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不同性格的人來說,很可能有著不同的定義,因為每個人的詮釋不同。記得蘇菲諺語:「活在世間,但是,不屬於它。」
也就是你還是繼續做著你在這世界正在做的事,你繼續當你的公務員、繼續當你的麵包店老闆或是送貨員,但是,你必須記得這些都只是世間裡的一些身份,同時,這些也只是你心中某一部份的投射,而你內心最深的渴望就是想去探究那個部分,想要瞭解那個部分,最後去活出那個部分。如果以這樣的動機去生活,你的人生態度與目的將會大不相同了。
親愛的芸之, 生命本是一場虛擬的真實體驗遊戲,如你所述,所有的角色與詮釋都是自我意象的投射(也就是你指的心中某一部分投射),這巧妙安排是為了讓自己知曉自身的存在就是那所有體驗的全有樣貌,沒有如此這樣,沒有如此那樣,自己就是自己,如此純粹與全然. 無論你體驗了什麼,經歷了什麼,剎那的生起變化全都是你的面貌,你由體驗者明白了自身全有的樣貌,也創造了所有你想要成為的.想要體驗的.想要選擇的.如此地圓滿自己,這就是生命的終極創造力.也就是你提及的”內心最深的渴望.探究.瞭解而後去活出那個部分”. 圓滿自己,即活出那個部分,也就是吸引力法則,即生命的終極創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