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凱薩琳‧英葛蘭的《This is 達利》
2022/03/01 06:41:53瀏覽335|回應0|推薦8

Excerpt:凱薩琳英葛蘭的《This is 達利》

每天早上起床,我都因身為薩爾瓦多.達利感到至高無上的喜悅。我不禁訝異自問,今天,薩爾瓦多.達利會做出什麼驚人創舉呢?
Every morning upon awakening, I experience a supreme pleasure: that of being Salvador Dalí, and I ask myself, wonderstruck, what prodigious thing will he do today, this Salvador Dalí.
——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í)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4331
This is
達利
This is Dali
作者凱薩琳英葛蘭 
原文作者Catherine Ingram
譯者李之年
繪者安德魯萊伊 Andrew Rae
出版社天培 
出版日期2021/06/29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凱薩琳英葛蘭Catherine Ingram
凱薩琳是自由藝術史學家畢業於格拉斯哥大學取得一級榮譽學位就學期間也是哈尼曼Honeyman獎學金得主。她專研十九世紀藝術,取得科陶德藝術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藝術碩士學位後,進入牛津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擔任特聘研究員。凱薩琳曾在佳士得美術學院(Christie’s)教授碩士課程,並曾於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開課,教大學生藝術史。她也曾在泰德現代美術館開課,並在南倫敦藝廊(South London Gallery)擔任過私人助理一職。她現和家人同住倫敦。

繪者簡介
安德魯.萊伊(Andrew Rae
安德魯是插畫家,為窺秀插畫工坊(Peepshow)會員。他曾就讀布萊頓大學(Brighton University),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合作廣告、印刷、出版及動畫,現居倫敦,在當地開業。

譯者簡介
李之年
成大外文系畢,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語言學碩士,新堡大學言語科學博士肄。專事翻譯,譯作類別廣泛,包括各類文學小說、科普、藝術、人文史地、心理勵志等,並定期替《科學人》、《知識大圖解》等科普雜誌翻譯文章。近作有《另一種語言》(天培)、《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商周)等。

Excerpt
薩爾瓦多達利是世界上極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以奢華的生活方式、抗地心引力的翹鬍子及風格奇特的藝術聞名。達利和一群麵包師模仿抬棺人,將十二公尺長的法國長棍麵包扛在肩上。領軍的達利表情嚴肅,但他身後的麵包師卻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整幅場景相當滑稽:一根巨型長棍麵包、一名一本正經的藝術家、一支巨大的拐杖。這正是達利超現實主義的精髓,化平凡為不凡。
 

達利自詡為文藝復興大師,自認是名偉大的油畫家,同時他卻力求掙脫純藝術的嚴格規範,大放異彩,風靡眾生。攝影師喬治巴賽 (George Brassai)「喜歡他詼諧的幽默,佩服他老是搶在心動前就馬上行動,欣賞他的錯縱複雜,他的嚴肅、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欣賞他腦子運轉的模式⋯⋯有時也喜愛他的畫作。」
 

達利的商業作品拓展了藝術疆界,當時卻飽受藝壇人士抨擊,但他不在乎。他嗜財如命,達利風潮也讓他大賺數百萬美元。他張狂得無法無天。「每天早上起床,我都因身為薩爾瓦多.達利而感到至高無上的喜悅。我不禁訝異自問,今天薩爾瓦多達利會有什麼驚人創舉呢?」


達利的藝術,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六年

詩人荷西莫瑞諾比拉 (Jose Moreno Villa) 說,就讀藝術學院時,「達利有截然不同的雨面風貌……『傅統的一面!跟『大膽的一面』。」達利摸索了不少歐洲前衛風格,繼印象派後,先是誉試新印象派 (Neo-Impressionism),後來又挑戰未來主義 (Futurism) 跟立體派 (Cubism) 畫風。他展出的作品常遭人批評是集合各式風格的古怪大雜燴。

從他替妹妹安娜瑪麗亞所畫的一系列絲絲入扣的肖像畫,可見他眼光孌得更獨到非凡。在《窗畔的人兒》(Figure at a Window) 這幅畫中,達利描繪了妹妹眺望卡達克斯海景的身影。灰藍兩色相搭,拿捏得恰到好處,畫風古典樸素,為求諧調一致,畫中每項元素皆經細心雕琢:海岸線與窗戶水平軸線相呼應,而畫作中的消失點則是木地板條及窗條所指的方向。

由井井有條的畫中世界,可看出「過分講究的寫實主義」。達利精確處理每個元素,從妹妹的髮絲、裙子褶皺,到映在窗玻璃上的房子。正是因為他對細節無一不講究·才能創造出時間凝止、超級寫實的效果。一九二六年,達利不再只畫家人,他重拾對卡達克斯風景的興趣,以同樣硬邊自然主義手法,展現故鄉風光。


與父親断絕關係的達利

對達利來說,一九二九年是漫長艱苦的一年。他搬到巴黎,墜入愛河,加入了超現實主義圈。他開始舉止反常,簡直可說是歇斯底里,正如他跟卡拉的初次約會那樣。達利的父親對兒子言行乖張,還勾搭上人妻大為震怒。他還聽說達利在其中一幅畫寫下:「有時候為了好玩,我會吐口水在母親的畫像上。」當然,在他聽來,這無非是在侮辱他心中的已故妻子。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六日,達利收到父親寄來的一封信,信中父親揚言要斷他金援,將他趕出卡達克斯。精通佛洛伊德理論的他,大談被父親拒於門外對他造成的心理衝擊,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卻絲毫不負責。達利遭逐出家門,引起眾人關注,骨子裡是個自懋狂的他,簡直樂在其中,還對此大做文章。為了頂撞父親,他剪下頭髮,埋在卡達克斯的沙灘,然後剃了個大光頭,請布紐爾拍下他頭頂膽的樣子。


《記憶的永恆》

達利畫《記憶的永恆》(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時,卡拉剛好在外頭看電影。一回到家,達利就叫她坐下,閉上眼睛。等激動地倒數完、卡拉睜開眼後,他才掀開蓋在畫上的布。卡拉的感想是:「任何人只要一看見這幅畫,就絕對忘不了。」融化的時鐘看了令人心神不寧,但這個劃時代的意象其實簡明易懂。它描繪了兩人在利加特港村的安樂窩生活,時間流動緩慢,彷佛「融化」般,也反映出達利在卡拉身邊感到安逸悠哉,就像他所說的:「卡拉……她成功地替我築起了一層殼……因此我自己才能在她柔軟無比的呵護下,持續老去。所以作畫那天,我才把鐘錶畫得軟趴趴的。」這個意象也跟發臭的起司有關。畫下鐘錶前,達利吃了幾塊稀軟的卡門貝爾起司,融化的起司便以融化的鐘錶呈現。

達利對軟硬之間的變化十分著迷。《秘密生活》一開頭,達利就滔滔大談菠菜「稀軟不成形」,是何其恐怖,還拿菠菜跟龍蝦硬邦邦的盔甲相比。這位風趣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喜歡不按牌理出牌,公共藝術通常都以永恆不變的金屬製成,但他竟然拿可吃下肚的鬆軟麵團來發揮。晚餐時,他會大啖動物骨頭,令賓客反胃:「鳥兒的小頭骨啃起來口感絕佳。要品嘗大腦,再也沒比這更好的吃法了吧?」他筆下融化的時鐘並非只是噱頭,還極富哲學意涵。時間此一主題多年來蔚為流行:愛因斯坦和亨利伯格森 (Henri Bergson) 認為時鐘所定義的時間,準確性有待商榷,而達利的時鐘也表現出伯格森的時延 (durée),或「真實」的時間的流動。


鐵了心追夢

達利一直很容易受外界影響。晚年他深受現代科學啟發,尤其是原子論。引述他的話:「現在外界——也就是物理世界——已超越心理世界。現在我要拜海森堡博士 (Dr Heisenberg) 為父。」在《拉菲爾風格的頭爆裂開來》(The Exploding Raphaelesque Head)這幅畫中,物質汽化成螺旋状的粒子,反映出維爾納海森堡原子論的創新研究。後來達利表示螺旋狀物是「犀牛角」。達利迷犀牛迷到走火入魔:他畫犀牛角,拍了一部關於犀牛的電影,聲稱犀牛角無所不在,到處都「看得見」——早期的畫作、卡達克斯的巨岩群都有。

這幅融合了原子論、古典主義、犀牛狂熟的浮誇作品處理得不甚妥當,太過無情,也不合時宜。達利把原子論和古典秩序 (及拉菲爾) 做聯結,原子能在他的畫筆下彷彿一股平静卻惡毒的力量,但原子能可怕的威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露無遺。第一顆原子彈一投至廣島,七萬人便瞬間蒸發。達利回想起那天:「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的那顆原子彈令我大為震撼。從那時起,我便愛以原子來激發靈感。從這時期我畫的許多風景可看出,原爆消息傳來當下我是多麼恐懼。」小霸王彷彿又在惹人非議的主題上嗅到了商機,藉此大做文章。甚至在廣島原爆前一年,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就批評:「(達利) 根本就是個禽獸不如的反社會分子。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184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