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3/03/07 01:28:23瀏覽1093|回應1|推薦13 | |
陳儀為何晚節不保 ? 提示:陳儀交友不慎,晚節不保,是因為本來就認識不清, 難怪被共產黨騙了!第一節 中共策反陳儀 1947年初 陳儀任台灣行政長官時 與沈仲九、周一鍔等人聊天,議論時局,陳儀的判斷是:「南京政府 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與軍事形勢都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即使美援 源源不斷,也只能維持一年半到兩年的光景。」 1948年初陳儀賦閒在上海,胡允恭去拜訪時,他也說了同樣的話。 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四個縱隊12萬大軍,一舉突破黃河天險,直插大別山區,揭開中共戰略攻勢時,時任國民政府國防部長的白崇禧誇下海口說: 「劉、鄧軍力不過3萬,不足為懼。」 胡允恭就此詢問陳儀的看法。陳儀回答說: 「3萬人10萬人都是從表象看問題, 當年北伐軍只有10萬人,竟所向披靡打垮北方軍閥數十萬部隊,可見軍隊人數 不是最主要的, 正像古人說「安危在是非,不在強弱; 存亡在虛實,不在眾寡」主要在於人心的向背。他並舉當時上海大學畢業生4000多人,不向政府求職,全部跑向蘇北 共產黨,其中不乏官宦人家或富家子女。可見蔣已喪失民心,手下無紀律 的軍隊,成不了甚麼事! 他能消滅劉伯承、鄧小平? 我看不能!」 胡允恭說人民解放軍即將南下解放全中國時, 陳儀說:「那時我不出洋,也不再做官,即使共軍到了上海,也決不逃走,對共產黨我觀察了幾十年,深信共產黨不會行一不義,殺一無辜, 在談到個人命運和前途時,陳儀十分坦然: 假使我有禍國殃民的事實, 也不希望共產黨寬恕!我已垂垂七十之年,難道還向共產黨投機嗎?」 陳儀在上海賦閒期間接觸不少進步書刊,胡允恭送他兩本書《中國四大家族》《竊國大盜袁世凱》。陳儀認真看完後 對胡允恭說: 「這書對四大家族揭露得不錯,不過,據我所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財富,比作者披露的還要多,至於蔣介石比袁世凱更壞,袁世凱想做皇帝,和日本簽二十一條,喪權辱國,蔣介石雖未做皇帝,但他的權勢比袁世凱更大,喪權辱國的事幹得更多,殺的人也更多」,陳儀愈說愈氣憤,不再稱呼蔣介石,而直稱老蔣了! 1948 年元旦,國民黨的民主派民主促進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 中國民主革命同盟在香港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選舉李濟深 做主席, 陳銘樞是民革中央常務委員,他受民革中央的委派 ,秘密回到南京、上海等地,策畫反蔣活動。 陳儀就任浙江省主席後,邀請胡允恭到浙江工作,胡於8月1日自滬抵杭,陳儀問:「你的家眷來了沒有?」胡允恭答:「我們幾個人在幫神州國光社整理稿子,還不能來」陳儀說:「神州國光社不就是陳真如辦的嗎?」(陳銘樞字真如) 「我和真如在南京國民政府共過事,他是交通部長,我是軍政部常務次長,我們 原本關係很密切,後來他在福建組織反蔣的人民政府,就不再和我往來了, 我很想見見他,請你務必轉達我的問候,請他來浙江玩玩走走。」 於是陳銘樞、湯質彬和胡允恭、陳桓喬兩對夫妻結伴到杭州一遊,火車到杭州時陳儀派專車接他們到石塔兒頭浙江省政府主席官邸住下,暢敘闊別十多年的舊事, 陳銘樞說:「那時蔣介石和汪精衛一唱一和,沆瀣一氣,對日寇步步退讓,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入敵手,華北危急,我向蔣、汪提出: 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他們那聽得進,反而對我進行打擊,我只好辭了交通部長職務,到國外考察去了!」 陳儀說:「那時我在軍政部,對蔣的作風雖有所感覺,但我心底裡還是擁護蔣介石的,你識事早,看透蔣汪本質,這一點我不及你」 談到福建事變,陳儀問陳銘樞:「聽說蔣介石給你打了幾份電報,不知內情如何?」陳銘樞說:「蔣介石得到我從國外回來的消息後曾經兩次透過蔣光鼐給我發來電報,要我勿受外人的挑撥離間,重彈他的非剿共不足以安內、 非安內不足以禦外侮的老調,要我與他和衷共濟,到南京共赴國家大事,也就是叫我到南京政府去做大官,我當即給他回電: 你堅持反共懼日政策,當世自有公評,千秋當有定論,罵了他一通之後,他就不再給我來電了。」 陳儀告訴陳銘樞:「十六、七年來,我們是所見不同,各行其是,十九路軍福建反蔣失敗後,我出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福建綏靖公署主任,有機會看到人民革命政府的反蔣宣言,當時我是不贊成的,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一篇氣勢磅薄的討蔣檄文啊!」 陳銘樞聽罷說:「當年我就說過中華民族要生存非打倒蔣介石的賣國政府不可,我和蔣介石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深知他的秉性,他是絕對不會主動退出歷史舞台的!」 陳儀邊聽邊點頭說:「你們反蔣反得早,這條路走對了,愚兄慚愧,望塵莫及,但願追隨驥尾,斯所願矣。」 陳銘樞鼓勵說:「當今世道當變革之時,望公洽兄當機立斷,現在反蔣也不遲嘛, 讓我們攜手起來,一起幹吧!」 陳銘樞鄭重提醒:「中國有句老話:困獸猶鬥,蔣介石已處在全民包圍之中, 他一定還要做垂死掙扎,你可要多加小心哪!」 「要反蔣,非得有革命精神不可、要革命就得拼命反蔣, 就是革命即使失敗了也是光榮的,何況現在已經不是福建事變時的形勢, 勝利已經指日可期了!」 陳儀堅定回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我的宗旨是捨生而取義!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我陳某已到古稀之年 死生在天、我是無所謂的了!」 正當同時另一位策動陳儀反蔣的人,奉受民革中央李濟深主席的委派, 由香港來到杭州,叫鄭文蔚,是陳儀在台時的紀錄秘書。 1948年8月某一天,在香港一艘餐艇上,朱蘊山和柳亞子幾位老人小敘,鄭文蔚作陪其間,眾人說起陳儀,有讚賞,有批評,評價尚稱公允,朱蘊山撂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說:「且看此公日後如何表現!」後來鄭文蔚對朱蘊山說:「 我追隨公洽先生近十年、深知他與一般國民黨官員不同,他的三個特點: 一、愛國,二、廉潔,三、私德很好,去年底他在上海賦閒,我去他家拜訪, 做過長談,了解他對蔣介石的信仰已經動搖了,他明確告訴我,今後不願再為蔣介石做張羅補壁的事,有生之年留在上海做寓公,共產黨來了也決不逃走」,朱蘊山聽了說:「你能不能到浙江杭州去走一趟,策動他反蔣?」鄭文蔚立刻回答:「可以」,次日朱蘊山偕鄭文蔚去見李濟深,李濟深聽見很高興,即命朱蘊山起稿,李濟深在白綢布上當場謄正,拿給鄭文蔚說:「這封密信,你務必親自拿給公洽兄,勿託他人代轉,以免洩漏。」 鄭文蔚於9月底到杭州,陳儀在寓所接見鄭文蔚,他看了李濟深親筆信後, 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問鄭文蔚:「任公要我做什麼呢? 我手上只有幾個保安團,成不了事,不過浙江是我的桑梓之地,省民是我的父老兄弟,我豈能看著地方塗炭,要我反蔣為解放事業做貢獻,我所能做到的至多是不抵抗,也就是 和平解決,為地方保存一點元氣」他繼續說:「你知道湯恩伯和我的關係,他 現在是衢州綏靖公署主任,手下有四個師,也就是兩個軍,他會聽我的話,還有剛接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的李良榮,是我任福建綏靖公署主任和25集團軍總司令時的老部下,我也可以對他做些工作,如果他們都能揭竿起義 ,閩浙連成一氣的話,聲勢就大了,作用也更大,於是陳儀 命鄭文蔚速回香港向李濟深覆命,並叮囑如果中共決定解放軍南下, 只要派一聯絡參謀攜帶密碼本,由鄭文蔚陪同,住下陳儀身邊即可, 次日陳儀給鄭文蔚送去600元旅費,催他快動身,不久鄭文蔚又由香港返浙,陳儀委任他為「江山縣縣長」,作為與李濟深之間聯絡的橋樑。 孫文主義革命同盟簡稱「孫盟」,是國民黨反蔣派系的小分支, 它於1945年春在重慶醞釀,1947年春在南京碑亭坊東方旅社秘密集會數次,正式宣告成立,目的要從蔣政權內部分化瓦解蔣政權,1948年春在南京賀耀祖的秘書龔雲村住宅,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孫盟政治綱領, 提出堅持孫中山先生三大政策,反蔣聯共為宗旨,並在江蘇、浙江、南京、上海等地成立秘密組織,利用各種機會和名義,從政治、軍事、經濟、社會與文化各方面,秘密開展反蔣活動。 陳儀就任浙江省主席後,不久,與建設廳廳長貢沛誠,有過推心置腹的長談,貢沛誠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與陳儀敘師生之誼外,還探問今後工作的方向,成為陳儀主要的助手,陳儀交待說:「你身為建設廳廳長應首先擬定建設浙江的長期計畫,這是為浙江老百姓興利除害,為祖國儲備元氣的必由之路,.....,你帶我的親筆信去找交通部長俞大維, 請他撥些鋼軌,以應浙江輕便鐵路的急需,」兩人談到時局,陳儀堅定說:「一字以概之曰: 變」「我們要以不變應萬變,安定地方,安定民心我們要恢復交通, 繁榮市場,建設住宅,興修水利,為桑梓做幾件利民之事,使家鄉不受戰火的襲擊」貢沛誠表示欽佩陳儀對時局的看法,決定主動坦白自己的身份: 「孫盟中央常委浙江支盟負責人」,陳儀聽罷哈哈大笑說:「你對我保什麼密,你們「孫盟」的事,我在上海就知道了!」貢沛誠嚇一跳說:「陳師 你是怎麼知道的?」陳儀說:「你們「孫盟」中央負責人之一不是有個陳惕廬嗎? 陳惕廬也是重慶中央訓練團黨政高級班的學員,也是我的及門弟子呀」陳儀接著說:「4月間我去南京見蔣,回到上海,對於是否復出猶豫不決,惕廬偕同許聞天、高宗禹到我家來,密談一晚,他們誠懇勸我出山,我問他們做何考慮,惕廬說:「蔣介石的為人陰險,生性多疑, 一味固辭,反遭他猜忌,陳師不如慨然應諾,來浙任職,政治上還可進退收放自如 ! 我聽他的勸就來浙江了。」,陳儀又問:「你們「孫盟」首次開會不是在龔雲村家嗎? 龔雲村當過賀耀祖的秘書,賀耀祖是我的老朋友,他住上海施高塔路我們常有交往,賀耀祖不是也參加孫盟,是你們的中央常委嗎?」說到此貢沛誠恍然大悟,原來陳儀對「孫盟」的反蔣活動知之甚詳,態度也是支持的 ! 貢沛誠就把「孫盟」在浙江進行的反蔣活動和盤托出,貢沛誠誠摯地說:「陳師,你來浙江主政,希望要多支持我們『孫盟』」。 貢沛誠接著詳細介紹「孫盟」的外圍組織,浙江農村文化促進會、農工 通訊社浙江分社均在積極展開活動,浙江農村文化促進會預定於秋天在省訓練團召開成立大會,希望省主席蒞會講話,陳儀滿口答應。貢沛誠悄悄告訴陳儀「孫盟」曾經秘密派孫達生過江與中共蘇北黨組織和解放軍取得聯繫,還秘密派人到香港與「民革」和中共香港工委負責人均取得聯繫,「孫盟」在浙江省 保安司令部,杭州市個別局長,在某些縣長中,都發展了秘密人員,省政府秘書長張延哲亦是「孫盟」成員,聽完後陳儀說:「蔣介石不死,中國是沒有辦法的,他不可能同共產黨妥協,但是大勢所趨,共產黨總是要過來的,這話,我早同陳惕廬、許聞天、高宗禹等人說過。」 有一次貢沛誠冒著疏不間親的忌諱說:「陳師,我看湯恩伯這人野心特大,他通過你當上衢州綏靖公署主任,毫不費力攫取全省保安部隊的控制權,他又把手伸向地方行政浙江上八府下三府的11個專員公署,他竟保薦7個行政專員,經他保薦的縣長為數更多,古往今來,凡是手伸太長,抓得太多者之流的,宜謹防之。」陳儀搖搖頭說:「恩伯對我,一向執弟子禮,忠心耿耿,無以復加,我這次來浙江身邊無可遣之將,無可用之兵,我極力向蔣保薦恩伯出任衢州綏靖公署主任,我倆事先商定,政治上悉聽我的主張,這是預布的一著棋,你放心,再說,他推薦的7個行政專員,都是他信得過的人,我也照單全收,一一發表,我不疑他。」 湯恩伯推薦的專員中,有一個叫葉芳,當時是國民黨200師少將師長, 又是湯恩伯委任的浙南綏靖區指揮官,陳儀於1948年12月正式任命葉芳,為溫州行政專區專員兼保安司令,把浙南軍政大權都交給他。 其實葉芳在此之前受周恩來之託,已與做統戰策反工作的原紅13軍軍長胡公冕,上海地下黨負責人吳克堅掛上鈎。地下黨要胡公冕轉告葉芳:切實掌握部隊,擴充實力,任用可靠幹部,適當時機呼應大軍渡江,要讓蔣家後院起火,使其首尾失應,為人民立功。葉芳集結本地溫州一群結拜兄弟,在專員公署後花園起誓,決心投共,不讓家鄉受戰火蹂躪。葉芳於1949年5月7日,率手下 近萬人,起義成功。與此同時華中工委也利用「孫盟」侯桐這條線,爭取陳儀和陳惕廬合作,這些機密在中共建政後才稍微公開。 ( 資料出自: 中共地下黨的回憶 )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