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01 11:16:08瀏覽338|回應7|推薦0 | |
每年四月大學同學淑美從日本回來掃墓,熱心的翠瑛總是召集同學們來次「一期一會」。 四月也是淑美生日,每年總是一起為她慶生,也是同學們陸續邁入另一個年紀的序幕。 畢業這麼多年,每個人在相聚的時刻總是像回到那個純真年代,只有看到校園裡的年輕學弟學妹們,才警覺他們眼中的我們,可不是我們心中的我們啊!
今年的「一期一會」有些不同,淑美從日本回來,愛真也從美國回來,除了聚會慶生,我們也都來參加台大園藝系為雪梅的父親杜賡甡教授所舉辦的紀念研討會。杜教授去年12月過世,台大園藝系為了感念杜教授對於台大校園的美化及對台灣花卉業的奠基,所做的貢獻,而特別舉辦這個追思研討會。 中間為杜賡甡教授夫人,右三是杜雪梅
喜歡傅園,它有我年輕的記憶,依然記得當年和敏誨在此以麵包作為午餐的日子。當時單純年輕的心,不知未來歲月的崎嶇!一個剛出爐的起司麵包,一塊餅乾冰淇淋,就帶來滿心的歡喜! 臺大花城的由來與杜鵑栽培史:臺大於日據時代前身「臺北帝大」時期,已在校園栽植少量臺灣淺山低海拔之原生杜鵑種類,如金毛杜鵑、烏來杜鵑等。民國37~38年間,園藝學系杜賡甡教授,在六張犁一帶山區採得野生種唐杜鵑,引入校園栽培,發育良好。民國39年底,傅斯年校長辭世,為感念哲人,校內分設傅鐘與傅園,杜教授特向農試所士林園藝分所索贈龍柏二十株,分植於傅鐘四周與傅園內,另與事務組朱仲輝主任至六張犁附近農家收集杜鵑花苗250株,廣植於校園中,此時應是臺大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栽種杜鵑之始。(此段文字摘錄自阿義http://tw.myblog.yahoo.com/aa28118801/article?mid=21345)
杜賡甡教授的貢獻除了台大的杜鵑花城,還有1957年從荷蘭進口唐菖蒲(劍蘭)花球在永和河床試種成功;1960年在台大溫室以夜間照明的方式,成功控制菊花開花的時間;1963年試種康乃馨成功。後來菊花、劍蘭都成為台灣前三大的輸出花卉。陽明山竹子湖的海芋,也是1968年杜教授把霧社海芋從山仔后移到竹子湖才生根發展起來。 前人種樹後人涼;前人種花後人賞。 在賞花之際,也對杜賡甡教授及所有園藝系的師生們寄上最誠摯的讚佩! 又長了一歲,智慧及溫潤又增加了一度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