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護病比放寬到1:9!護理師快崩潰 美女醫吐真相嘆「看了爆炸難過」
2022/05/28 14:08:22瀏覽35|回應0|推薦0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不滿基層快崩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發函至地方衛生局,將專責病房護病比從1:5放寬至1:9,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說明,這是為了讓醫院彈性調整,暫時取消僵化規定。

 

Mozart - Piano Sol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8N7mFboGnc&t=622s

 

【摘要2022.5.22..蘋果】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不滿基層快崩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發函至地方衛生局,將專責病房護病比1:5放寬至1:9,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說明,這是為了讓醫院彈性調整,暫時取消僵化規定。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怒轟:「看了爆炸難過,指揮中心不可能不知道,你定了上限就是醫院的下限,一定會照做的。」

羅一鈞表示,因醫院反映1:5護病比很僵硬,所以針對這點彈性調整,醫院可視病人疾病嚴重度及照護負荷進行彈性安排,原則上限不得超過「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第12條之一,所以公文主要說明護病比上限,並未要求全部醫院都得調整成1:9

吳欣岱深夜在臉書發文指出,目前防疫政策以上到下的命令為主,雖然有時候基層反彈太大會稍做調整,「但醫療人員真的已經默默的吃了很多很多虧了。」從最一開始限制醫療人員出國、醫療人員全力投入疫苗、篩檢站。換來的是一紙公文「醫療人員支援疫苗業務時間,不算進勞基法工時」,「意即醫院可以盡情地排,錢給不給那是你跟醫院的事。」

吳欣岱直言:「醫療人員真的很不會反應事情。」她說:「護病比高出負荷,要靠『病』來反應,不能只靠『護』來反應!護理人員已經非常非常累,但他們還是會繼續配合醫院、配合阿長的指示。就算是因為制度造成他們分身乏術,患者出問題,他們還是只會怪自己。」

吳欣岱坦言,以往很多醫療相關的政策,她都覺得要努力在同業間凝聚共識,一起發聲。「但護理師這塊我真的希望大家幫忙,不要讓他們受委屈!」

她認為,增加照服員或許可以緩解一時之急,但後續責任歸屬、會不會反而造成護理師更多工作,都是需要我們幫他們一起注意的。「我也很擔心如果真的引進照服員,會階段性通往全責照護的大門,這將會對健保造成極大的財政負擔。」

 

單日不到10萬 「走向紐西蘭模式」!專家:剩10天到高峰【摘要2022.5.22..蘋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5/21)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增本土84,587,境外移入52例,死亡個案則有59起。本土單日確診數近4天徘徊在8萬到9萬多例,若單日都新增89萬例,疫情恐拖比較久,若是12萬至13萬例,雖然一時壓力大,但疫情時間會縮短

指揮官陳時中認為,這段時間觀察,疫情並未暴衝式成長,目前可說「控制得宜」,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這2北北基桃確診數有下降趨勢,中南部則升高,陽性率沒有大幅上升,可能是高原期,未來是否會上升,下周再觀察12天會比較清楚。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說,整體看來,疫情發生早的縣市以持平或緩降趨勢演進,疫情較晚開始的中南部則呈持平或緩升,接下來要注意中南部會否增加很多,不過北部和東部若下降明顯,疫情會持續下降,有過高峰的可能性,不過仍要觀察周末後狀況。

林口長庚副院長、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則分析,如以單日新增89萬多例來推估,未來會走向紐西蘭模式高原期維持2周到1個月,接著疫情便往下走,大概是6月中旬到6月底,不過這段期間會比較艱苦,因為沒打疫苗、年長,加上共病,重症人數將持續增加。

對於單日新增12萬到13萬例,疫情時間是否真會縮短?邱政洵則認為,有太多變數影響預測,包括口服藥使用、自然感染、3劑疫苗接種率等,而疫苗保護力又會隨時間遞減,不過打疫苗加上自然感染提供的保護力強,某些病毒傳播鏈可能因此斷掉。

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則說,預估這波本土疫情總病例數會到400萬人,所以到高峰時應有200萬人感染,然而今年至昨,本土個案累計112.9萬多例,還有80多萬人的差距,若以單日新增8萬例確診來計算,可能還要10天才會達到高峰,不過這就不會是劇烈、陡峭的高峰,走勢會比較緩。

蘇益仁也重申,公衛體系和醫療體系要分開來,應盡快讓全民適用快篩陽經醫師診斷後即確診、用藥,才能減輕醫院壓力。

針對新增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84,587例本土病例,為40,348例男性,44,215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346例,台北市10,590例,桃園市10,453,台中市7,989例,高雄市7,646例,

台南市4,609例,彰化縣2,808例,新竹縣2,472例,屏東縣2,265例,宜蘭縣2,019例,基隆市1,757例,苗栗縣1,601例,新竹市1,575例,花蓮縣1,219例,雲林縣1,128例,

南投縣924例,嘉義縣780例,台東縣576例,嘉義市505例,澎湖縣184例,金門縣135例,連江縣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媒體提問,本土疫情高峰是否延後到5月底或6月初?專家認為現在疫情關鍵在於中南部,指揮中心是否有預測?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5月下旬到5月底都有可能,前天本土新增9萬多例,這2天下降到8萬多例,北北基桃有降低趨勢,中南部則升高,陽性率沒有大幅上升,可能是高原期,未來是否會再上升,下周再觀察12天會比較清楚。

陳時中則說,這段時間觀察下來並沒有暴衝式成長,目前來講這波疫情可說控制得宜,至於是否已經達到這波疫情高點,若以單日新增8~10萬例作為高點,疫情恐怕會拖得比較長,如單日新增12~13萬例,一時之間壓力會比較大,但疫情時間會相對短,各有利弊,不過目前在大家合作之下,疫情算是控制得宜。

香港今日宣布,沒有感染過的18歲至59歲民眾,若有較高的暴露風險,可以施打第4劑,台灣也有規劃第4劑嗎?

陳時中回應,香港染疫率比較高,沒染疫過都會是高風險,不過台灣的疫苗政策也會根據風險高低、由專家建議來施打,目前第4劑適用對象還是維持不變。

台北市長柯文哲先前表示,陳時中後面那排人,當年都是同事,「奇怪同一批老師教的,為什麼都變得不一樣」,他無法理解,指揮中心對此有何看法?陳時中回應,他也不了解,可能有大家互相不了解的地方,可以多溝通。

陳時中也說,Omicron變異株開始流行時,大家開始討論與病毒共存,在一定疫情規模下,用減害方式控制住疫情,但在Delta變異株或原始病毒株流行時,專家學者很少會提出與病毒共存,而是建議清零,所以大方向上,專家看法不會差很多,只是實施步驟和方式各有不同見解,這都可以來討論。

台北市長熱門人選支持度最新民調,陳時中與第一名的蔣萬安僅差不到6個百分點,支持度似乎有追上來,對此陳時中強調,目前專注於疫情,請大家去關心其他人的選情,在這裡就關心疫情。

指揮中心統計,昨疫苗接種104,114人,人口涵蓋率第一劑86.79%、第二劑81.28%、基礎加強劑0.85%、追加劑64.03%

至於65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情況,陳時中說明,第一劑疫苗接種率85.4%、第二劑80.9%、基礎加強劑1.4%第三劑70.9%比較各縣市長者接種率,比例最高的是連江縣,達到83.5%,而都市區域接種率最好的是台中市,為76.9%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171,17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8,926,804例排除),其中1,240,897例確診。

2020年起累計1,343COVID-19死亡病例,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615例、臺北市435例、基隆市68例、桃園市37例、臺中市29

彰化縣27例、高雄市21例、新竹縣15例、花蓮縣14例、屏東縣13例、臺東縣11例、

臺南市及宜蘭縣各9例、雲林縣7例、嘉義縣6例、苗栗縣及南投縣各4例、嘉義市2例、新竹市及金門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還很難講【摘要2022.5.22..聯合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還很難講是否控制得宜,因為感染者還是很多,接下來仍須觀察中重症及死亡數變化,需12周後才較清楚疫情走向,目前台灣應屬於高峰期,因為確診數並沒有明顯往下走。

黃立民指出,中央防疫方向定調是「減災共存」,但防疫手段並沒有升級、加嚴,多半是民眾自我健康管理,盡量不增加感染別人風險,主要是人民自主防疫,表示人民做得還不錯,有一定程度減緩疫情「飆慢一點」,但疫情若要下降,仍有一段必經的自然過程,可能還會再拖一段時間。

黃立民提醒,目前醫療量能仍相當緊繃,尤其非新冠肺炎的其他疾病患者,依舊受到醫療排擠,目前政策希望新冠肺炎及非新冠處置能「兩邊兼顧」,但對醫院來說壓力很大。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認為,雖多日以來單日新增病例數落在八萬多例,但目前檢驗及通報並沒有真正反映社區實際感染狀況,病例數應在增加中,若要稱疫情控制得宜,除非新增病例數到四、五萬或更少,要持續觀察重症及死亡數。

施信如認為,近期部分場所人流減少,疫情可能不會看到高峰,但可能為在高原期,未來是否上升或下降都要再觀察。且目前醫療量能仍非常吃緊,許多醫護確診、生病,仍要堅守一線照顧病人,且社區傳播仍持續,若確診數增加,連帶重症、死亡數都會提高。

新制放寬確診者症狀緩解下,可陪同確診者前往就醫,施信如認為,若以科學角度來看,當然不希望確診者接觸到未確診者,才能控制住疫情,但現在確診者太多,為了避免居家照護者演變成重症或死亡,才開放家屬或親友來協助照顧,「好像也只能這麼做」。

 

瞎指揮?王必勝打臉柯文哲曝松機篩檢站4大必做理由【摘要2022.5.22..自由】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松山機場新設大型社區篩檢站,是台北市第3處、北北基桃的第9處,卻遭台北市長柯文哲罵「瞎指揮」。負責大型篩檢站業務的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指出4個必須設置的理由。

第一點是,民眾仍有做PCR篩檢的需求,這從自由廣場篩檢站每天仍有非常多民眾排隊篩檢就看得出來。

第二,台北市其實也有不少自開的篩檢站,但多數都在醫院內,空間、利用率和交通親近性沒那麼好。

他舉例,台北榮總院內有PCR篩檢站,設備和動線幾乎樣樣完美,但一天只有100多人篩檢,但北榮在自由廣場開大型篩檢站可以達到單日1800人,可能和北榮位置偏北邊、且交通親近度不足的障礙。

第三點是,台北市的東邊比較缺少篩檢站,因此認為要在偏東邊的松山機場加開,王必勝說,他認為北市在木柵、北士科的篩檢站都做得很棒,但東邊就是少了一些量能。

最後一點則是預備量能的問題。王必勝說,北市府希望有一些預備量能,但他認為目前PCR已經不需要預備量能了,有就得拿出來用。他解釋,之前疫情很平穩的時候,預備量能是作為緊急突發狀況時用,例如遇上群聚感染、特殊事件時可馬上因應,「但現在就是緊急狀況了,若不使用更待何時?」

王必勝說,不會執著於一定要達到蔡英文總統說的開設9個站的數字,要看有無需要這篩檢站,而他基於這4個理由判定有這個需要,因此選定松山機場加開北市第3處的篩檢站。

王必勝也強調,昨天一決定在松機加開並經指揮官同意後,他第一時間就和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明,也在一天內就馬上連絡三總並開設,「現在就是緊急狀況」。

 

59死半數沒打疫苗中重症+223兩兒童重症【摘要2022.5.22..自由】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天一口氣新增59例死亡案例,追平之前的最高單日死亡人數紀錄。另外也新增223例中、重症案例,當中重症病患高達70,且有2例兒童重症案例。

59例死亡案例中,年齡從30多歲到90多歲,當中有29人沒有接種過武肺疫苗56人有慢性病史;最年輕的是一名30多歲年輕人,有肝硬化的慢性病史,死亡後採檢確診武肺。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461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