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動車才是未來! 能源大廠CEO:2040年賣的新車都是電動車
2022/07/01 15:11:45瀏覽64|回應0|推薦0

電動汽車發展趨勢連石油天然氣最大供應商之一的艾克森美孚也認同,該公司執行長達倫.伍茲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艾克森美孚預估到2040年,全球各國銷售的每輛新車都是電動汽車。艾克森美孚正在評估汽油銷售下滑對其業務的影響,艾克森美孚目前在能源、石化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

 

SARAH FRANCIS : TELEMANN Oboe Sonat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6oHrXGrzs

 

【摘要2022.6.27..蘋果】電動汽車發展趨勢連石油天然氣最大供應商之一的艾克森美孚也認同,該公司執行長達倫.伍茲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艾克森美孚預估到2040年,全球各國銷售的每輛新車都是電動汽車。艾克森美孚正在評估汽油銷售下滑對其業務的影響,艾克森美孚目前在能源、石化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數據顯示,2021年包括油電混合汽車在內的電動汽車銷售,僅佔乘用車總銷量的9%,不過,電動汽車銷量較同期大增109%至於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總銷量受到新冠疫情及車用晶片短缺影響,年增率僅4%。伍茲認為,面對這個趨勢,化學製品將是公司在清潔能源轉型期間維持獲利的關鍵,艾克森美孚生產的塑料產品可用於製造電動汽車。

艾克森美孚預測,2040年全球石油需求相當於2013年或2014年水準,不過,到時候公司仍可維持獲利,但伍茲似乎對此預測不在意,他表示,坦白說,改變不會成就或摧毀能源行業。

奧迪執行長杜斯曼近期也表示,奧迪計畫從2026年只在市場推出電動汽車,2035年前,奧迪所有車型都將是純電動,屆時歐盟可能禁止銷售燃油車。

當電動汽車成為趨勢,愈來愈多的品牌相繼對外公布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BMW也表示,2030年將停賣燃油車,大眾及起亞預計2035年停售。就目前大環境來看,晶片及電池材料短缺,加上原物料上漲,帶給不少車廠轉型的壓力,電動化進展緩慢的豐田汽車開始遊說日本政府,要求政府明確表態支持油電混合汽車。

 

鴻海助攻印尼打造智慧城市【摘要2022.6.27..經濟日報】鴻海(2317)擴大南向布局,印尼也成為重點。彭博報導,印尼官方表示,鴻海正在考慮投資該國新首都Nusantara,支援當地的34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建設專案,聚焦電動巴士系統物聯網IoT)智慧城市,助攻鴻海將相關經驗輸出海外。

這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上周末拜會印尼總統佐科威,討論鴻海投資80億美元,與電動機車新創公司Gogoro在印尼建立製造工廠的計畫之後,鴻海集團在印尼的最新布局動態。

法人解讀,鴻海已經在台灣高雄與台南部署電動巴士,並計劃把高雄打造成智慧城市的典範,加上鴻海若進軍印度電動車市場,將以電動巴士Model T的進度最快,以此研判,劉揚偉接下來將進一步把智慧城市整廠輸出到印尼與印度等海外市場。

鎳是電動車電池關鍵原料,印尼正在尋求利用其大量的鎳儲備,來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此外,該國計劃在新首都Nusantara建設一個主要依靠公共交通,並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綠色城市,因而與鴻海商談合作。彭博報導,印尼投資部長BahlilLahadali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鴻海正在考慮在Nusantara 建立電動巴士系統和物聯網(IoT)智慧城市。

劉揚偉表示,鴻海很樂意在印尼建立人才培訓機構,並向當地合作夥伴提供電動汽車技術和產品,與他們一起建立電動汽車生態系統。劉揚偉之前曾表示,鴻海將結合集團本身在電動巴士、車聯網產品研發製造,以及大數據分析應用等優勢,投入智慧運輸產業與應用。「從Model T電動巴士出發,將高雄打造智慧城市的示範場域,成為智慧城市整城輸出典範」。

目前鴻海電動巴士已進駐高雄、台南,旗下鴻華先進預計交付給三地集團旗下高雄客運30Model T,另外,台南府城客運將引進15輛,預定年底前上線,逐步達成政府規劃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鴻海的Model T電動巴士也駛入台北市,並攜手大都會客運的22路線展開試運行。

 

爛尾樓風暴?銀行須謹慎【摘要2022.6.27..聯合報】升息使市場資金緊縮,近期房市已明顯修正,業界示警「爛尾樓」風暴將來襲。銀行業認為,建商雖有資金流疑慮,但目前反應資金不足的建商還不多,只是預期市場資金持續緊縮下,房市預計到明年都是「量縮價盤整」,銀行在不動產放貸上須更謹慎。

北市建商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公開預言,未來恐再現「爛尾樓」風暴,引起市場側目,也恐拖累銀行不動產授信。台灣銀行高層說,考量整體市場環境較不利於開發,台銀去年底就針對不動產授信進行管控,對於新的土建融案會較審慎評估;而原本的土地融資客戶後續要申請建築融資,台銀則還是會給予支持、讓開發案完成。

實務上,若小建商若面臨爛尾樓壓力,多會將建案盤給其他建商。但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提醒,若將建案盤給不正當對象,假設過去沒有預售屋履約保障,很可能出現新建商不履約的窘境,買家很可能權益受損,建議消費者若要買預售屋不要找太小的建商,且盡量要有預售屋履約保障,以免未來發生消費糾紛,至少錢可暫時存在履保專戶。

 

馬士基丟1震撼彈 台灣散戶嚇到逃命!【摘要2022.6.27..中時】投資市場經常有很多奉行的投資名言,例如,華爾街的百年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樂觀中毀滅;巴菲特最常說人棄我取;還有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但是最大的關鍵是如何認知市場的位置?經歷了美國五月CPI8.6%的利空洗禮,道瓊指數一口氣跌了三千多點,最低跌到29653.29,這個位置與川普卸任前留下的高點29568.87相去不遠,從短線的角度來看,道瓊指數從最高的36952.65跌下來,到跌破三萬大關,跌幅不可說不大,但從長線角度來看,道瓊跌破三萬點,這個指數仍然是美股的高點,這個位置是否應該「危機入市」?可能仍有爭議。利空測試底部到了?

不過最精準的法則是市場對利空的測試,利空襲來相對抗跌,至少意味底部將至;反之,若利多湧現,股價跌勢猛烈,或是市場對利空敏感,這都不是底部現象。

台股現在的位置很像道瓊指數,今年台股從18619.61跌到二十日的15367.58,已跌破五月十二日的15616.68台股再度破底,市場最悲觀言論也湧現,這是1990年的最高點,這也是市場當前最悲觀的看法。

從產業面來看,上周馬士基執行長Soren Skou的「長鞭效應」就對台灣貨櫃航運股帶來重擊,尤其是他提到「經歷兩年大多頭後,貨櫃運輸業的景氣可能出現需求萎縮、供應增加的長鞭效應」,此一效應出現時會來得又急又快。他認為景氣反轉點大約在八月,全世界都看到這個消息,但台灣的投資人反應最快速。

相較於日本三大貨櫃航商、香港的東方海外,甚至是中國的中遠太平洋,或是德國赫伯羅特、南韓的現代商船,股價都沒有強烈反應,但是台灣的貨櫃三雄在六月十三日出現急跌,正式跌破年線。如果以長榮海運為例,去年十月出現85.5元的低點,今年元月二十五日跌到110元低點,都站在年線上。這次從140元跌到101元,以四根長黑破年線,這是技術面弱勢的訊號。

面對貨櫃運價的走勢,台驊投控董事長顏益財仍然看多後市,認為運價大跌機率不高,可以緊盯五大因素,

一是美國很快期中選舉,物價上漲帶來的通膨壓力很快會被壓抑下來;

二是俄烏戰爭影響逐步消退;

三是美國可能對中國降關稅;

四是疫情解封,可能帶來報復性需求;

五是船舶供應仍有限,況且三大海運同盟自制力很強。

他也預測疫情解封後暴增的貨運量及運價,或許到年底或明年初就可看得見,現在對市場投資人來說,要聽馬士基執行長?或是台驊董事長顏益財的看法?

先不談貨櫃三雄,從攬貨業的台驊來看,市場已做了最悲觀的預期,台驊的股價從20年三月台股在852317.4元衝到321元,如今配完13元股息,股價剩下不到85元,去年EPS27.18元,今年首季6.38元,照理說,攬貨業有海運、有空運,抵抗價格下殺力道比較不會那麼大,但台驊股價仍滑向每股淨值79.57元的位置,現在市場高度期待的是29長榮18元股息及27日陽明配20元的除息行情。

從股價來看,長榮是從8.9元大漲到233元,這是百年一遇的貨櫃大狂潮,但如果印證投資市場百年來的名言:山有多高,谷就有多深!經歷了百年一遇的大狂潮,一旦景氣反轉,後面的殺戮會有多麼慘烈?這是投資人必須考量的最核心議題。

股市之所以叫櫥窗,就是股價在反應著不可預知的未來,今年大家都經歷了一段股價大狂殺,大多數的個股只要與景氣有連結,通常股價都一股作氣探到谷底,首先是面板業,像友達去年EPS6.37元,今年首季EPS0.54四元,是有下來,但還沒有到虧損,每股淨值24元,帳上有近千億現金,今年配一元股利,還減資二元,但股價仍跌到15.8元,這是市場對面板產業可能虧損的強烈預期。

接著是PC、電競、NB相關的如微星、技嘉去年EPS都超過20元,今年保守也有15元,但技嘉最慘92.1元,微星跌到118元;去年EPS8.7元的廣達,今年最差也有7元,但股價仍跌到74.1元。

再看自有品牌華碩,去年大賺445.5億元,EPS60元,今年首五月營收仍成長7%,首季EPS14.04元,今年景氣縱然回落,EPS仍有50元的實力,今年配42元,每股淨值331元,帳上的保留未分配盈餘1854.8億元,未來配息實力雄厚,股價最低跌到316.5元,已跌破淨值了,這也代表市場充滿了濃厚的悲觀情緒

 

今年恐大虧1500億!台電為何必須調漲電價?【摘要2022.6.27..中時】電價若繼續凍漲,不能反映燃料上漲的成本,恐將造成台電今年虧損超過1500億元;從台電虧損預估、台灣供電品質、國際電價來比較,台灣調漲用電大戶的電價,已是勢在必行。

《今周刊》1330期「用電太便宜電網韌性、產業轉型恐跛腳」一文,引發回響,讀者陸續投書;其中,透過細部精算,從台電虧損預估、台灣供電品質與電價的國際比較,乃至於國內用電結構等,逐一盤點「台灣必須調漲電價」的具體理由,值得一讀。

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台電調漲電價,特別是調漲用電大戶的電價,已是勢在必行。台電的虧損與日俱增,從台電官方網站可以看出,台電202214月底,已經產生469億元的赤字,相較於去年同期獲利147億元,兩者差距616億元。其中,電費收入比去年同期僅增加43億元,但因全球煤炭、天然氣價格大漲,致使台電燃料支出增加高達549億元,是虧損大增的主因。

進一步從細項分析,燃煤平均輸出一度電的發電成本,由2021年自編決算的1.57元,上漲至20222.72元,漲幅73%;燃氣成本由1.92元,上漲至2.58元,漲幅34%。

但,這還不是台電最慘的時候。台電天然氣採購都是來自中油,而中油天然氣5月牌價是每立方公尺約15.96元(未稅),與台電15月購買的加權平均單價12.69元(未稅),依然有一定的差價。以今年度台電將使用的天然氣量,乘以其差額,若情況未改善,台電還要額外增加262億元的天然氣成本。

以此推算,台電今年累積虧損總額可能高達1500億元以上,這還不計算中油幫台電負擔一部分的天然氣漲幅,以目前台電扣除核四投入成本後的淨值不到800億元,根本無法承受如此大的虧損。在此之下,若電價再不漲,台電難保不會成為另一個台鐵!

依據世界銀行電力取得報告調查資料,以平均每戶停電次數(SAIFI;全年停電次數/總用戶數)及平均每戶停電時間(SAIDI;全年停電時間/總用戶數),作為各國供電可靠度的評量指標,台灣2019年分別為0.210.27,這與歐盟電力品質前五大的德國(0.300.25),相差無幾。

換言之,台灣供電品質堪稱可與歐盟「績優生」德國,並駕齊驅,但德國在這波能源危機之前,平均電價已是台灣的4。德國的電價,在2020年就達每度31.47歐分(約新台幣11.5元),比前1年漲3.4%,電價已位居歐洲之冠。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548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