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芝加哥中國城
2012/09/14 05:49:39瀏覽983|回應0|推薦11

─記南華埠100年

文:非馬、萬羚
攝影:萬羚

芝加哥有華人的蹤跡是1870年代以後的事。在那之前,華人主要聚居在美國的西海岸如加州、奧立崗州及華盛頓州等地,大多從事修築鐵路的工作。186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使許多美國人失業,勤奮但屬於少數族群的華人成為「搶飯碗」的替罪羔羊,在洛杉磯和舊金山等大城市,反華人的暴動時有所聞,而一些新訂的歧視華人的法律,比如華人不能在法庭上對白人作不利的證詞等,更間接地鼓勵了對華人的暴力行為。

在這種背景下,比較有冒險精神的年輕華人開始向東移動謀求發展。根據記載,最先在芝加哥落腳的是一位名叫梅宗周的廣東台山人,時間是1878年。他發現芝加哥的人比西岸的人來得和善包容,便寫信告訴他在舊金山的親友們,鼓勵他們前來創業定居,並將他的兄弟梅宗凱、梅宗瑀從台山接來。一年之內,便有八十多個人來到芝加哥。當時他們從事的行業幾乎都是開洗衣店或餐館。至1890年﹐約有六百華人居於南克拉克街(S. Clark St.)和范布倫街(Van Buren)一帶的中國城﹐其中有四十多人為梅宗周的同村本家。到1900年,華人經營的洗衣店達430家之多,餐館也有160多家。早期的中國城可說是由洗衣店﹐餐館﹐雜貨店﹐與同鄉會構成。

克拉克街所在的市中心﹐有愛爾蘭人經營的酒吧與賭場﹐有意大利人開設的飯店與雜貨店。加上華人,可謂龍蛇雜處。

位於南克拉克街323號的興隆記為梅氏三兄弟所經營,專做零售批發南北乾貨、日用雜貨、綢緞、茶葉藥材、傢俱古玩等生意﹐是芝加哥早期華人商業與社交活動的中心。興隆記還兼作銀行﹐俱樂部﹐與旅館。梅氏本家與顧客﹐常將積蓄存入店中﹐獲取一些利息。週末與年節假日﹐興隆記是華人消遣娛樂的去處。店舖後邊設有牌桌﹐煙榻﹐供華人打牌賭博﹐吸食鴉片或水煙。興隆記樓上的房間﹐租給房客﹐或招待短期遊客。

興隆記於1912年搬遷到永活街(Wentworth St.)2243號﹐許多華人也跟著興隆記由克拉克街往南遷移,芝加哥的南華埠因而逐具規模。1912年,芝加哥已有將近二千名中國人,南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為市中心土地昂貴,居住或做生意的空間狹小,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安良、協勝兩個工商會的衝突日增,開闢新華埠便是由「安良工商會」發起,因此形成「兩堂兩華埠」的局面。
永活街就是現在的中國城主街。今年(2012),芝加哥華人舉辦各項活動,熱烈慶祝中國城建成一百週年,其實華人早在1878年就已經來到芝加哥,只是從1912年才大規模地搬遷到現在的中國城。
閒逛中國城,可以看到宗親會的會所到處林立。由於1882年的排華法案,在隨後的六十多年,美國華人社團都是男多女少,並以單身漢為主,只有少數幸運兒有家室陪伴。同姓、同宗或者同鄉的移民很自然會走在一塊,互相照應,成立會館。在眾多的宗親會中,梅氏公所擁有最多的會員。自1920年以來﹐芝加哥梅氏便居全美梅氏宗親總會領導地位﹐當年,由梅宗周控制的「安良工商會」儼然是芝加哥中國城的「市政府」﹐自治管理華人的內部事務與糾紛。梅宗周與其長子福蘭克先後被稱為中國城的「市長」。福蘭克1937年9月17日去世﹐葬禮聲勢浩大﹐由警車開路﹐數千人送行﹐被稱為芝加哥「最大的葬禮」。
從安良大樓到培德中心  

「安良工商大樓」是中國城內,最早建成的一棟具有傳統中國文化色彩的建築。位於永活街和舍麥路(Cermak Rd.)的路口,建於1926-1928年間,由「安良工商會」聘請美國建築公司Michaelsen and Rognstad 設計興建。在構思期間,該公司參考許多中國歷史建築物的書籍為藍本。1926年工程計劃公開宣佈時,被芝加哥媒體評為「華人在美國建造出另一座最昂貴及精心設計的建築物」,1928年落成後,它就成為中國城的地標。美國人至今仍稱這棟屋宇為「中國城市政府」( Chinatown city hall )。

「安良工商會」曾開設兒童中文班,提供新移民服務,舉辦活動和慶祝會,並設立了一個非正式的司法系統,以解決會員之間的爭端。但這棟大樓於1988年被聯邦調查局(FBI)以幫派聚眾等理由查封,此案涉及華商幫派槍殺、敲詐、非法賭博,及芝加哥政府官員受賄等諸多內容。據說案後,整棟大樓以一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芝城華人基督教聯合會」,並改名為「培德中心大樓」。

如今的「培德中心大樓」,是一個非營利的社會服務機構,三樓是「芝城華人基督教聯合會」的國語禮拜堂,二樓是培德中心教室及圖書館,開辦許多課程,為新的移民提供英文教育,就業培訓輔導,並有各種免費講座,一樓為培德書局及商店。1993年12月1日,培德中心大樓被芝加哥市議會定為芝加哥歷史文物。2007年,「美國運通」和「國家歷史保護信託」共同提撥一筆文物保護基金,透過網路公開投票,在二十五個大芝加哥的歷史文物中,「培德中心」以最高票贏得11萬美元的資助,作維修及保護建築物外貌之用。
「天下為公」牌坊

來到中國城,最醒目的地標,莫過於「天下為公」牌坊。1930 年代末,美國經濟大蕭條,中國城也喪失南遷之初的繁榮,走向長達近30年的衰退期。1950及1960年代,中國大陸易主,美國移民法也比以前寛鬆 ,華人移民數量劇增,由於大批移民擁入,中國城遂從衰退走向復興。到1970年,芝加哥的華人已達一萬四千人,是美國華人人口最多的第四大城,排在舊金山、洛杉磯及紐約之後。「天下為公」牌坊於1975年落成,這個時間座標,正好印證了中國城的復興歷程。美洲的中國城牌樓,大都是由台灣或中國的政府捐贈,這一個卻是由本地華人社團合資興建。

譚繼平紀念公園及華埠廣場

譚贊(1881-1944)是早期移民中著名的僑領,國父孫中山先生於1909年12月,停留芝加哥期間,成立同盟會芝加哥分會,譚贊即為創會會員。他畢生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及救國理念,同時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做食品進口及麵粉廠的生意,育有二子三女。譚贊的子女在發展家族事業的同時,也同樣熱心公益,他的子女中,最著名的就是譚繼平(Ping Tom, 1935 - 1995)。
譚繼平對芝加哥華裔最大的貢獻,當屬1984年成立華埠發展公司,推出華埠廣場商業及住宅群工程,讓中國城的版圖延伸到今日的華埠廣場一帶。華埠廣場也就是十二生肖廣場所在地的二層商用樓群,以及北邊的住宅群。華埠廣場的前身是聖塔菲(Santa Fe)鐵路客運的停靠站,1971年聖塔菲鐵路客運終止服務,這一帶變成雜亂無章的廢鐵道。直到華埠廣場重新開發以後,才有了新貌。

譚繼平,西北大學法律及經濟系畢業,是芝城華商會的創辦人之一,也是首任會長。 他於1995年不幸病逝,並留下要在中國城建設一個公園的遺願。1999年,芝加哥公園管理委員會(Chicago Park District)批准在中國城以北,靠近芝加哥一帶建一座公園,並命名為“Ping Tom Park”(譚繼平公園),以紀念他為華裔做出的貢獻。
公園舊址是廢鐵道,如今已轉變成17英畝的美麗庭園,公園沿河而建,早已成為芝加哥著名的風景區。中式涼亭色彩鮮明,周圍植滿松竹銀杏及楊柳,旁邊還有兒童遊樂設施,不僅是附近住戶休閒的好去處,芝加哥地區許多與華裔有關的文化活動,也都會選擇在這個公園舉辦,像每年的龍舟大賽就是一個例子。
從市中心到中國城,大家都知道搭62路公車或紅線捷運火車,其實還有一個便捷的方式來到中國城,就是搭水上計程車(Chicago Water Taxi),從川普大樓搭乘,沿著芝加哥河向南行來到譚繼平公園,只要五元,既便宜又有趣。
 
華諮處、廖錦良大樓
  早期,對於華裔新移民的服務,「中華會館」和「安良工商會」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晚近,這項重任已逐步轉交給「華人諮詢服務處」。「華人諮詢服務處」自 1975年成立以來,在移民教育、 求職、入籍、老人福利、幼兒教育及福利、失業補助、貧戶救濟等方面,給予非常有效的幫助,這些年,它提供的服務項目不斷擴展,已成為華人社區最大的服務機構。1990年代末,華諮處高層決定蓋一座新的大樓,而且不再拘泥於中國城內傳統的中式建築。

「華人諮詢服務處」的總部,位於普林斯頓大道(Princeton Ave.)和南譚街(S. Tam st.)會口處,在新開發的華埠廣場區,緊臨譚繼平公園,於2004 年六月完工落成,名為「廖錦良大樓」(廖錦良先生為芝加哥地區有名的地產經記人,為了蓋這棟大樓,他捐資一百萬美元給華諮處)。這棟三層樓的建築,曾獲得多個建築設計獎,外牆由似龍身鱗片的鈦片覆蓋,極具現代感,它矗立在古老的中國城內,雖讓人感覺有點突騖,卻也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九龍壁 仿北京北海公園

1980年代以後,中國城的版圖不斷擴張,向北延伸到芝加哥河,向南則發展到橋港區,華人社區內增設了許多文娛商業設施。於2004年落成的九龍壁,是近十年來中國城欣欣向榮的象徵,位於交通要道的永活街和舍邁路口,由芝城華商會、華埠停車場等社團集資建成。這座仿北京北海公園的九龍壁,由三千件琉璃磚組成,這些琉璃磚都在北京御窯廠燒製,建造的師傅及工人也都由大陸請來,它可說是北海公園九龍壁的縮小版,長35英尺﹑高16.4英尺﹐厚5英尺。它象徵的,不僅是凝聚華人社團的力量,也為芝加哥帶來濃厚的中華文化氣息。九龍壁立於這個位置,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與功能,它用於鎮邪,中國人講究風水,因為它的對面正是I-55 / I-90高速公路的出口,算是路衝,不是一個好的風水位置,所以用九龍來壓鎮,以保佑及守護中國城的居民。

美洲華裔博物館、李秉樞中心

閒逛中國城,想對中國城的興衰演變有更深入的了解,就應該走進「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博物館目前展出的主題是「我的唐人街,內裡情懷」,展出的項目,正是芝加哥百年來的華人移民史。展覽中回顧中國城的形成、成長及變化,從美國排華法案開始到如今的一片繁榮,華人社團的結構及演變,移民的辛酸血淚及孤苦,社區的擴建及發展,跨州高速公路為中國城帶來的生機與影響等等,都在這些展出的照片及文物中一一呈現。

位於23街西238號的華裔博物館,於2005年五月正式開放,這棟1896年蓋的建築,原來是店面及用來做儲物的倉庫,連地下室共五層。改為博物館後,一、二樓為展覽廳,三、四樓為文物保存和修繕中心、辦公室等。2008年9月9日三樓發生一場大火,所幸消防隊員及時趕到,雖保住了一、二樓的展品,但三、四樓的寶物卻付之一炬。重建過程中,包括芝加哥歷史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在內的許多芝加哥地區的博物館,以及包括李秉樞在內的許多社區人士,都鼎力相助及捐款,博物館於2010年九月重新開放,內部也煥然一新。

芝加哥雖然有兩個中國城,建立於1912的南華埠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國城,居民以華裔為主,1970年代興起於亞階街(Argyle St.)一帶的北華埠,則以東南亞的華僑為主,其中很多是越戰之後,大批湧入的難民,北華埠也因而被暱稱為「新西貢」。所以許多重要的社團組織及單位像中華會館,華人咨詢服務處﹐華商會,中美協進會﹐華埠博物館基金會﹐華人基督教聯合會﹐聖德力華人天主教會﹐以及公共圖書館等,都設在南華埠,而每年的春節大遊行或國慶活動,也大多在這裡舉行。

1970年代,中國城的商店店員及餐館服務員都還清一色只講廣東台山話,既不通國語,英文溝通能力也有限,碰到不懂廣東話的客人,只好大家比手劃腳。有趣的是,他們以正宗的中國人自居,笑話別人「唐人不會說唐話」。近十幾年台灣及大陸的移民湧入,到中國城購物、用餐,講國語已經非常普遍,不懂廣東話不至於再遭白眼。對那些來自台灣、香港、大陸的新移民來說,南華埠的意義,只是第一個落腳點及適應站,他們或依附遠親,或獨自在這裡打工。不同於一輩子困居中國城的老一輩移民,新移民一旦對英語有了把握,對美國的生活也有相當的瞭解後,便遷往郊區,融入主流社會,過比較舒適寬鬆的生活。

刊載於《世界周刊》No.1485, September 2-September 8, 20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34806b0102eadt.html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rfei&aid=685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