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朱慶餘與張水部問答詩----師生對話
2019/06/12 23:32:39瀏覽918|回應0|推薦10

朱慶餘與張水部問答詩----師生對話

----看似寫美女的詩篇,卻道出考生的憂慮與主考官的惜才----

展覽名稱:游墨惠風()--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監事十人展

展覽時間:1090313----0319

            展覽地點:惠風堂萱圖部藝廊

 

<朱慶餘與張水部問答詩>是朱慶餘的<近試於上張水部>與張籍的<酬朱慶餘>兩首詩。

朱慶餘<近試於上張水部>是寫新婚女子在拜見公婆之前,詢問夫婿自己畫的妝,公婆可否滿意。」

張籍<酬朱慶餘>是寫越州美女穿著不凡,歌聲更優美。

當兩首詩結合在一起,就可以說一個故事。

<近試於上張水部>的作者朱慶餘藉新婦口吻,委婉詢問張水部自己詩文的程度張籍則以越女明豔動人,歌聲美妙暗喻詩文超群出眾。

 唐人科舉考試前有溫卷的風氣。士子在應進士之前,都會將自己的詩文獻給主考官看,讓主考官認識自己的筆跡,加深印象。有名的<會真記>(又名<鶯鶯傳>)就是元稹將自己的愛情故事,以小說方式寫給主考官閱讀,正是這種風氣下的產物。有名的<西廂記>則是王實甫改編<鶯鶯傳>而成

朱慶餘,AD826年中進士,這首詩應該是朱慶餘參加進士考試之前的作品。

張籍,官至水部員外郎,人稱張水部,很可能就是這次的主考官。因為朱慶於是越州人,張籍則以越女為喻,回覆朱慶餘。

這段故事見於唐范攄<雲溪友議>中,成為唐朝文壇上的一段佳話。

在布局上,採一行14字,四行排列,主文以篆書表示;落款置中間,以兩行小行書敘述兩首詩相遇時碰撞出的故事。順勢將兩首詩隔開,也方便參觀者閱讀。最後加上赭石的細線當界格,增加布局與視覺的效果。

兩首詩表面上都是寫女子美艷動人,實際上是主考官與考生之間的對話。除了觀看篆書與行書的線條之外,亦見雙關語運用在詩文中的趣味。

篆書不易辨識,落款應以行書寫釋文,後來改為敘述故事,總覺得敘述故事比釋文較有深度。

《琵琶記》的作者高明認為戲劇不只有取悅觀眾,迎合大眾而已,還需要有教育意義。我沒有高明的使命感,但我希望觀賞者除了欣賞線條藝術之外,還能看到一些有趣的文學故事。

以蕙風堂大如意筆,墨汁華,福隆2027宣完成。

後記

中國科舉制度開始於隋文帝(AD587)

根據《宋史.選舉志一》,唐朝每次錄取人數少則幾人,多則不過數十人,整個唐朝(618—907)將近300年歷史,登進士科僅三千餘人。

當然,除了進士科之外,還有明經科。明經科考的是儒家經典,較進士科容易,每次入取百人左右,故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開元以後,全國參加制科的人「多則兩千,少猶不減千人」,因此,入取率幾近於百分之一。

王維不到30歲登進士,被稱為早慧詩人,孟浩然到40歲都未考上進士,隱居鹿門山,王維向玄宗皇帝推薦孟浩然時,孟浩然卻以一句「不才明主棄」,讓玄宗不滿,失去了在朝廷任官的機會。

「溫卷」、「終南捷徑」都是唐士子為快速求官而產生的現象。

宋朝實施重文輕武政策,增加科舉入取名額,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AD977)入取進士、賜進士出身者共五百多人,此後逐年增加。宋仁宗在為41年,有13次科舉考試,共入取進士4570人,入取綠提高,使得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蘇轍等人,有機會踏上仕途,也造成宋朝社會階層的流動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y1099&aid=1274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