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流感.與.碎型理論
2011/02/22 08:50:12瀏覽178|回應0|推薦0

流感.與.碎型理論

先說結論:因為時間夠久,台灣空間夠小,流感應該已經歩入尾聲
以下論述:參見..
>病毒最前線-作者:C.J. Peters & Mark Olshaker
>碎型分支著作:連結./.及./.小世界理論
.........
碎型理論,透過數學模式,對於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作出貢獻。
>想想古人,缺乏病毒學,如何控制疫情
>利用空間!切斷傳染的"連結",讓疫情侷限在一定空間..
>留給時間,疫情侷限在空間之後,疫情經過一段時間,發病條件消失。
.........
連結.及.小世界理論,告訴我們:
如果一個病人只傳染另一個病人,然後他病情就好了,這不會構成流行。
當病人傳染給一個病人以上,而他本身還沒痊癒!這時流行就開始加溫。
>春節,台灣人口大移動,構成了傳染的連結。
>開學,學生又集中到學校,再一次傳染連結。
.........
好消息是:
>台灣夠小,經過春節及開學,推估鄉親應該都已經有機會接觸過病毒。
>時間夠長,入冬以來,如今過了立春雨水,轉眼就要驚蟄。
..會染病的鄉親推估已經染過病了。氣候也逐漸轉暖。
........
再者,傳媒經常是"有效的落後指標"(努力告訴大家,已經知道的事)
>股票漲了以後,才告訴大家有大利多,跌了?就說原來是有利空。
>當春節開紅盤之前,媒體一遍樂觀看好聲,其實就已經利多出盡。
>這回媒體又一遍呼喊"流感疫情嚴重",其實疫情最高峰已經過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ngerclc&aid=49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