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針對美國期中選舉發動宣傳戰 遭Meta下架
2022/09/30 14:55:20瀏覽71|回應0|推薦0

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今天表示,它切斷了目前已知首個由中國境內發動的網路輿論影響戰。由於美國11月將舉行期中選舉,這波境外宣傳操作鎖定以政治內容影響美國用戶。

 

Beethoven 3rd Symphony (Comple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VNteem-c

 

【摘要2022.9.28..中時】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今天表示,它切斷了目前已知首個由中國境內發動的網路輿論影響戰。由於美國11月將舉行期中選舉,這波境外宣傳操作鎖定以政治內容影響美國用戶。

路透社報導,Meta在簡述調查發現的報告中說,這個宣傳戰的操作網絡,在Meta旗下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和Instagram及競爭對手推特(Twitter)上都設有假帳號,但操作規模小,並未吸引太多追隨者。

不過報告指出,這項發現仍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暗示,相較先前已知的政治宣傳手法,如今中國輿論戰已轉向較為直接干預美國國內政治。

Meta全球威脅情報事務主管尼莫(Ben Nimmo)在新聞簡報會上表示:「我們先前下架的中國影響戰操作,主要是向全世界談論美國,且主要受眾在南亞,而不是向美國人談論美國。」他說,當時那些操作「傳達的訊息,不外乎是『美國不好,中國好』」。然而尼莫表示,新影響戰推廣的訊息,鎖定針對墮胎和擁槍權等在美國引發分裂的議題,持正反意見兩方民眾。

簡報會上另一名Meta高層主管則說,他們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這波操作是由在中國的何人主使。Meta報告指出,自去年11月開始,相關假帳號便以美國各州的自由派和保守派民眾姿態出現,張貼梗圖或在公眾人物的貼文下方留言。

一張螢幕截圖案例顯示,某個假帳號在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的臉書貼文下方留言,要求他讓槍械暴力停止,並標上「#殺童凶手盧比歐」(#RubioChildrenKiller)的主題標籤。Meta的報告還說,同一個影響戰操作網絡也開設假帳號冒充捷克人,批評捷克政府對中國的政策。

 

晶圓代工產值連續12季創新高【摘要2022.9.28..自由】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顯示,因消費市況轉弱,第2季前10大晶圓代工產值332億美元,雖連續12季創新高,但季成長收斂到3.9%,隨著iPhone新機上市,預期第3季成長幅可望略高;台積電 2330 持續居龍頭寶座,以53.4%市占率遙遙領先三星的16.5%

集邦科技指出,消費性終端需求持續走弱,下游通路商與品牌商庫存壓力遽增,儘管仍有零星特定料件缺貨,但整體而言長達兩年的缺貨潮已正式落幕,品牌廠也因應市況轉變,逐漸暫緩備貨,車用及工控相關需求持穩,支撐晶圓代工產值第2季持續成長。

此外,少量新增產能在第2季開出,帶動晶圓出貨成長,部分晶圓漲價,推升第2季前10大晶圓代工產值達332億美元,連續12季創新高,但因消費市況轉弱,季增幅度由前幾季的高個位數轉收斂為3.9%

三星因7/6nm產能陸續轉換至5/4nm製程,良率持續改善,帶動第2季營收達55.9億美元,季增4.9%,市占率為16.5%。首個採用GAA架構的3GAE製程於今年第2季底正式量產,首波客戶為中國挖礦公司PanSemi,不過由於3nm生產流程複雜,需要花費約兩季才能產出,因此預期3nm最快2022年底才能對營收有貢獻。

排名第3大的聯電新增28/22nm產能於第2季順利上線,帶動整體晶圓出貨與平均銷售單價成長,該製程節點本季營收占比上升至22%,第2季營收達24.5億美元,季增8.1%,成長幅度居冠,市占率也由上季的6.9%提升到7.2%

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排名第4,受惠於少量新增產能釋出,以及多數產能已簽訂長約(LTA)保障,第2季營收達19.9億美元,季增2.7%。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在美國晶片法案推波助瀾下,美系大廠高通(Qualcomm)與格羅方德簽署新合約延長LTA時間至2028年,簽訂金額也大幅增加,主要在Malta Fab814/12nm生產5G RF transceiverWi-Fi7等產品,以支持美國晶片在地化生產。

排名第5的中芯國際(SMIC)第2季營收達19.0億美元,季增3.3%,智慧型手機領域營收占比則下滑至25.4%;智慧家庭領域則保有較強成長動能,應用產品包含網通、智能控制裝置Wi-Fi、藍芽、PMICMCU周邊IC等,該類應用營收季增約23.4%

6至第8名依序為華虹集團、力積電、世界先進,除力積電外,其他業者營收分別受平均銷售單價提升、擴產等因素帶動,第2季營收皆有小幅提升。

力積電第2季晶圓代工營收為6.6億美元,季減1.4%,因消費性DDICIS是首波客戶修正產品之一,同樣反映在各製程平台營運表現,HVCIS製程營收皆有下降,PMIC則季增約22.6%,反映部分PMIC產品仍具備拉貨動能,同時顯示力積電持續將產線轉換生產PMIC的策略。

合肥晶合集成積極擴充產能與拓展平台製程多元性,帶動整體晶圓出貨成長並貢獻營收,第2季營收約為4.6億美元,季增4.5%,排名第9,晶合除了與SmartSens合作開發90nm CIS持續放量外,也與聯發科合作開發0.1Xµm 智慧型手機PMIC,貢獻非驅動IC業務營收。

高塔半導體(Tower)近期並無大幅擴產規劃,營收主要由平均銷售單價與產品組合優化所帶動,第2季營收達4.3億美元,季增1.2%,排名第10名。

 

美半導體霸權主義,我不能任人予取予求【摘要2022.9.28..聯合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台灣製造了大部分的半導體,台灣有事,全球經濟將受到毀滅性影響;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財長葉倫,也都直指台灣是先進半導體唯一來源,讓美國面臨國安風險

台灣亦體認護國神山群的戰略價值,半導體將列為國安法管制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然而,當台灣的戰略利益構成美國的國安風險,蔡政府打算把護國神山當作外交伴手禮嗎?

美國總統拜登八月簽署晶片法案,將為美國半導體生產研發提供527億美元補貼,加上其他配套,法案整體規模達二千八百億美元。在美中科技戰開打、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嚴重失衡,工業大國亟欲鞏固晶片來源,美日與歐盟都在做類似的事。但美國晶片法案最令產業界憂心的是「毒丸計畫」:一旦領取美方補貼,十年內不能在中國大陸投資半導體先進製程。

在美方施壓、蔡政府敲邊鼓下,台積電比預期更早赴美投資。這並不符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當年所提的群聚原則,台積電在台灣的三大產業聚落可在數小時內互相支援;2016年南台大地震,台積電中、北部工程師就迅速南下支援,凸顯晶圓代工產業群聚的重要性。台積電赴美設廠,這項優勢不復存在,勢將提高在美經營成本。

張忠謀多次表達對各國推動半導體業本地生產的憂慮,他認為成功機會不高,就算成功,也只是創造一個不完整的產業鏈。如今更大的難題是,一旦拿了美國晶片法案提供的優惠,台積電在中國大陸南京與松江兩座廠的未來發展,將被美國掐住脖子,失去企業自主發展彈性。

目前台積電在大陸最先進製程是12奈米,而大陸企業中芯已開發出較進步的七奈米產品,理論上台積電的大陸產線不應視為先進製程。然而,美中大打貿易戰與科技戰,反共聲浪蓋過理性討論;美方沒有說明什麼是不能在大陸投資的「先進製程」,就是台積電未來推動大陸產線擴充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除了美國晶片法案的毒丸難吞,台積電另一個難吞的是蔡政府內外補助大小眼。經濟部推動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美國企業輝達與美光共取得逾台幣百億元補助,不但超過本國業者,也不像美國對補助對象設下重重限制,更別說什麼毒丸條款,只有對外商的大補丸。國內業者擔心,兩家美商拿了我政府大筆補助,未來會不會拿研發的技術反打我方業者?而國安法是否只嚴管本國業者,卻讓補助更多的外商遊走各國?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年會召開前,以理事長身分婉轉道出業界的憂慮,他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都大力支持本土業者,扶植在地研發與製造,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合與消長已是進行式,期待台灣產官學界提出更具建設性的措施,以維護台灣最關鍵的半導體產業優勢。解讀劉德音的談話:各國都在大力扶持自己的半導體產業,蔡政府又做了什麼呢?

蔡政府官員喜孜孜赴美參加招商會議,絲毫未看到美國半導體霸權主義的興起,以及中國大陸加強推動半導體本土製造能力,對我業者的威脅已近在咫尺。美方邀日本、南韓與台灣組成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南韓為自己開後門,蔡政府則開大門推促我業者加入;若繼續讓美方予取予求,我半導體業的優勢遲早被蔡政府消耗殆盡。

 

感想:

1.        大陸企業中芯已開發出較進步的七奈米產品,理論上台積電的大陸產線不應視為先進製程?

2.        中芯開發出較進步的七奈米產品,只是實驗室產品,根本無法量產;在缺設備、材料與技術下,中芯要自己量產至少還需要10年。

3.        換言之,未來10年中,10奈米以下的晶片在中國的中芯都無法自己量產。

4.        甚至,若美國日本真的要全面封鎖中國,中芯在3年後就會全部停工、關門大吉。因為上游材料與設備維修零件都將缺貨。

5.        中國正積極入股南韓三星,企圖吃下三星所有晶圓代工產業鏈,這才是封鎖中國的破口;中國近幾年購買許多台積電的棄將,但事實上購買三星的工程師更是多如牛毛。

6.        因為南韓人與中國人很像,都非常喜歡碰風,沒實力的工程師吹噓自己的能力,詐欺簽約金導致中國晶片廠倒閉一大片。

7.        中國花大錢,要組晶片國家隊,但是基金的80%都被貪官汙吏A,中國的晶片產業自主計畫,絕對不可能實現。除非基金的20%金額仍然大過台積電的研發經費,而這正是美國最希望中國如此投入,最後導致中國財政破產。

8.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對台灣充滿敵意的國家,因此未來30年內,台灣都應該聯合美日,一起科技制裁中國。目前台積電在大陸最先進製程是12奈米,未來30年內都不應該提升更高階的製程在中國。

 

全球在地化浪潮 凸顯台灣優勢【摘要2022.9.28..經濟日報】全球在地化(Golocalization)與供應鏈韌性(Supply Chain Resilience)最近頻頻躍上媒體版面。前者是80年代學者提出調和全球化與在地化兩個對立行銷策略的管理概念,後者則是最近兩年新冠疫情嚴重干擾全球供應架構,企業重新規劃生產布局降低營運中斷風險的目標。在全球多元且詭譎多變的環境,兩者皆是跨國企業經營最佳化的合理安排。

全國工業總會最近發表白皮書,向政府提出「透過『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創造全新的供應鏈思維」,籌建台灣成為「區域運籌中心」,「成為全球進入亞太供應鏈的關鍵樞紐」。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在經濟日報報舉辦的「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中舉證,台灣成功地吸引台商回台及轉進新南向國家投資,已達到在地化、區域化多元布局生產,因此強化了供應鏈韌性。基於美中地緣政治對立性升高,台商轉進舉措的確有助於生產風險的管理。

「橘逾淮為枳」,不同主體使用同樣詞彙卻有可能衍生質變,特別是政經主導強國想藉此改變地緣政治情勢,而台灣就正面臨這樣的困局。美中兩強對抗朝向「修昔底德陷阱」演化。

經濟部長王美花曾指出「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國家相互合作」,以確保台灣「半導體關鍵性地位」,但也承認這是「很大的任務」。部長口中合作優先對象顯非美國莫屬。美國是台灣貿易出口第三大夥伴,更是保護台灣安全最重要國家。然而,「以台灣為中心」的半導體供應鏈符合美國長期利益嗎?

觀諸美國最近重建高科技產業不遺餘力:要求鴻海、台積電與環球晶等赴美設廠,立法則通過《晶片法》補貼半導體設廠,並禁止投資中國,而《抗通膨法案》更直接補貼北美電動車,弱化他國同類產品競爭力。至於白宮推動CHIP 4政策則是想方設法要移轉東亞半導體產能至美國本土。

美國吸收高科技產業赴美生產,正是實踐其全球在地化與供應鏈韌性目標;我方政府若無法透過談判建立「地理上」的台美供應鏈關係,企業生態圈集體赴美設廠恐將成為趨勢。

美中地緣政治對抗日益激烈,台灣身處火線必須避免高科技產業在地生產空洞化的風險。政府與美方交涉應堅持優勢產業核心能力要留在台灣,透過組織創新與防火牆風險控管,充分發揮全球在地化與供應鏈韌性應用在不同國家的長處,我們應仍有機會強化經濟安全與生存的邊際空間。

 

推動晶片大業 賀錦麗訪日將見逾13家日企高管【摘要2022.9.28..自由】據一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稱,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於週三(28日)在日本會見半導體相關企業的負責人,推動拜登政府努力打造的美國晶片製造計畫。

賀錦麗將與企業主管討論在8月頒布的527億美元晶片補貼法,美國境內半導體製造業的投資者可以獲得激勵補助。預計她還將宣傳這些公司將製造中心從依賴單一的低成本國家如中國撤離。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表示,至少有13家公司的高管將出席,其中包括三墾電氣(Sanken Electric)、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日立高新技術(Hitachi High-Tech)、富士通(Fujitsu)和尼康(Nikon)。

拜登政府優先考慮製造高科技晶片,努力保住美國的高薪工作,並對抗中國日益上升的市場主導地位,他認為中國是華府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晶片法幫助緩解持續的晶片短缺,短缺已阻礙汽車、武器、洗衣機和視頻遊戲等所有產品的製造和銷售。

 

台灣2位數領先!韓專家:無廠半導體 韓市占率僅1【摘要2022.9.28..自由】南韓1名半導體產業專家近日在國會舉行的會議上警告,韓國的半導體產業還有一段長路要走,因為南韓在全球無廠半導體(fabless)市場的市占率僅1%,遠遠落後台灣的21%、中國的9%

南韓媒體《BusinessKorea27日報導,韓國無廠半導體產業協會(Korea Fabless Industry Association)主席Lee Seo-kyu在該研討會上說,「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站上5560億美元(17.64兆台幣),其中系統半導體佔70%3892億美元,12.35兆台幣)」。

他指出,5G、自駕車、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與物聯網(IoT)的發展將穩定推動系統半導體市場的成長,尤其,專門從事半導體設計的無廠半導體產業,更被認為是確保國家競爭力的關鍵領域。然而,南韓在全球無廠半導體市場的市占率僅1%,遠遠落後台灣與中國。

報導說,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就銷售而言,總部設在韓國的晶片設計公司,僅佔全球無廠半導體市場1%,落後台灣的21%、中國的9%,而美國以68%的市占率,主導全球的無廠半導體市場。

報導指出,目前南韓的無廠半導體產業面臨設計師嚴重短缺的問題。南韓政府正努力培養無廠半導體專業人才,他們主要被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大企業吸收。在矽谷,無廠半導體公司透過合併與收購,確保技術與人才,進而成長壯大,但在南韓,因缺乏如此機制,導致無廠半導體專才外流。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722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