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面中國化 美媒:香港民主已淪為幻想
2022/07/03 21:31:04瀏覽97|回應0|推薦0

美國媒體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香港主權移交2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日演說已提出了他的「一國兩制」版本,改寫了「一國兩制」定義、欲將中國式管治複製到香港,專家分析北京未來將整頓港人教育,使香港全面中國化。

 

J.S. Bach / D'Albert: Piano Transcripti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ty-xickn4

 

【摘要2022.7.2..自由】美國媒體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香港主權移交2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日演說已提出了他的「一國兩制」版本,改寫了「一國兩制」定義、欲將中國式管治複製到香港,專家分析北京未來將整頓港人教育,使香港全面中國化。

美國之音(VOA)也引述分析指出,習近平強調香港管治權需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是在發出訊息:香港大政方針已定,港人不應對推進民主進程和改變現狀,心存幻想。

習近平1日在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典禮中的演說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在這個前提下,香港、澳門享有高度自治權。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擁有全面管治權,這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的源頭,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是統一銜接的,也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把特別行政區治理好」。

習近平並直言實現「愛國者治港」的重要性,「政權必須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世界通行的政治法則。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人民會允許不愛國甚至賣國、叛國的勢力和人物掌握政權。把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是保證香港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前上海政法大學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陳道銀,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表示,習近平的講話是以居高臨下的態度,用家長語氣向香港訓示,具體說明他眼中「一國兩制」的總綱領:要先服從「一國」,即港人要愛國、才能落實「兩制」,等於重寫「一國兩制」定義。

陳道銀說,習近平提到特區需要堅持行政主導體制,對三權關係的解讀、所用的話都是中國官方政治用語,暗示中國的管治手法將完全在香港落實;此外,習近平特別要求港府要解決青年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的問題,是矮化香港年輕人在2019年對民主自由追求,希望未來港府會加強愛國教育,使香港年輕人變成愛國一員。

前香港本土政黨「香港眾志」副主席鄭家朗則對美國之音表示,「(習近平)希望告訴香港市民,不要對於中央就香港民主制度有過多幻想」。

2020年海外的香港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表示,英國治下的香港不曾擁有全面民主,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失去了形式上和實質上的民主,尤其在實施(香港)國家安全法後」,港人以往享有的自由完全被剝奪,證明「一國兩制」已被消失。

另位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也表示,「香港不曾有過真正的民主,不管在1997年之前或之後皆如此」,現在香港已經失去自由和民主。

法新社引述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表示,習近平演說內容和論調是自從香港國家安全法實施以來,對香港再度重申政治訊息,「北京現在透過效忠者對這座城巿行使完全掌控」。

 

英美批違反對港人承諾 北京嗆無權干涉【摘要2022.7.2..旺報】香港1日回歸25周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英國外相特拉斯分別發表聲明,批評北京違反對港人承諾。英國首相強森也發表視訊談話,強調英國不會放棄香港,將盡己所能讓中國履行諾言,恢復港人治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中方已多次闡述有關《中英聯合聲明》立場。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任何外部勢力無權干涉。英國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也根本不存在所謂「承諾」。

布林肯在聲明中指責北京及香港當局過去兩年囚禁反對派,傳媒機構被搜,批評北京及香港剝奪昔日對港人民主參與、基本自由及新聞自由的承諾。他重申,中方應恢復承諾給港人的自由。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華森則呼籲中方信守《中英聯合聲明》下的承諾,並呼籲香港新政府尊重港人在《香港基本法》下受保障的權利和自由。

英國首相強森發表視訊稱,北京已有一段時間未能尊重《中英聯合聲明》下有關「一國兩制」安排的承諾,故此提出讓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在英國居留的途徑,至今大有約12萬港人及家人選擇有關路徑。強森稱,將盡己所能讓中國履行諾言,又說「英國不會放棄香港」,會遵守25年前對香港及港人許下的承諾。

 

中國被北約點名學者認主因在於「這野心」【摘要2022.7.2..自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629日通過的新戰略概念,首次點名中國是北約未來十年的戰略優先要務

國策研究院今(1)日舉辦「北約峰會與印太安全架構」座談會,學者認為,北約峰會正式向威權國家傳遞強烈的訊息:「美國回來了,重回國際組織不是說說而已!」

而中國被點名的主因在於,過去十年來新的戰略環境已經出現系統性的變化,中國不但擁有改變現狀的能力,更有改變現狀的意圖與行動。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提到,今年北約峰會的重點首先是向威權國家傳達強烈的訊息,「美國回來了,重回國際組織不是說說而已」!除結合重要歐洲盟友和印太理念相近國家,北約也將重整旗鼓,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將提出相應的預算。

王宏仁指出,2010年時所討論的議題與威脅,有些都還存在,包括長程彈道飛彈的威脅、網路攻擊、恐怖主義等。有些則變化很大,例如當時俄羅斯還是戰略合作夥伴,現在變敵對關係;當時戰略概念沒提到中國,這次被放進裡面。

他認為,決定放入中國是一段時間觀察的累積,慢慢成為共識。現在中國對北約來講,不是中、短期的威脅,而是長期的(系統性)威脅,跟有立即性的俄羅斯有很大的不同。

王宏仁也說,北約系統性挑戰的概念裡,西方最在意的是現存以規則基礎的國際秩序受到多大程度的威脅與挑戰?

以中國為首的國家,過去這十多年來相繼發展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概念,或希望發展出自己的特殊性,也造成現在看到許多國際秩序遭到破壞,包括人權在內。對中國而言,他們有自己對人權的定義,跟西方定義截然不同。

而最終北約成員國看到的是,中俄不只在烏克蘭議題上合作,更一同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這已碰觸到北約成員國的底線。

王宏仁強調,過去十年來新的戰略環境已經出現系統性的變化,中國在非傳統安全上的威脅越來越多,並發展出一種強制性的外交和經濟行為,用這些外交手段跟經濟籌碼,去威脅、脅迫周邊國家或想要合作國家,要依據其政治宣傳跟意志改變本國的政策,這不只是北約國家,非西方國家也面臨極大壓力。

而針對2022年北約新戰略概念,王宏仁總結兩大重點,首先是北約宣告或試圖恢復與美國的合作,可觀察歐洲國家如何重新掌控在歐洲安全議題的影響力跟主導權。

第二是,對於身兼歐盟重要成員國的北約成員國而言「歐洲國家不能倒」,只要一倒,除了影響印太跟亞洲地區,整個二戰後建立的以自由民主為概念為基礎國際秩序都會遭到破壞,這攸關的不是實體破壞,而是整個理念、制度性被破壞的問題。而未來十年,西方國家也要能準備好同時面對兩個以上的威權國家的挑戰。

 

北約新戰略對台效應【摘要2022.7.2..中時呂志翔】曾被法國總統馬克宏形容為「腦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威脅之下展現了空前的韌性與團結,剛落幕的領袖峰會通過「2022戰略概念」,勾勒未來政治及軍事使命;掃除瑞典與芬蘭加入的最後障礙,NATO進一步東擴;首度邀日本、澳洲、韓國及紐西蘭與會,建構印度太平洋與歐洲大西洋的連結。

面對表面豐碩的外交成果,美國拜登總統躊躇自滿地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NATO峰會」,「美國領導世界處於空前有利的地位」。雖然俄國是「對聯盟安全最重大與直接的威脅」,NATO峰會充分反映出拜登的終極目標在建構跨越歐亞、太平洋及大西洋的反中聯盟網路,只是拜登同時挑戰俄羅斯及中國兩大戰線,是高風險政治操作,歐洲國家有所遲疑。

NATO首度在戰略概念中納入中國,將中國的脅迫性政策定位為「對歐洲大西洋安全的系統性挑戰」,這是NATO的共識。NATO會員國試圖掌握相互牽制的複雜關係,小心翼翼避免過於煽動、挑釁的用詞,如法國與西班牙等堅持稱中國為「挑戰」而非「威脅」;至於「系統性」一詞,歐盟2019年的「戰略展望」就視中國為「系統性對手」,NATO延續使用「系統性挑戰」,比起美國動輒形容中國為「最嚴重的威脅與挑戰」要溫和得多;另外,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強調「中國不是敵人」,也是為雙方關係保留空間。

拜登政府在國際場域擅打「台灣牌」,透過多邊或雙邊會談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提高國際社會對中共的壓力,但NATO未來十年的戰略藍圖中並未觸及最敏感的台灣問題,只是由史托騰伯格口述,「中共大幅增強其軍事力量,包括核子武器,霸凌鄰國,威脅台灣」。

這些細膩、微妙的外交動作及文字透露了歐洲國家仍希望保持相當程度的戰略、外交「自主權」,其中最關鍵因素在於,對歐洲國家而言,由於地理因素、領導人性格、威脅的型態與強度等因素,中共與俄羅斯的威脅本質有很大的差異性,以及美國、歐洲與中國關係涉及的國家利益也有區隔,最終仍是回歸現實地緣政治的國家利益及實力的考量。

NATO峰會,美國更率先承諾,進行數十年來最大的軍事擴張,在歐洲維持10萬名駐軍,在波蘭設立永久性前進指揮所、在羅馬尼亞輪調部署戰鬥旅,駐防在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的驅逐艦由4艘增加為6艘,派遣兩個F-35中隊進駐英國等等,而北約的快速反應部隊也將從目前的4萬名擴編為30萬。

面對俄羅斯的軍事侵略,美國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及NATO軍力自然贏得喝采,但相形之下,拜登政府喊得震天價響的「轉向亞洲」、「印太戰略」仍停留在紙上談兵,缺乏具體行動,加深了「重歐輕亞」的刻板印象,無論對於印太地區的盟邦、夥伴、甚至對手發出的是矛盾、困惑的訊息。

以台灣為例,自2019年以來,美國歷屆政府批准170億美元對台軍售,但未交付項目高達142億美元。外交部以「樂見北約展現全球視野」回應NATO的新版戰略概念,顯示民進黨政府似乎仍無法看清此事對台灣的效應。

 

感想:

1.        中共整天講,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開戰前,俄羅斯有沒有講過,烏克蘭是俄羅斯的一部分?沒有。

2.        因此兩岸要開戰,誰是誰的一部分,一丁點都不重要,窮兵黷武者找理由開戰,理由總是千奇百怪、加上硬坳

3.        俄烏戰爭,真正主因是:俄羅斯想要烏克蘭的財富;兩岸會開戰,唯一主因是:中國要侵奪台灣的資產與財富。其他的開戰理由,都是屁話。

4.        劫匪要到銀行搶劫,唯一主因是要侵奪銀行的資產;其他的理由,都是屁話。

5.        要阻止劫匪搶劫,方法有幾個:1.恐嚇劫匪,若是失手面臨重刑;若是得手,面臨長期通緝。2.增加銀行的保全機制與攝影機。3.警察定期巡邏4.情報戰,事先破獲劫匪的犯罪組織,給予譴責。5.經常警告所有的黑幫老大6.銀行必須聘請海陸退役的人當保全,配備電擊槍。7.預防銀行內神通外鬼8.強化教育、社會教育,提升經濟發展。

6.        中共、普丁,本質就是超大竹聯幫,品德水準一模一樣。顏清標、香港百姓都可以當證人。

 

盼德國認知失去台灣將造成巨大損失【摘要2022.7.2..自由】德國媒體「世界報」近日專訪我國駐德國代表謝志偉。被問到如果台灣被攻擊,希望從德國得到哪些援助時,

謝志偉回應,根據經驗,他預期德國會有道義上的支持;至於能否提供軍事支持?他目前對德國還沒有期待。謝志偉指出,德國對提供烏克蘭武器的想法,愈來愈一致,希望也促使德國認知到,失去自由的台灣將造成大家的巨大損失,而且不只是象徵性的,還是經濟上的。

謝志偉指出,德國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德國政府還沒有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而他無法自稱為大使;台灣總統和外交部長也不能進入德國。但他滿懷希望這樣的情況會改變。

「世界報」說明,謝志偉不享有任何外交權利,因為德國不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在「一中政策」的意義下,德國政府實際上接受北京對於台灣這個國家領土的要求

關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謝志偉直言,俄羅斯總統普廷看到西方並未懲罰習近平的擴張主義。德國的巡防艦巴伐利亞號去年未通過台灣海峽,不論德國是出於何種理由,中國將德方這項「非常謹慎」的決定,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式詮釋,並加以誤用。這樣保守退卻的行為,同樣鼓舞普廷違反國際法。

對於烏克蘭持續成功地抵抗俄羅斯,謝志偉說,一方面,看到一個小國能抗衡俄羅斯的優勢,當然是非常激勵人心;但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台灣的弱點。台灣是一個島國,沒有任何腹地,比起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中國軍隊在數量上遠多於台灣。

謝志偉強調,如果俄羅斯成功地使烏克蘭屈服,那我們將活在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此不啻意謂著,一個小國想要獲得自由且加入其他價值聯盟,而一個軍事強權能不帶任何後果併吞此弱小鄰國,此事將成為常態。

西方在援助烏克蘭上躊躇不定,可能會鼓勵習近平併吞台灣,他將以普廷的行動為榜樣。因此,烏克蘭也在捍衛我們的自由。

被問到在這場抵抗侵略的戰鬥中,德國是否提供足夠支持?

謝志偉回應,如果我們真的認為對烏克蘭的攻擊也是對歐洲自由與民主的攻擊,那在必要時甚至必須準備好派士兵進入戰場。

記者接著問,如果台灣被攻擊,希望從德國得到那些援助?

謝志偉說,他預期無論如何德國都會有道義上的支持;但對能否提供軍事支持,他目前對德國還沒有期待。

記者問為什麼沒有?

謝志偉說,因為「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德國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德國政府還沒有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而他無法自稱為大使;台灣總統和外交部長也不能進入德國。但他滿懷希望這樣的情況會改變。

謝志偉指出,德國政府與反對黨和德國社會在德國必須提供烏克蘭足夠武器的想法上,愈來愈趨於一致,他認為這是正面的發展,希望這也會促使德國認知到,失去自由的台灣將造成大家的巨大損失,而且不只是象徵性的,還是經濟上的。

台灣是半導體生產的領導者,德國每賺得三歐元中的一歐元,都是從包括台灣海峽的印太地區的自由航行而來。此外,他也看到結束對中國依賴、不再受習近平要脅的意志。與俄羅斯脫鉤的努力顯示,這是可能的。

被問到從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尼克(Andrij Melnyk)身上學到什麼?

謝志偉表示,梅尼克讓德國人感受到他的人民此刻所身處的巨大危險,促使德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這是他的功勞。但身為亞洲人,行事作風上,或許他需要更加費上心力,才能如此直白表達立場。然而,如果中國真的攻擊台灣,而且每天有這麼多台灣人,不只是士兵,還包括平民百姓被殺害的話,那他肯定也會拋下任何亞洲式的保留與節制。

 

嚇阻中國動武眾議員夏波:美對台應戰略清晰【摘要2022.7.2..自由】美國聯邦眾議員夏波,日前接受「日經亞洲」訪問,呼籲美國與台灣應該加強戰術情報共享,以利更能為中國可能的入侵行動做好準備。他也質疑目前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政策,認為應該轉為戰略清晰,降低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

日經亞洲一日報導,夏波六月廿九日透過網路接受訪問,呼籲美國政府對印度太平洋地區投入更多資金和外交資源,「拜登政府說的對,但是他們的行動與其所言不符」;他說,「我確實認為,美台之間需要非常密切與非常合作地協調軍事情報」,儘管雙方在這方面已經有合作,但是「需要加強、進一步提升」。

夏波是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洲、太平洋、中亞以及禁核擴散小組首席共和黨議員,同時也是眾院跨黨派「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報導指出,夏波拒絕說明共享情報細節,但是或許意指中國戰機、海軍軍艦部署位置等資訊。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薛瑞福說,美台情報機關已經就中國政治情勢、軍力方面共享情資,但是很少觸及雙方軍隊的戰術層級。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中心高級訪問研究員唐安竹,提出台灣可提供美方戰術情報的可能情境:攻擊武力有限的台灣,轉達中國部隊位置資訊給美國,由美國負責攻擊,這樣會比較好。

夏波也就台灣為可能的衝突所做準備提出批評。他說,「遺憾的是,這幾年來,他們也不夠認真看待這個威脅」,「他們沒有在自己的軍事準備上投入足夠的預算。」拜登政府提供台灣武器,向來著重強化台灣的不對稱戰力,台北也說過要以此為優先要務,但是夏波說,所做努力遠遠「不足」。

他也質疑美國歷任政府對台維持的「戰略模糊」政策。他說,這種方式「確實會有危險」,「我認為,其實戰略清晰才是對的」,這會意味著美國毫不含糊地致力於捍衛台灣,「我想這會讓中國真的採取軍事行動可能性少一點。」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552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