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01 00:01:05瀏覽3209|回應40|推薦330 | |
極目四望,遼闊弗遠的天際,是一輪高高的明月懸浮其上,我不知圍繞其身旁的群星,是更遠或更近。 小時候坐在屋簷下,看著它們我總覺得月亮比較親切,也比較貼近我的心,對他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如果你問我是什麼情感?似乎很難找到答案,勉強一說;應該是它很美、很浪漫、很明亮。至於浪漫一詞,是我長大後才知道的。可是遍尋詞海,卻不明白浪漫一詞是如何而來。印象裡是從情愛小說飛奔而出,再從浪漫文學,浪漫主義的導引。更後來我知道浪漫一詞,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全繫於人與人之間的感知與覺受,或人對景,景對情,情對愛,愛對境的感受而產生自我遐思或幻想的前提。 它很美,是我從小就知道的答案,直到現在未曾改變。 小時候在沒有燈光,沒有街燈的夜裡,她是一盞指引我歸來的的明燈,也常是一家人圍坐在院裡,閒話家常的燭光。她有著父親明亮的眼睛,有著母親一顆慈愛的真心,兄弟姊妹關愛與象徵圓滿、平安的美好。它的美,美在形狀,美在心裡,美在無可言說的心靈,卻有訴說不完的心語。 長大後,我更清楚明白為什麼它美,因它的美是含蓄的,是溫柔的,是謙卑的,是一種思念,一份惆悵,一種寄望,一份期盼。而它的含蓄沒有陽光的耀眼與刺目,也不是流星的一閃即逝。每當夜裡尤其是夏夜,我遊走於星空下,心就會像月亮一樣美,讓內心的起伏,波動的微漾,來感受是否沉穩?是否無華。所以我覺得古人說的含蓄,就是一種美德。 月光的明亮,是較難於形容的,它不像太陽大剌剌的直射而入,讓你無法清楚的去直視它。雖然它比月亮更明亮,卻沒有月亮的溫柔與朦朧。它的光猶如從樹間,從田埂上,從小花間隱隱發出,尤其在榻榻米上,從木窗斜望,那偷偷捎來的明亮,讓我們的心跟著飛翔在無垠的天際,心地頓時寬廣,心也跟著柔軟,同時想像的空間就無限寬。當螢火蟲成群飛過,或不小心撞進屋內,就會覺得月光引進的小精靈,讓我的內心更覺得清明與浪漫。 記得小時候,夜裡出門總會提著一把油燈火,油燈火是用一根竹子萷成的竹竿,在前頭繞上幾圈的破布衫,然後浸泡在煤油中,一會兒工夫之後,再取出使用。 走在石泥、田埂中,火把照亮地上的行進,風一吹、火一閃,一個不小心還會踩空,落入田裡與泥鰍爭泥巴。此時;就只有月光才是最好的明燈與指引的去路。 更美的是,在月光底下,沒有火把的照明,反而自己的內心、身影更加明亮,心裡浮現的是一種親切的熱光與生命的力量。當我抬頭看著月亮,月亮卻跟著我的腳步,如影隨形,在田間,在山頂,在溪邊,在小巷,直到回到家裡,月亮也跟著在家屋的門前。 現在更明白為什麼見月而思念,因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片月,這片月會隨著時空、年齡、環境、景物的不同,而讓我們勾起無限的思念與懷想。 有時思念是美好的,有時惆悵是珍貴的,有時寄望是心許的,有時夢想更是一種期待,而這些在人生底處都是美好的象徵。我們思念故鄉的親人,思念故鄉的土地,思念那段離別的歲月,思念著愛人與故人,總之這樣的思念是明亮的、湛然的。 現在走在月光下,我心片片是明月,是獨一不二的。便會想起國小時讀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裡。人因有了離別才有思念,因有思念才覺人生是美好的。此時讓我想起李白的江樓月:「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另一首王昌齡的見月懷思是這樣寫的:「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這都是一種因離別而望月的相思。 我們常說為人要謙遜、要謙卑,但似乎都沒有月亮來的謙卑與柔順,不管陰晴圓缺,烏雲滿佈,讚月也好,怨月也罷,它總謙卑的照亮著大地,遍撒人間的有情。不管是碧潭、小溪、大江、大海、甚至水窪、小盆、小池,即使是污水,它也謙卑的給予,無悔的映照。不管您是大人物或小角色,它也總是無別的指引著你讓你回到當初、活在當下。儘管您對烏雲遮月有不滿或睹月怨情,它也柔美、謙遜的照亮您。或許我們應學月亮的謙卑與無為,不分人我之間的高下與貴賤,才能學得「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謙卑、廣大與柔順。 人活著!一定有一分希望與期待,等著我們去實現或夢懷。我們常會對著月亮訴說內心的情感,對著月許下諸多的希望,對著月期待美夢能成真。 雖然月從不回答這樣的答案,也就因為月不能給我們答案,所以月對我們來說,才會是一種無限的希望與期待。也因此我們才會對月亮有一分特殊的情感。而這份情感也大多是來自人生失意或徬徨時的希求與期待。 李白有一首古詩,「把酒問月」寫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另一句道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悠悠萬世,月亮的存在對於人間的情感是一種無法言喻的魅力。雖然無人能攀得明月,它卻能亦步亦趨,亦遠亦近,若離若即的與您年年相繫,說是無情卻是最有情。它即親切卻又神秘的讓您如此的貼近,讓您對它有所寄託,有所期許。 李白的另一首古詩說:「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也就是當時李白失意之時寫的,「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的鬱抑與憂憤,才會思月、望月、寄月、借月、託月而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寓托。這也就是我們對理想、抱負、希望、期待的一種寄望與追求。 「昔時望月與君愁,今日品茶攬月詩。今古不宜相並論,月明自有意中詞。人生在世難如意,鐘鼓夕晨不共時。萬里長風來者是,聞知月內有清池。」如今走在夜空下,望著高懸的明月,它依然是那麼幽美,那麼柔軟,那麼謙卑,那麼含蓄,那麼的令人為之神往。我再次問自己,年屆耳順之時,是否依然保有那顆望月而知月美的心。我想不管經歷人生多大的起伏,多大的挫敗,只要擁有一顆美好的心,即使人生底處,無法盡如人意,也可如明月一樣柔軟,謙卑、謙遜。 第一本 書名--在每次的深夜裡 第二本 書名 -- 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嗎 第三本詩集--鏡煙湖 第四本書名--明月依然在心底 第五本 格友合集--緣起無塵時 敬請各位朋友 多多捧場 謝謝您 金石堂 三民書局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