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十人生該捨就捨(轉貼)
2013/10/31 18:50:36瀏覽375|回應0|推薦7
五十人生該捨就捨(轉貼)

人生該捨就捨,才能換檔起步!


除了「乾乾淨淨的走法」之外,


更積極的理論是「人生五十大清倉」,


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老牌女星高峰秀子,


她在五十歲決定息影,從此洗淨鉛華,


和老伴過著退隱生活,


她將原本九個房間的豪宅改成三間,


處分所有華美衣裳,賣掉大部份家俱,


只留一桌、四椅、二杯和二皿,


又資遣原僱的二名女傭,


也許高峰秀子做得太過了,


最後她的丈夫忍不住問她::


「妳是不是看我是老古董,也想早點把我出清呢?」


然而,


一位研究「生死學」的平山正實教授說得好,


人活到五十歲體力就不免走下坡,


會開始遭遇各種病痛,,


或是說得越過一個個小小的「死亡關卡」,


才能往長壽之路邁進,


因此由生機旺盛的四十代進入五十代,


不妨稍停下腳步,


給自己的前半生做個結算,


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際關係、健康狀態和財產現況,


.勉強的東西不要硬撐,


該捨的東西就捨,


如此才能「換檔」,


重新起步,


心情輕鬆的迎向下半生.。


如果說人生的終點是打烊,


那麼五十歲時來個暫時歇店,


給自己大清倉當不為過,


已經不健康的人較健康的人


給自己策劃終點的心情,


完全是天壤之別,


需要當事人無比的勇氣和決心.


享有,擁有,佔有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


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


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


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


到美國住了十年,


現又回台北,


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


過去他經營的旅館,


設計是用「加法」,


現在是要求用「減法」,


一家比一家精簡,


不只成本低,


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


「減法」的設計,


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道「less is more」的道理。


嗯!我想不只設計,


現在也可用減法來過生活,


以減法來過後半生吧?!


其實在世上擁有的越多,


煩惱也越多。


有一棟房子,有一個煩惱,


擁有兩棟,煩惱加倍。


財產越多,留給家族子孫的煩惱就越大。 
最近金融風暴,


也可見證那些擁有越多者就越不快樂。


前一陣子,


我為一位建築商做家庭室內設計,


兩個兒子的房子都是百餘坪,


等老東家房子來委託設計時,


我想那不知要多豪華,


不想拿來一看,


大吃一驚-總面積:二十一坪 。


「這......!」我才在懷疑,


他打斷我的話,


說:「我打拼了一輩子,


蓋了不少房子,


也擁有不少房子,想通了,


小房子既溫馨又好整理,


只剩我兩老,這就夠了,


孩子們還想不通,由他們去吧!」


世上的一切,


我們只能享有,


不可能擁有,


何必一定要佔有?


因此,五十五歲之後的我,


非必要的東西不再添購,


去旅遊也不再買東西回來了,


也不想與風景合照,


只拍些使我感動的景緻、


上帝創造的美、


或設計上的新知。


我覺得最要把握的是當下,


在此時、此景、此物,親臨的那一刻,


我是否真正認真的享受、


體會、感恩,那一刻才是需要的。


六十歲那年,


我把家中多餘的用品、


裝飾品、收集的紀念品清了出來,


拿去社團義賣,


做社區服務經費。家中清楚多了。


現在,


該是以減法過人生的時候了。


常常提醒自己,


 放下對世界的慾求,


放下心中的掛念,


卸下對人的恩怨,


過減法的生活,


輕鬆的面對人生。



一無所有時,


倒很容易滿足;


一旦擁有,則有一欠九,反而不足。  
心不要貪,一個人能得多少,


不是自己可決定的。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祝您平安吉祥!

THEEND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ody1964&aid=92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