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7/30 23:30:41瀏覽418|回應0|推薦2 | |
家 家,從字面看,从宀从豕。然而,《說文解字》:「从宀,豭省聲。」「宀」有房屋的意思;豭,音ㄐㄧㄚ,《說文解字》為「公豬」。因此,家是豬住的地方?還是人在家就可像豬一樣,過著安適的生活? 上溯甲文與金文「家」的字形,都是「宀」下都是「豕」。據《漢典》解釋:「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們多在屋子裡養豬,所以房子裡有豬就成了人家的標誌。本義:屋內,住所。」 人類必須群居。人類祖先從狩獵進化到畜牧,再進化到農業時代,無不靠著團結合作以克服大自然的種種難關,因此,無論哪一個時代,家總是給予人安全的意象。 古人不輕易離開家,《論語》:「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在那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出一趟遠門,著實不易,一去往往以年計算。尤其是「西出陽關無故人」時,經過敦煌的商旅,無不留下祈福的造相與經卷。 為了生存,尋找生活的樂土,不得不舉家甚至舉國遷徙者,如盤庚遷殷,那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無法想像其中的艱難。Discovery的「動物大遷徙」,各種動物依時序而遷時,途中遇到獅子、老虎,渡河遇到鱷魚,一家成員能夠平安抵達另一個處所,其實是不太可能的。 動物的遷徙是如此,人類又何嘗不是呢?為官者三年一遷徙,多是非個人意志可預期;戰爭時逃離家園,途中危難,何時可達安全地帶,都是未知數。 君不見,蘇軾帶著一家大小,離開黃州,順長江行,往汝洲任職,朝雲生的兒子蘇遯,未滿周歲,在炎炎夏日病逝船上。 君不見,安史之亂,杜甫帶著一家大小逃離家園,在寒冷的冬天,幼子凍死;在炎熱的夏日,連日水患,杜甫在船上飢餓多日,縣令送食物給他,杜甫竟然吃撐了,撐死。 君不見,年輕力壯者被抓去當兵,再也沒有回家,真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道盡多少親人的淒涼與無奈:君不見,太平輪才駛出港,就撞船沉沒,一船人就此音訊全無。現實社會中太多離家之後,不可預測的例子了。 古早前的畢業歌有句「男兒志在四方」。或許年輕人為了實踐理想而離家,從不眷戀家鄉的土地,還自豪地說「我,四處可以為家。」那是因為從來沒有離開同文同種的土地,一旦離開,眼睛看到的不是故鄉熟悉的景物,耳朵聽到的不是故鄉熟悉的聲調,才恍然大悟「我,四處難以為家。」殊不知,此刻的家人無時無刻不引頸期盼,期盼在外的遊子衣錦還鄉。多年之後,遊子小有成就,踏上返鄉之途,「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笑問不相識」。父母縱使健在,也已白髮皤皤,更多的是一培黃土。 然而,因為政治理念的隔離,有家歸不得,那種「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的感慨,縱使年輕大男孩,多少夜裏,獨自躲在被窩流淚,不為什麼,想家,思念雙親啊! 當海峽兩岸開通之後,離家的遊子回到家鄉,一解多年的思念。然而,景物依舊,人事已非,欲留家鄉而不得的無奈,豈是外人能懂?縱使如此,百年之後,他依然希望子孫他的骨灰安息故鄉,因為那是他曾經生長的地方。 曾經遇過一位蒙古到北京讀書的大學生,問他放暑假回家否?他說不,因為蒙古到北京太遠了,旅費太貴了。問他打算什麼時候回去?他說大學畢業吧! 這一晃就得四年。十八歲離家的青年,想必他的父母親也有四十來歲,四年才回家一次,若雙親可活到八十歲,母子見面的次數是可以計算的喽!想想,豈不噓噓? 地球村的年代,離開國門者以十六位數字計,拜科技之賜,視訊之便,真是天涯若比鄰,聽得到彼此的聲音,看得到彼此的影像,卻少了點溫度。當一句「弟弟要回家了」,似乎勾起那份「家」的情感。 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父母健在,回家,真的可以當一隻豬,父母會為子女準備好生活所需,歡迎子女回家。然而,父母年邁,生活無法自理時,抑或是父母到另一顆星球了,還有家可回?有,卻是「入則靡至」。 子女年幼時,父母彷彿是個巨人,是子女的依靠,有求必應。子女長大,為理想而離家,是否「每逢佳節倍思親」?然而,必要的問候,再忙都不可免,因為,父母總在一次次目送,一天天企盼中衰老。 只要父母在,家就有溫度。 熟悉的路政、可愛的人情、溫柔的語言、美味的佳餚,在回家路上是可以無限想像。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