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玩數字遊戲
2012/11/19 09:06:17瀏覽107|回應0|推薦1

讀過統計學的人都知道, 分子分母不同, 樣本數不同, 取樣的標準不一致, 做出來的結果就差很大

 

如果現在有10人, 只有1人有300元, 剩下的人只有個位數, 分別是1元3人,2元2人,3元2人, 5元1人,10元1人

 

所以平均值為(300+1x3+2x2+3x2+5x1+10x1)/10=328/10=32.8

 

然後跟人家說..我們平均所得為32.8....在很不錯的標準

 

試問這個結論,你服嗎?你有沒有被騙的感覺... 

 

隨便搜尋一下...這”笨蛋”說是沒有,但”無能”說,可是講了多久?

 

太多的新聞報導或者談論,甚至政論節目早就罵翻人的議題..

 

一個英文的翻譯見人見智,什麼都好,只是人要有雅量接受批評並自我檢討

 

若再去抗議真的會貽笑大方,甚至讓人覺得”余豈好辯哉”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唉.會讀書的人腦袋都如此僵化,不思變通,無法接受不同意見嗎?

 

實在感慨,還是教好自己的小朋友,才是重要,不要重蹈這種覆轍!!

 

===========================

 

笨蛋說 陳揆:只看數字變化不公平

·                                    2012-11-19 01:13

·                                    中國時報

·                                    【仇佩芬/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冲(左)偕同夫人柯長珠18日出席穀物研究所50周年所慶。在國內景氣低迷下,柯長珠利用假日現身支持老公。(鄧博仁攝)

     《經濟學人》專文批評馬英九總統「笨拙(bumbler)」,行政院長陳冲昨天解釋,這是因為該雜誌只看數字變化,但不了解我國狀況所致。他表示,這份雜誌對各國都有批評,行政院對各界指教,「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陳冲昨天在視察行程中被媒體問及近日「笨拙風波」,特別強調自己長期閱讀經濟學人雜誌,了解這雜誌的作風,撰稿記者是不具名的,所以尺度比較寬;而且該刊物從未對一個國家的政府假以辭色,對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有批評,所以行政院對相關批評抱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的態度。

 

     陳冲更強調,《經濟學人》報導的部分內容顯示並不了解國內狀況,例如文中提及貧窮線以下人數增加,其實是因為政府為擴大照顧弱勢,去年主動修正「社會救助法」,提高貧窮線,貧窮人數自然因此增加。他舉例,就好像電影院門口原訂一百四十公分以下免費,結果有一天電影院提高到一百五十公分,不能說這地方的人都變矮;《經濟學人》只看到數字變化,不一定了解政府照顧弱勢的作為,這是不公平的。

 

     至於府方是否要求駐英代表處向雜誌提出抗議?外交部低調表示,我方不會向媒體「抗議」,但對國際媒體的負面報導,一定會溝通說明;沈呂巡一定會提出「強而有力的論述」,向《經濟學人》做出澄清。沈呂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則說,代表處已經把資料和相關數據都準備好,投書也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odychih&aid=705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