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8 11:04:46瀏覽118|回應8|推薦0 | |
唐代宮廷簪花侍女以頭戴牡丹為美。據《鏡花緣》中記載的傳說,一次武則天因酒醉在冬天下詔令百花全部開放,沒想到「時至眾花多開,唯牡丹不從」,武則天一怒之下,將所有牡丹貶至洛陽,因此洛陽成為牡丹之鄉,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說。 (茉莉花香為此而作)
花開不為君王詔 時至自展風華嬌 鐘鼎山林各有志 花開花謝任逍遙
國畫中最常入畫的就是牡丹,因為它的富麗堂皇,野牡丹與牡丹相比,有些像少女與貴婦,少了富貴氣,卻多了清新之氣。
森林答彥介紹了野牡丹,一大早去爬山時,想到今天是週末,可以爬到山頂,才發現往上走的小路,沿途開了許多野牡丹,到了山頂更是一大片,哇!真是美麗!
這隻是什麼蟲蟲?也喜歡花蜜嗎? 查了維基百科有關野牡丹的資料: 野牡丹(學名:Melastoma candidum,英文名稱:Common Melastoma) 為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的植物,又名山石榴(台灣)、大金香爐、豬古稔(廣東)、豹牙蘭(雲南)、豹牙郎木、倒罐草、九螺子花、高腳稔、罐罐草、地茄、金石榴、老虎桿、埔筆仔、痢疾罐、毛張口、小毛香、王不留行、王不留。原產於巴西,分布於台灣、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2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松林下和開朗的灌草叢中。花期5-9月,果期10-12月。 因野牡丹在眾多野花之中,最為綺麗頗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故而得名 。 野牡丹全株可入藥。全株,中藥名為野牡丹,味酸、澀,性涼,歸脾、胃、肺、肝經,能清熱解毒、消炎止血、消積利濕、消食止痢,主治腹瀉、便血、吐血、咳血、月經過多、乳汁不下、腸癰、肝炎、白帶、產後腹痛、跌打損傷及外傷出血等。根,中藥名為野牡丹根,別名痢疾罐、王不留,味酸、澀,性平,能健脾利濕、活血止血,主治消化不良、便血、月經不調、食積腹痛、頭痛、風濕痹痛及跌打損傷等。果實或種子,中藥名為野牡丹子,別名豹牙郎子,味苦,性平,能通經下乳、活血止血,主治乳汁不通、產後腹痛、難產等 有關的典故: 相傳東漢的開國功臣邳彤,因他家鄉的民眾不齒王莽及王郎等人的篡漢行為,故當王莽率大軍追殺劉秀而路經此地時,拒絕為王莽的大軍提供食宿,王莽被迫連夜氣憤地離開邳彤家鄉。邳彤因精通藥理,常為人治病,人稱「藥王」,當他發現家鄉田園裡所產的野牡丹有舒筋活血、通乳止痛之用時,為反映此事,故而命名為「王不留」 或「王不留行」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