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界佛教總部諮詢中心 回覆諮詢 (第20200104號正確版)
2020/08/26 10:39:29瀏覽539|回應0|推薦3

世界佛教總部諮詢中心

回覆諮詢

(第20200104正確版

 

宇令佛弟子:

你來文說理闡道,是建立在當今世界佛教的現狀上,我們認為你的觀點正確,但根據你所講述之理法,清楚地表顯出了你所學的是世俗馬頭明王法,不屬於勝義馬頭明王法。水壇珠卦法,是唯一的勝義馬頭明王法儀軌中的珠卦章規,至於除此之外的火壇、風壇、土壇、彩砂集壇,都屬於普傳於世的常規馬頭明王法,但正如宇令大德在來詢中提到的,章嘉呼圖克圖說馬頭明王水壇法,於色究竟天傳承於世,章嘉法王那樣的大菩薩轉世者,都沒有見到過蒙藏兩地有人修成,可想而知,你了解勝義法規,自然正常。這也說明,在此世界,未遇法器大聖材,所以佛教界才會風起弘傳世俗的馬頭明王珠卦法,你提到的馬頭明王四大法,正好證明你沒有遇上水壇馬頭明王珠卦法,因為這是馬頭明王法的最高頂首法,為蓮花之總攝,是唯一的馬頭明王勝義法,佛弟子們均應了知,世俗馬頭明王珠卦法,自然是不具備精確擇正邪之法的,勝義法與世俗法天差地別。世俗法六個白珠、六個黑珠,共十二粒珠,全數放入泥製瓶中,此為“土壇法”。經修法施手印,伸進看不到卦珠的瓶中,第一次先抽出一珠,拿到的是白珠,才可以再進入第二次,拿出兩個珠,第二次兩珠均是白珠,然後才能第三次入瓶抽拿出三個珠子,若三個都為白珠,則屬於正確無誤定性。也就是三抽六白為正,若其中摻一粒黑珠,則為不正確(另有詳解)。

勝義馬頭明王珠卦為水壇法,只有五粒珠,均為木色,菩提樹做成,以白松膠度之。修珠卦前,在參修所有大眾人員中抽拿紙團出二人,再由這二人在五粒珠之中自由拿出兩粒珠,一人把珠子塗成紅色,表福資糧,另一人把另一珠子塗成綠色,表慧資糧。在修法大殿上,設大白水壇城一座,壇中盛裝水,染珠之二人將五粒珠子全數放入水壇城中,用孔雀羽扇蓋上,主持巨聖依規修法,如擇“課誦法本”等,乃至獨立擇其中一句法語,是正是偏是邪,或者是用以擇真假活佛,是聖是凡,只要所擇對象的性質是正的,紅綠二珠會福慧相聚在一起,此時當按法規,把二珠點開分離,若第二次紅綠兩珠又再聚會,相同第一次,或第三次點開都會聚會相同。相反,凡邪或假者,則會木色、紅色、綠色亂聚,當下依法點開隔離,若照常亂聚,則屬於邪、假、不正。

每作一類專題擇決,必須要連擇二至三次,才能定性。正如宇令大德所說,不可輕率地用世俗常規的馬頭明王珠卦法決定正邪,因為當今難求一巨聖人物能修馬頭明王水壇珠卦法,此法威猛而高達頂端,精準而無失誤,稀世難遇,現世界修馬頭明王法的大德們,一萬個中幾乎找不到一聖可修勝義水壇珠卦法成功,凡有把握修成者,必須是真正的大摩訶薩。由於你們經常聽到世界上有很多著名大人物,都被認證成某某大菩薩轉世,實際上羅漢都不夠格,因此他們才只能修世俗馬頭明王珠卦占卜,而弘傳藏密中常規馬頭明王法。

宇令大德所說的全是世俗的馬頭明王珠卦法。聖蹟寺是決定要修馬頭明王水壇珠卦法來擇“早晚課誦”。聖蹟寺雖然沒有驚天動地,但這裡是佛陀常來的寺廟,該寺的聖蹟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稀世難覓的,曾經歷“佛降甘露”;“勝義火供”大法;“現量伏藏”;佛陀“拿杵上座”上超59段體展了佛陀本質,當時天龍八部駕到,狂風呼嘯,威德震撼;該寺亦曾經歷同時十萬之多的迦陵鳥朝聖該寺;該寺還曾為人非人等、王爺、太歲、千歲、龍神等皈依佛門,當即大地震動。故聖蹟寺聖蹟舉世空前無二,我們相信一定有大摩訶薩出面來修水壇大法,我們有信心爭取馬頭明王水壇大法成功,擇決“早晚課誦”。但我們必須建立在符合政府對人們健康安全、在執行防疫的法令下進行,不會絲毫違背防疫法令。如若有緣,你可前來參加聖會,你會見識到勝聖威德,尚不能以凡眼視之,精確無比,豈能以俗法並論?比如,同樣漂浮在水壇上的五粒珠子,你唸“南無釋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佛陀”,或唸“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是法界降世的唯一佛陀”,或唸“世間所有佛盡見”,紅綠兩珠會走在一起。你唸“南無提婆達多是佛陀”,或唸“世間所有我盡見”,紅綠兩珠不會走在一起。

所以,我們只能說,馬頭明王水壇珠卦法勝義至高,精確無比!

 

                                                                     世界佛教總部諮詢中心

                                                                       2020818






--
世界佛教總部諮詢中心
(626)789-1001
Email: wbahinquiry@gmail.com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y3722&aid=14959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