內閣甫成立,有許多重要政策待推動,不該因個人所涉過去事件而受影響,關於個人的清白,他將自行面對與處理。

對於陳宗彥請辭,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表示,陳宗彥認為個人過去所涉事件雖已對外澄清,但仍造成行政團隊的困擾,為不影響政務推動,已向陳揆請辭,陳揆感謝陳宗彥在這段時間的協助,予以准辭。

 

林明溱被爆政治獻金付兒8萬月薪【摘要2023-02-18..自由】前行政院促轉會副研究員吳佩蓉指出,國民黨南投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林明溱在2018年競選縣長期間,用政治獻金支付兒子林儒彬八萬元月薪。吳直言親人輔選多半是義務不支薪,諷刺林儒彬「溱得很好命」;

民進黨也在臉書批評林家父子「官做縣府的,錢拿人民的」,真的把南投當殖民地。民進黨立委補選候選人蔡培慧說,現在南投年輕人流傳一句話,那就是「林爸溱好」,林儒彬為父親輔選,到底做了什麼事,是擔任主管職才能領高薪,還是林明溱獨厚、因人設事?應對外說清楚,甚至林還用選舉補助款買豪宅,一隻牛剝兩層皮,非常荒謬。

民進黨也在臉書抨擊,林明溱利用政治獻金給兒子林儒彬八萬月薪,把南投人的錢當成小金庫,林儒彬常說自己是「無給職」特助,其實是拿人民給爸爸的政治獻金來過好日子。

 

政府不協助遊民孤老,卻撒錢補貼房貸【摘要2023-02-18..聯合報】為消化數千億超徵稅款,蔡政府研擬的《疫後特別條例》果然大手筆撒幣。除了補助年輕族群房貸、房租,代償就學貸款本息,甚至向1821歲青年發出每人一千兩百元的「成年禮金」。這些政策,被質疑是鎖定年輕族群為明年大選「買票綁樁」,並非無的放矢。

蔡政府大手筆錦上添花去補貼房貸、發成年禮金,卻看不到全台日益增多的遊民和孤貧,更完全排除弱勢老者,是得了狹視症或狹心症嗎?

提出上述各項補貼計畫的單位,包括內政部、文化部和教育部。其中,內政部長林右昌和文化部長史哲都是新官上任,卻沿襲蘇內閣發放三倍券的舊腦袋行事,依樣大畫補貼葫蘆。同樣可議的是新揆陳建仁,一上任就有數千億的「意外之財」可花,他不把錢用在急要之處修補社會的破漏,卻任由閣員以短視近利手法把經費瓜分撒掉,完全看不出長期經營及服務人民的誠意,更看不出這如何有助於強化「社會韌性」。

以林右昌提出的房貸補貼為例,雖設有購屋戶數及貸款額度限制,表面上是要「排富」,實際上卻在「排貧」,把那些根本無力購屋的弱勢者排除在外。試想,對於那些有七、八百萬購屋貸款的人,政府一次性地補助三萬元,只不過多一筆額外的消費金,能減輕什麼購屋負擔?然而,政府要為此付出165億元經費,這樣花錢達到了什麼目的?

深一層看,蔡總統曾誇下「八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海口,正因為她的政策承諾嚴重跳票,才會讓年輕族群充滿相對剝奪感。不僅如此,蔡政府八年任令富人和台商炒作房地產,房產價格節節高漲,助長社會不平內政部的打房政策無效,因而要拉攏年輕族群以減低愧疚;但房貸補貼只是「貼膏藥」,連止痛效果都沒有。

租金補貼政策亦復如此,蘇貞昌去年即曾推出「擴大租金補貼計畫」,額度就是三百億元。當時,即挨批只是「肥了房東」,因為房東會順勢調漲房租,把補貼金吸走。如今,林右昌把同一政策再抄一次,又要再花三百億元補貼房租。

讓人納悶的是,蔡政府的人事無論如何更迭,官員似乎都毋須進化,只要東施效顰照抄前人即可。這樣兩年撒掉六百億元的房租補貼,若拿來重建社會安全網,乃至集中投入建設,都能更有益於社會民生吧!

放眼全台,新冠疫情籠罩三年多來,許多經濟活動受到重創,不少民眾因失業而生活困頓,社會底層者甚至三餐無以為繼。最明顯的現象,全台從北到南各大城市火車站都出現了大量遊民,即使在嚴冬,他們都只能在車站內外席地而眠,每日三餐則是有一頓沒一頓地過著。

此外,各地最近更頻頻傳出「貧窮死」的悲劇,有的是一家三口相繼身故才被鄰里發現,有的是夫妻被斷水斷電孤絕而亡,有的則是一家三餐不繼餓成皮包骨,有人則蝸居在高架橋下和堤防的夾縫處。這些情景,顯示台灣的社會安全網破漏重重,亟待修補。蔡政府不去設法補漏救苦,卻只想補貼收買人心,正因為撒幣既不必用心、也不必用腦,是最容易的事。

 

追求真相為和解社會及蔣市長的228解方【摘要2023-02-18..聯合報楊穎超】隨著228日接近,國人應知,追求真相,是為了未來和解做準備材。談228的人多在表演,因為平常沒看到他們真心關切228事件真相的行動。對許多人來說,事情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相關論著汗牛充棟,怎麼還有還原真相問題?這就牽涉到,選擇性裁切228史料

相關論述多以某些特定角度之受難者、家屬口述訪談與歷史資料為證,描寫當時政府倒行逆施及參與人民的天真無辜。而論述一旦變得極端,會至少帶來兩種困境:一、家屬在七十多年後還有苦大仇深貌,這是人性?二、苦大仇深情感若真,相關參與者如何才有台階可下?

首先是研究當時歷史者,多有特定政治立場。受難者家屬,理應是最希望得到真相的一群人。然而,從媒體報導部分人物的隻言片語,卻留下只想把事件渲染成更慘牽連更廣印象。例如228事件70週年有學術研討會文章重探事件死亡人數,僅僅因為低於過去主流認定數字,就引發在場受難者家屬激動批評。按理來說,事件延燒全島,目前官方所言死亡人數僅是推估,也仍存有爭議,受難者家屬如何肯定自己所知為全盤事實?

目前對參與228事件的台人,一律給予追求民主自由的道德高位,把所有因該事件死亡者的親戚皆稱之受難者家屬,實在忽略其異質性:除了一些認真追求台灣民主自治的犧牲者外,死者也包括被誤殺的、遭身邊奸人栽贓的、趁火打劫的,還包括社會陷入動亂時,許多外省人被殘忍殺害,待政府回來追懲的。

覺得冤屈不公者,當然希望事實越多越好,但亦能推論有人希望真相只停留在前者,擔心越追事實,先祖行為越可能曝光;而其他不想探索真相者,還包括曾借憲警之手對敵人進行鬥爭與暗殺的台人後代。他們先祖透過借刀殺人計取得金錢地位,後輩自然試圖掩飾之。由於有這麼複雜的背景,所謂追求真相,就只能適可而止了。

最後就是義正詞嚴,卻把追求真相帶上歧路的政客。他們表面上說期盼世人忘記仇恨,尋找真相追求和解,但卻坐視、引導研究資源被壟斷,讓成果可以為其所用;而在真相過於片面時擺出道歉姿態,就算看來懇切,也會被懷疑有多少誠意。不是把追求真相當成未來和解的基礎,只是藉此打擊政敵,期盼贏者全拿,國家社會為此付出代價,就是黨同伐異、不斷空轉。

在這樣脈絡下,台北市長蔣萬安想辦二二八紀念活動,遭到不同意見者拒絕同台,恐怕只是剛好而已。中正紀念堂,恐怕是要蔣市長自己動手,附和當前的片面史觀。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842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