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杏圓教授 一位勇敢展現生命光輝的研究學者
一介女流,如何在陰盛陽衰的工程學界出人頭地?一個台灣土生土長的小孩,為何可以在國立成功大學取得博士之後,仍以教育部獎學金取得UCLA的第二個博士學位?如何在生命中遭受具創後,能獨力帶著孩子遠赴美國擔任訪問教授,繼續對學術的堅持?如何在學術界擔任教職十年間,靠著自己努力獲得青年獎章、傑出青年、亞洲傑出青年科學家獎與全球百大工程師獎章的同時,遭受學術論文的質疑,進入司法程序調查,面對這樣的學術靈魂衝擊,人生靈魂被完全抽離時,仍能一肩扛起家庭的負擔且獨力帶著孩子堅持為自己的學術靈魂而奮鬥?因為陳杏圓認為「學術是生命的靈魂」、「成功機率再小,不放棄任何堅持靈魂的機會」。
※ 學術是永遠的,名利是一時的,到最後只有生命的靈魂可以勾起人心中的撼動
於國立成功大學就學期間,曾參與美國矽谷CARCO ELECTRONICS公司之飛彈導控系統與航電整合的工作,期間曾前往美國接授導控系統電子設備架設工作之短期訓練;於公元2000年進入逢甲大學擔教期間,在教學上,曾擔任控制工程學程召集人、系所代理所長,積極規劃控制學程特色實驗室、航電特色實驗室與智慧型控制實驗室,並指導學生參加2005第八屆義隆盃全國大專院校微控制器應用製作比賽獲得人工智慧組第八名的成績、參加2008 FIRA AndroSot全球賽以 “變形機器人之設計”獲得季軍與參加2008、2009、2010全國大專院智慧型機器人大賽獲得第一名與第三名的成績,而對於大學生畢業專題競賽指導方面亦獲得佳作獎的佳績,另一方面積極架設 e-learning 的學習平台,定時更新網頁上的教學資訊,並於2000年出版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issile Control (electronic version)、2007年四月出版「人工智慧」
2011出版Intelligent Control之書籍,做為莘莘學子研讀人工智慧使用;著重國內外學術活動,並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與產業界活動。在這樣緊密的學術生涯中,陳杏圓每天早上九點鐘就到實驗室報到,每週工作一百個小時,在科學界,沒有每年作出好的研究結果,是拿不到研究經費,競爭壓力非常大,但是陳杏圓依舊甘之如飴,因為她對自己的期許是:做學問要如浩瀚的汪洋,能夠廣博又能夠深。殊不知在這個時間點,她的身體與婚姻已經面臨著危機,在公元2003年陳杏圓她獨自面對著自己兒子的來臨與因為生產所引起的心臟瓣膜重建手術,在身體與心理急劇的創傷下,陳杏圓她於2005年處理完自己的婚姻傷痛後,仍然堅持自己對學術的信念,在2006年7 至2007年1月,於教育部菁英計畫的補助下,獨自帶著兩歲的兒子,前往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擔任 訪問陳杏圓教授、Potential Adjunct Professor,期間為了補足本土博士欠缺英文授課的經驗,所以於當時接下大學部兩門課的教學: 控制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與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並於自動化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執行「水底機器人的第一期研究計畫」;另一方面,在美訪問期間,亦積極參與海外相關學術活動,如 大聖路易地區台灣科技研討會、美中西學術聯誼會 、大聖路易地區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聯歡晚會與接受美國聖路易時報專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