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4 17:27:41瀏覽338|回應0|推薦0 | |
《葬花詞》又稱《葬花吟》 林黛玉《葬花詞》是指中國文學古典小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之中, 作者藉由小說角色林黛玉所吟誦出來的一段詩詞。
【原文】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繫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簾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歲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閒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花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冷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詞大意】 林黛玉藉由這首詩詞道出作為一個「葬花者」所經驗的葬花經過,以及她在葬花過程中所思考的人生問題。 清人明義題紅樓夢詩中稱「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不自知」,黛玉這首抒情詩也成為隱示其命運的讖語——她與寶玉的愛情濃烈至頂點後,即無法再往前進一步完成婚姻,兩人距離由於現實因素而越來越遠,而她的生命在現實磨難之中也逐漸枯萎,最後終於早夭。
【創作背景】 這首詩詞是林黛玉在芒種當天所作,前一天賈寶玉尋訪林黛玉時被薛蟠以賈政的名義叫去喝酒,寶玉回怡紅院後,薛寶釵往訪,黛玉隨後也前往怡紅院,但院門已關,黛玉只好叫門,恰巧寶玉的丫環晴雯在鬧脾氣,未聽出是黛玉,因此未開門,黛玉吃了閉門羹,先前與寶玉發展的情愫大受打擊,令她想起自己寄人籬下,即使與寶玉情到濃處,但婚姻大事卻無人為其作主,不免傷懷。隔日芒種是春季最後一天,大觀園的女孩兒們祭餞花神,熱鬧非凡,黛玉則選擇孤獨一人到日前與寶玉共同葬花的花冢前,一邊葬花,一邊哭泣,一邊吟唱出這首自況又「如讖成真」的葬花詞。
【藝術成就】 一些研究紅樓夢的學者認為《葬花詞》是紅樓夢詩詞之中最絕妙、最值得稱道的篇章之一。它是黛玉這個苦命少女,命運與個性融合而成一首特殊的「黛玉詠嘆調」。 黛玉因為寄人籬下,因此在性格表現上比較敏感,愛鑽牛角尖,對於春去秋來特別易有感觸,而黛玉在作葬花詞之前,剛好遇到不如意之事,因此激起她對寶黛之間愛情的不安全感,透過這首詩詞文字表現了她的性格,以及她對自己理想的追求(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方面藉由葬落花哀憐自己的身世,一方面也執疑她與寶玉間似乎並不穩固的愛情關係,更有一部分是在表達她對於整個環境的抗議,以及無可奈何的絕望,其悲切常令讀者鼻酸不已。 由於《葬花詞》充分展現了林黛玉的性格,是作者為林黛玉所安排的代表之作,因此「葬花」成為後人讀紅樓夢時對林黛玉最鮮明的印象之一,幾乎所有關於紅樓夢十二金釵的畫作之中的黛玉,以「黛玉葬花」作為主題者為最多。
讀後心得: 黛玉身世堪憐,生性聰慧纖弱、多疑忌、善感多愁、文情並茂,精通琴棋詩畫,賦詩作詞宣洩不為人知的滿腹心思,總以哭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甚將自己坎坷命運比喻為花謝,用以葬花心情來表對自己的憐惜;心思之細膩,看似一浪漫唯美的事,實際悲觀消極顯露無遺,但無可否認也造就了淒美動人的詩篇。 《葬花詞》即是黛玉悼己身世之作,淒楚感人。 感嘆自古紅顏多薄命,黛玉為肝腸寸斷的戀情,直至抑鬱而終。 淒美的愛情總以悲劇收場,令人不勝唏噓。 畢竟時代背景不同,如此女性不合乎現今時代輪轉。 當今廿一世紀新時代,這種女性只會成為男人的累贅; 試想誰喜歡一個心細如針、吹毛求疵、斤斤計較、哭哭啼啼的小女人呢?(本人愚見) 黛玉忍受不了大觀園裡的爾虞我詐,複雜的人際關係,常為一點小事鬱鬱寡歡,雖顯真性情,道說難相處卻也是事實,也是所謂現代人通稱的抗壓性低吧! 倒是寶釵雖善偽裝,但喜怒不形於色,雍容寬闊,圓融務實,又諳運人際世故,且積極的性情表現出是位極高度智慧的女人。 當然這兩者特質女性,也因先天個性差異及環境背景之下塑造不同之處。 紅樓夢一書成就了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作者將人性弱點的對比,闡述的淋漓盡致,牽動了多少讀者的心弦,啟人省思引以為鑑,是一本歷久不衰之名著,值得一再細細品味。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