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的您已經夠好的了!
醫術在行,攝藝了得,文筆洗鍊!剖身、攝生、剖心都能得心應手。可怕!
紅毛杜鵑
油桐雌花
謝謝泥草花如此多的墨水鼓勵
同樣的話都適用於所有年屆/過半百而盡心盡力生活的人
我當然不擔心「翻」話, 只是習慣性地要不正經地喊一喊, 來舒暢一下
ps.漏了幾張樹....那時還不會測光, 相機才到手兩天
不過FYI
您是醫生,深知:即使手術刀能解剖了每一個細胞,可是也找不著會發露想念、會思考的那個「個我」在那裡!
腦細胞實際上只是收發念波的傳遞中繼站而已,一個植物人,表面上生命現象停滯了,肉體生命即使延續了,卻也表現不出生命現象通暢的現象。種種跡象顯示,生命能量遠超乎這三次元世界的可觀察測量。
即使如此,藝道、文學創作的表現卻能顯現其善其美於這世界而引起共鳴,只是創作品其內涵之「真」卻不是能輕易感知的分辨之「量」。
而攝影的創作的其真其善其美,是否隨著工具之利而提升其內涵、其質呢?難說,只能以一般人的心的共鳴度去觀察。而真實不見得就是顯現現象的如此一一。因此,我們只能永遠虛懷以對。就像嬰兒一絲純真的笑靨,常能感動人,是不是呢!──(一個覺得不屬於攝影人之感想!)
鏡頭不也堪是心聲映影?!
==> 的確, 鏡頭往往代表了掌鏡者的內心境地, (與技術...呵呵).....俯仰自然之際, 若缺乏寧靜平和, 不可能得到最終美麗的印記
攝影的確能表露一個人的內心境界,只是牽涉心靈這方面的領域,卻遠非一般人能輕易窺探的內涵,因為常人並不能完全由一張影照能很清晰地觀察「瞭解」到創作者心靈光明度影響到照片光彩的實際內容,只能由光彩、構圖等去評斷照片的美與否。而即使是每個人心中的美有一定的水平去共鳴。但也常無法由該照片的光彩等去檢討其個人的內心「偏失」內容。加上現代流行的數位攝影,幾乎都經過後製修飾過,已經無法完全代表攝者拍攝時點的心光投射表現。即使底片時代的沖洗,也須歸零沖洗纔能有觀察的契機,若是經過沖洗師父「好意」的光彩調整修飾沖洗,有可能也會流失可供觀察檢討的內涵!這是跟一般人理解的相關心靈內容有些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