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01 14:27:58瀏覽237|回應0|推薦0 | |
「眷村」是什麼?五十年前,為了讓軍人沒有後顧之憂,安心的去打仗及防務,蓋了一些臨時的房屋,把眷屬都集合起來安置,這樣的聚落便是眷村,安定發展出台灣的經濟奇蹟,「眷村」一直是支持政府安定的力量。 「眷村」是什麼?五十年前,為了讓軍人沒有後顧之憂,安心的去打仗及防務,蓋了一些臨時的房屋,把眷屬都集合起來安置,這樣的聚落便是眷村,安定發展出台灣的經濟奇蹟,「眷村」一直是支持政府安定的力量。 這些臨時的房屋,臨時了五十年,並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台灣的都市發展,很少對眷村有過正面的評價,而眷村裡的人們,一直在默默的為這片土地努力、奉獻。因為有部隊及眷村的人口加入,地方的發展產生了質的變化,往往創造了或是改變了原本的鄉鎮風情。最明顯的是「牛肉麵」,以往台灣人是不吃牛肉與麵食的,而現在滿街都是牛肉麵店,在生活中族群融合的景象。 「眷村」是族群融合最成功的地方,外省or台灣的爸爸加上外省or台灣or客家or原住民的媽媽所組織的家庭,在每一個眷村裡自然發生,而外省其實是台灣以外的三十五省,而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人,讓眷村變成了民族大鎔爐。進而發展出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的關係,也因此眷村的小孩對人的適應力很強,這就是「眷村」。 我生長的中心新村,原為日據時期陸軍衛戌醫院北投轉地療養所,民國卅四年對日抗戰勝利後,陳儀的東南長官公署率領了一批紅十字會的人員,到台灣接收陸軍醫院(前日本陸軍衛戌醫院,原駐地在廣州街和平醫院附近),吳 醫院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任務編組,陸軍醫院、聯勤第一醫院、陸軍第一總醫院、陸軍801總醫院、三軍總醫院(此時駐地遷至汀州路),所有醫療工作在此進行,而北投分部一直是扮演療養的功能,當時北投分部是內、外科及精神科的療養院;在823炮戰時期,北投分部有了最大量的傷患進駐;民國五十五年801總醫院遷至汀州路改編為三軍總醫院,這時的北投分部歸建,由基隆的陸軍61醫院遷到北投醫院,成立四級的綜合醫院,也曾改編為陸軍821、831及818醫院,現在叫做國軍北投醫院,是軍方唯一的精神專科醫學中心。 中心新村的房舍大致分成三個時期完成,第一階段是政府來台接收時期,是用日軍留下來的宿舍、庫房、馬廝、太平間等改建而成,以既有的房舍用夾板分割成三戶(或4或及11戶),然後以竹籬笆圍成院子,在這個階段約有24戶;有一所公共廁所及一所溫泉公共浴室(因為日本人很喜歡溫泉,北投醫院的浴室都是使用溫泉),眷舍雖是隔出來的,但大部分有很大的院子,當第二代逐漸長大時,無法滿足住的需求,紛紛搭蓋增建房間;當時是由醫院總務單位的彭副官負責軍眷業務,後來是馬副官。 民國五十一年七月婦聯會蓋了七棟木造石綿瓦的眷舍,並於五十二年五月完工,原本要分成14戶丙種眷舍分配,但因申請的人太多,只好把其中的三棟改成丁種眷舍,結果共分配了18戶。這時軍眷業務已改由政戰部門負責管理。也在這個時候成立了「中心新村」,是以當時的中心里來命名的。 第三種眷舍是撥地自建列管的眷宅,只要有空地,打報告申請經核准後自建,這樣的眷戶約有37戶,也因每個人的階級、土地面積及使用經費的不同,有紅瓦的、黑瓦的、石綿瓦的、油毛氈的各種屋頂,也有磚造、木造、混凝土造的各式建材,因此產生了不同的面貌;最大的一戶大宅院是將官住的,小的只有幾坪大的士官眷舍,使得眷村的風情更加豐富及多樣化。也有五戶沒經過核准,變成了違佔建戶,當眷村改建時,不能得到購宅補助。 因為位處山坡地,又不是一次建構而成的眷村,所以眷村的巷弄就顯得凌亂,加上逐漸的增建,使得原本都有的院子,逐漸變成房子,大家擔心的是「萬一有火災發生,全村就會完蛋了」,所以每一個人心中都有防範火災的危機意識。 中心新村是北投醫院的眷村,現有七十九戶,而軍醫的官階一般都不高,只有一位中將,前幾年一位第二代昇了少將,上校有五位多為北投醫院的院長,其餘的眷戶是軍官與士官約為各半。本村眷戶也有台籍眷戶,加上配偶有外省、閩南、客家籍原住民,眷村成為一個民族的大鎔爐。而本村的湖北人特別多,原因是最早管理軍眷業務的彭副官是湖北人,當然會多照顧老鄉,而當時的軍人能有眷村居住,是非常了不得了。 早期眷村的生活條件都不好,大家都是燒煤球煮飯,煤炭渣就倒在較低的地方,也從醫院的伙房運一些煤炭渣回來,就這樣墊平了一些地方來蓋房子;由於物質條件很差,小孩買一件衣服時,都會買大幾號的尺寸,每個小孩都是把衣袖或褲管捲起來穿的,原因是怕長太快衣服就穿不下了,在當時很少人是例外的。中美合作麵粉袋作成的內褲,幾乎是每個眷村小孩都穿過的;也有一些衣服是被好幾家小孩穿過,尤其是學校制服,這家孩子初中畢業後,就給了隔壁小一點的孩子穿,又給更小的孩子穿。 早期只有聽聽收音機,有些長輩下了班打打麻將,軍方偶而會來放個電影,孩子們打彈珠、玩圓牌,也會到附近的農地挖地瓜、用報紙摺手套玩棒球,抓知了烤香腸,跳格子打籃球,眷村小孩都是這樣子長大的。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村子有了第一台電視機,大家都會集中到那家看電視。村子裡有一個溫泉公共浴室及公共廁所,很多訊息都是在這裡流通的,比較節省的媽媽會在這裡洗衣服,也會在這裡給狗狗洗澡。孩子們在這裡玩遊戲,晚上七點半是小孩的洗澡時間,因為大人們都在看新聞報導,這時的浴室外面,集結著一二十個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不同時期都有一個「娃娃頭」帶頭,也因此村子裡孩子的情感特別好。村子裡得互動,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很多家庭都會在院子裡養雞和種一些蔬菜來減輕經濟壓力,為了生活都各盡本事,有人開雜貨店,有人開美容院,大多數的媽媽會拿毛線衣回來繡花,有一段時間也養兔子當副業。柴米油鹽常常會被借來借去,大家會互相幫助,也有組互助會(標會),當然也有倒會事件發生,使得勤儉持家的眷村媽媽們受到打擊。有一些長輩會到大醫院去賣血,在民國四十二年的時候,1㏄的血可以賣2元,當時一個上尉的薪餉是78元,賣一次血,孩子的學費就沒問題了,這可能是最早的家庭副業。 叮叮!噹噹!黃牛拉了一整車的米糧。「領米嘍!」每個月五號左右,農會會派來發米糧,每個媽媽都會在這個時候到村子口集合,大口、中口、小口不同年齡不同的量,米、麵、油、鹽。做爆米花的人隨著一起來,領米時順便做一點回家當零食,用一筒奶粉罐的米,換一包爆米花,當時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拉車的是黃牛,與耕田的水牛不同,孩子們都會好奇地圍著黃牛玩,又有爆米花可以吃,眷村的小孩在這個時候是最幸福的。「磨剪刀」(台語發音)伴隨著打鐵板的聲音,是村子裡常聽到的台語叫賣聲,一位台籍老伯伯會定期穿梭在村子裡,菜刀、剪刀只要是刀,樣樣都磨,這時村子裡的狗,就會出來迎接他,當然沒好臉色看,有時還會咬它一口,幾乎家家戶戶都養狗,也成了孩子們最親近的玩伴。 村子附近有許多的溫泉旅館(以前北投是風化區),剛好在旅館群的中心點,「限時專送」往來於村子口,而眷村樸實的風情,跟複雜的地方關係互動不多,影響第二代求學也不大,也因為村子位處山邊,眷村長輩都希望子弟們有好的發展,方法是把書讀好,所以只要哪家小孩考上高中的前三志願或是考上大學,都會放鞭炮慶祝與鄰居分享;當然讓一些不愛唸書的孩子產生極大壓力,他們往往都去了軍校,也有一些念職業學校或當學徒。這些都是眷村長輩們,歷經戰亂與流離,渴望安定生活的反應在孩子們身上。 絕大多數的軍人,工作是戰備整備的戰鬥兵科,或是整裝經武的後勤單位,總歸是為了要消滅敵人,而住在北投中心新村的軍人,他們的任務是為了救人,成為與其它眷村差異最大的地方。 眷村的房舍隨著時間的消磨,越來越老舊不堪,甚至荒廢雜亂,眷村改建就變成大多數人的期待,台北市就曾經有過二百多各式各樣的眷村,如今隨著眷村的改建而逐漸的消失。 眷村是台灣文化發展重要的過程,如何保存眷村特有的文化,應該要討論如何再利用,曾經有人是這樣的想像:結合觀光發展的民宿,或者是結合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村,提供了眷村保存及再利用的發展方向。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