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荒山無稽崖在何處?
2017/01/17 02:16:13瀏覽1756|回應1|推薦39
大荒山無稽崖在何處?
作者: 東郭先生
  《紅樓夢》第一回中說:
  卻說那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煆煉之後,靈性已通……..
  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是喻哪裡?土默熱教授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奧,他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新證》中說:
  《紅樓夢》開篇,作者便交代,那塊女媧遺棄的因“無才補天”而“自怨自歎”的頑石,那個“造凡歷劫”經歷了“風月繁華”的由頑石縮成的寶玉,初始位置和結束位置都是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個“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在哪裡?紅學界歷來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以脂硯齋為代表,認為是作者杜撰的地名,“大荒山”諧荒唐,“無稽崖”影無稽,“青埂峰”隱指情根,本無實地可考。另一種看法是後來的考證派,認為曹雪芹祖籍東北,“大荒山”指的是滿族發祥地長白山,“無稽崖”諧音指滿族先祖“勿吉族”,“青埂峰”指長白山天池,甚至進一步推斷“絳株草”就是長白山人參。
  土默熱認為,《紅樓夢》中的“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原型是北京東郊的盤山。這裡在清初是天下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女媧廟和搖動石。康熙二十八年,洪昇因為“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 洪昇出獄來過這裡。《紅樓夢》的創作衝動,可能就是在這裡產生的。
  在土默熱之後,又有許多學者撰文論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 筆者認為皆不解其秘。
  袁枚構思事物,要考慮如何把自己的資訊藏於其中,又要彰顯主題,頗費心機。孫悟空為花果山一塊仙石所化,寶玉是何處仙石所化,不能隨便落筆,因為玩石出處須圍繞《紅樓夢》主題而設計。
  實際上, “大荒山無稽崖”, 這是一則地名隱語,且需點上標點:“大荒山,無稽崖” ,這六字濃縮為“崖山” 。“崖山” 在什麼地方呢?在“青埂峰”。 “青埂峰” 又是何處呢?這又是隱語:青者東也,埂者岡也,“青埂峰”即廣東岡州之意。
  歷史名勝 “崖山”,其位置在廣東省岡州。岡州是廣東新會的古稱,“岡州”這個名字出現在隋唐時期,“崖山”距新會城南約50公里。
  廣東省岡州的崖山是華夏民族不可忘記的地方。據史料記載,宋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軍進入臨安(今浙江杭州)楊淑妃則帶著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及部分大臣南下閩、粵繼續抗戰,最後在廣東省岡州崖山建立行朝,史稱“二王南遷”。
  南遷途中,抗元民族英雄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1278年3月,趙昰在湛江市硇州島病逝。陸秀夫、張世傑等又立年僅七歲的趙昺為帝,改景炎三年為祥興元年。宋少帝趙昺駐崖山期間,各地義軍聞訊紛紛運送軍糧、物資,集結官民將士二十多萬人於崖山。
  從1278至1279年,宋元軍隊在海上先後進行了甲子門海戰、十字門海戰,期間,文天祥被俘。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範兵分水陸進攻崖山。張世傑集結千餘艘船隻,四周加固戰柵,形成海上堅城。元軍幾次進攻,包括放火強攻都被打退。元帥張弘範威迫文天祥寫信招降,遭到文天祥堅決拒絕。張弘範又利用張世傑的外甥去勸降,被張世傑罵走。正月二十二日,元軍佔領崖山週邊,截斷了宋軍的糧、水補給線。宋軍吃乾糧飲鹹水,嘔吐疲乏,戰鬥力下降。二月初六,元軍趁早、午海潮漲退的機會,從海上向北大舉圍攻。宋軍雖整天苦戰,終被攻破陣勢,艦隊崩潰。蒙古大軍把南宋朝廷和軍民三面團團圍住,只有一面瀕臨大海。面對無可挽回的敗局,眼看靖康之恥又要重演,為了華夏民族的尊嚴,陸秀夫背負九歲幼帝趙昺,用素白的綢帶與自己的身軀緊緊束在一起,跳入滔滔大海之中。海水吞沒了少年天子和四十三歲忠烈的丞相。軍民見狀,紛紛跟隨跳海,十萬軍民全部自殺殉國。崖山海面漂浮著十萬具殉國的遺體,這裡面有天子,有丞相,有將軍,有士兵,有小官小吏,更有普通百姓。在那一天,十萬人同日盡忠,華夏民族的尊嚴是用鮮血為墨記入史冊。崖門海戰之後一天,即二月七日早晨,陸秀夫的屍體被百姓找到,鄉人冒死收葬。而小皇帝趙昺的屍體則為元軍尋得,只見一眉清目秀的小兒身穿龍袍,頭戴皇冠,身上還掛著一個玉璽,上書“詔書之寶”四字。張弘範確認這小兒是趙昺,派人趕快尋回,然而趙昺的屍體已經下落不明。據說被百姓埋葬在廣東深圳赤灣村裡,至今仍存。
  筆者認為,蒙古軍隊在歐洲輕易擊潰波蘭與日爾曼的聯軍,然後挺進匈牙利,並大獲全勝,兵鋒直指歐洲腹地。羅馬教皇震驚異常,西方各國人心惶惶。 當時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敢與兇殘野蠻的蒙古人對抗到底。中國幾千年文明史,相對柔弱的南宋,華夏族人卻是當時全世界最英勇的人,據清代歷史學家萬斯同《宋季忠義錄》校訂凡例所述,南宋末年抗蒙古鐵騎死節的知名英雄就有五百多人,那些不知名的英雄不計其數。袁枚的好友清代史學家趙翼感慨說道:“歷代以來,捐軀殉國者,惟宋末獨多。” 在袁枚看來,繼南宋後,中華又一次亡國,連柔弱的南宋,都有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我們華夏民族的驃悍何時能再次擁有呢?袁枚作為華夏民族的學子,他用文房四寶拜祭那些用生命維護尊嚴的先祖!《紅樓夢》這部書,正是他用熱血譜寫的正氣之歌,必然將被華夏兒女永遠傳唱。
  年僅九歲眉清目秀的少帝趙昺身穿龍袍,頭戴皇冠,身上還掛著一個玉璽,上書“詔書之寶”四字,蹈海殉國。袁枚想起小小年紀少帝趙昺的悲壯而心酸不已。《紅樓夢》的主人公為何名喚寶玉?為何口含一塊寶玉降生?為何囗中那塊玉是其命根子?寶玉口中之玉,就是影喻趙昺身上掛著上書“詔書之寶”四字的“玉璽”。 趙昺身上掛著的玉璽,是華夏民族威武不屈的象徵,是華夏民族崇尚氣節的證物。玉璽代表華夏民族的政權,袁枚怎能不說它是主人公的命根子呢!
  《紅樓夢》中媧皇煉就的那塊無才補天之“石”,來至“崖山”哪塊“石”, 在袁枚心中是有具體所指的。在崖山之北,距崖山祠約4公里,有一巨石突出海面二三丈,屹立于崖門水中,世稱“奇石”。相傳宋軍抗元時,曾用此石作纜躉,結大船千餘艘碇海中。宋軍失敗,宋丞相陸秀夫背少帝昺就從這塊奇石上投海殉國。南宋被夷狄所滅,這塊崖山奇石既是見證者,又是參與者,賈寶玉即是這塊崖山“奇石” 所化。袁枚把新會的崖山與奇石寫進書中,目的無非是說天下奇石無數,唯崖山的那塊“奇石”是華夏民族氣節的象徵,他警醒後人,勿忘國恥。無論古今,華夏崇尚氣節之士,皆不會忘記崖山,皆不會忘記奇石,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曾說:“崖山這個地方的歷史古跡是有意義的,鼓舞後人。”
  袁枚撰《紅樓夢》的主旨是為了教育天下華夏族人不要忘記自己是誰 ,不要忘記驅除邪虜。“大荒山,無稽崖”是“孟焦”體的隱語,袁枚慣用。
《紅樓夢》第六回“劉老老一進榮國府”中說:
  劉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弟兩個無人管著,狗兒遂將岳母劉老老接來,一處過活。
  青、板姊弟之名不是隨便起的。西元756年,唐軍與安祿山叛軍在離長安二百里的“青阪”大戰,結果唐軍慘敗,杜甫得知這一消息便寫下了《悲青阪》詩,詩人寫出了百姓盼望唐軍重整河山。袁枚為了點明主題,他刻意給王狗兒的兒女命名為“板兒”、“青兒”。
  袁枚採用隱語,道出了一個漢人的心聲。隱語的歷史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就有使者利用隱語測試這個國家君王智慧的例子。隱語從先秦過渡到西漢,開始逐步形成射覆與謎語。元代秦簡夫的元雜劇《東堂老勸破家子弟》第一折柳隆卿上場詩曰:“不養蠶桑不種田,全憑馬扁度流年”。 這句詩是隱語,謎底是“騙”字。“大荒山,無稽崖” ,袁枚就是根據歷史上典型的離合體隱語謎案構思的。《紅樓夢》中的隱語謎案頗多。網名嫵媚青山者說:
  蘇東坡有名句,題目就是《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敦煌曲子詞中也多有吟誦海棠的作品,這裡僅舉其一《虞美人》:"東風吹綻海棠開,香榭滿樓臺,香和紅豔一堆堆,又被美人和枝折,墜金釵。"這裡同樣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吟詠海棠的詩作中,無一不是寫海棠開花是在春季。………  但令人奇怪的是,在海棠詩社社員的多首詠作之中,卻首首點明所詠的海棠花開是在秋季。如賈探春有"斜陽寒草"、"苔翠盈鋪"的字樣;薛寶釵有"胭脂洗出秋階影"的句子;賈寶玉則開口就是"秋容淺淡映重門"……. 對於曹雪芹隱藏在海棠詩社和海棠詩的背後之謎,也就是海棠花春花秋放到底向讀者喻示了什麼,續作者高鶚同我們一樣,莫可如何。對於此,作為一個《紅樓夢》的愛好者,我感到深深的惋惜與無奈,並且時時都在希冀著,由於某種意外,譬如一次道路施工而導致的古墓發掘,或者在海外的某個角落,曹雪芹的原著全本能突然面世,那將帶給人們何等的欣喜與欣慰啊。

   古人說:“讀春秋明大義,念孫子曉兵法。”孔子當年修訂《春秋》一書,竭力維護周天子一統天下。《春秋》一書有兩大宗旨,尊王與攘夷。有人說《春秋》不與史實全合,這是當然,不懂孔子心的人,才把《春秋》當純粹史書來讀。
  
  《春秋》並非是嚴格的史書,《春秋》是孔子的政治史觀。《紅樓夢》更不是嚴格的史書,《紅樓夢》是袁枚的政治史觀。只有不懂《紅樓夢》義理的人,才把《紅樓夢》當一個包衣奴才家史來看。袁枚在《紅樓夢》中以隱晦、婉轉的“春秋筆法” 歌頌明末之際實踐忠義大節的華夏兒女。袁枚撰《紅樓夢》一書的情懷與主旨,是與《春秋左傳》、《春秋穀梁傳》闡發《春秋》大義殊途同歸。我們只有洞察這個“微言大義” 才曉得作者為何不描寫春天的海棠。
《紅樓夢》中,初秋季節,不是別人而是由探春提議邀集大觀園中有文采的人組成詩社。 第一次集會不在別處,而是在探春所居之秋爽齋!“探春秋爽齋”,若點上標點,即呈現孟焦體的隱語:“探‘春秋’爽齋”! 探春的“探”本意是探討,“齋”是場所,“探春秋爽齋”是喻探討春秋大義之場所。有人會問 ,秋爽齋的“爽” 字亦大有喻義嗎?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潤澤灘闕遇友》有一對聯:上句“人逢喜事精神爽”, 下句是“月到中秋分外明”, 這幅聯絕妙之處, 上聯最後的“爽”字,正好是下聯最後“明”字為其注解。許慎《說文解字》:“爽,明也。” 探春的秋爽齋本意全稱,華夏族人秉春秋大義探討大明故國的場所!
  《紅樓夢》內核是頌揚華夏民族之氣節,非道兒女情長,袁枚怕讀者不察,故又讓李紈提議,大家把姓名改了,各自取一個別號,這樣才顯得脫俗。實際上,詩社成員之別號皆隱喻民族氣節。例如,黛玉別號“瀟湘妃子”, 中國古代傳說中堯的兩個女兒,長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帝為妻。 相傳在舜的時代,九重山上有九條惡龍,住在九座岩洞裡,經常遨遊湘江戲水作樂,弄得洪水暴漲,莊稼被沖毀,房屋被沖塌,老百姓叫苦連天。舜帝十分關心百姓的疾苦,前往南方消滅惡龍。舜帝一去數年,音訊全無,二妃便一起去南方尋找舜王。姐妹聞舜帝死於蒼梧之野,埋在湖南九嶷山下,二人走至湘江之畔,抱竹痛哭,淚染青竹,青竹變成了“斑竹”, 斑竹又稱 “瀟湘竹”。二妃淚盡便跳入波濤滾滾的湘江,化為湘江女神,人稱湘夫人。戰國時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楚辭•九歌》中,加以熱情歌頌湘夫人。
  竹子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氣節、骨氣,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只有持節女子才有淚化斑竹的傳說。明末在國家危亡之際,不但操干戈衛社稷者寥落,諸多理學大師面對侵略者亦幹起屈膝投降勾當,在這種形勢下,身為歌伎的李香君則表現了堅貞剛毅的民族氣節,故而袁枚把李香君別號稱為“瀟湘妃子” 。今人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第29講《黛釵結局之謎》把周汝昌的“投湖論”修改為“沉湖論”, 還列舉了十一條論據。傳說娥皇、女英哭舜帝而自投湘江,死後化成湘水女神,袁枚用典只取娥皇、女英尚貞節這一部分含義,周汝昌卻認為作者用典于全部,若依周汝昌先生的理論,作者應該安排賈寶玉出走於黛玉死亡之前!
  丁孝森先生在博文《紅樓夢的用典 》中智批小說考據家:
  紅樓夢中林黛玉以“瀟湘妃子”為號,不過取湘靈的典故,以表哀怨之意。所謂小說考據家遂抓住此事不放,以為此暗示林黛玉將來沉湖的命運。如按照其邏輯,“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塚飛燕泣殘紅。”以楊貴妃比喻薛寶釵,趙飛燕比喻林黛玉,這是不是也暗示薛寶釵被縊殺,林黛玉自殺而死?是不是暗示林黛玉如趙飛燕般風流成性?自然不是。此處不過用楊貴妃的典來形容薛寶釵的豐滿之美,用趙飛燕的典來形容林黛玉的瘦削之美而已。小說考據家之所以探佚出離奇的想法,無非是不懂用典方式的緣故。詩詞小說中用典,一般只取與文本本體聯繫最密切的那層意義,典故的其他的非關涉文本的意義,是不必考慮的。

  世所公認,周汝昌是《紅樓夢》小說考據家,也是研究各類傳統學術的大學者。實際上,周老最不精的是紅學考據,最出名的亦是紅學考據!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icchi169&aid=88916234

 回應文章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1/18 23:16
拙作「怪人與智者.....」開場胡謅的「靈感」,啟發自本文,多謝了,哈哈哈......
亓官先生(medicchi169) 於 2017-01-20 01:14 回覆:
陸游兄可與袁枚相比了
袁枚曾經自稱
隨園房間許多
到笑聲最多那一間
可找到我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