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城市轉貼〉漫談凡夫『用神聖的血與生命,迎擊中國挑起之聖戰,你們是不敢的,』
2006/04/13 17:21:45瀏覽253|回應0|推薦4
 

漫談凡夫『用神聖的血與生命,迎擊中國挑起之聖戰,你們是不敢的,』 

壹、前言 

在凡夫於2006/03/23所發表的【河洛人就存在種族問題】的內文中有下面的一段話說:         

~~~但是,我知道,有一些像慕凡與麥芽糖之怕死之徒,用神聖的血與生命,迎擊中國挑起之聖戰,你們是不敢的,從蔣介石代表的你們的上一代,就怕死,才會丟掉那麼大土地,逃命來台灣, ~~~~~ 

 就筆者愚昧無知的猜想:大概這位老大沒有參加過殘酷的『用神聖的血與生命』戰爭吧?當他所謂的像慕凡…之怕死之徒當年正在與中共血拼時,那時的台灣,大概他尚未出生或尚在襁褓中吧?如果當時沒有我們這些『怕死之徒』,『逃命來台灣』來保衛台灣,也許台灣現在也可能不會有他這位菁英的大師級的人物吧?─何以言之?其理由不必贅述也罷。

由於他深研中國河洛古文化的『易經』,當然深知【吉凶誨吝】、【避凶趨吉】的道理;也會知道孫子兵法【謀攻篇】的『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之道。

 

如果台灣的執政當局沒有【上兵伐謀】之士,則可取【其次伐交】之途,而對【其次伐兵】之途,則不可取。因為筆者認為除非雙方到了對於【伐交】盡了最大的努力仍無法達成談判和解而不得已時,無論是處於主動或是被動的被迫走上【伐兵】的戰爭之途時,而其最後的結果,只有以下的兩種局面:

 

一是雙方平手的謀和;一是敗方的向勝方投降。

 

然而:這兩種局面,都免不了損兵折將和人民的遭受途炭;但其國家的當政主事者卻可能毫髮無損,和只會製造幾個【一將成名萬骨枯】少數的鐵桿英雄而已。

 

孫子兵法始計篇開宗明義的說:『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國家的主政者,其所執掌的即為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其內涵之標的則以蒼生的福祉為念,所以其對【用兵】的大事,不得不慎思明辨、慎謀能斷,以免草率冒然行事,而至進退維谷。

 

貳、引喻

 

  玆就以上有關筆者對孫子兵法【謀攻篇】個人愚見之論述,以時代先後歷史上的事例略述如下,以供諸先進之參考與指教:

(一)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的復國

 

請參閱: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0816764                                                

(二)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昭和20年)戰敗,裕仁天皇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於1945年8月6日,由同盟國的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於8月9日,在日本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日本天皇裕仁,見大勢已去,乃不得不接受中、美、英、三國波茨坦聯合公告,於8月10日,請求無條件投降。

 由此可見日本天皇裕仁,能以蒼生為念的仁慈、和他的睿智。當時的戰爭,盟軍的行動尚只限於海域和空中,如果日本天皇裕仁昏庸無知,任憑其肇事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鐵桿的元兇繼續奮勇抵抗,而致盟軍登陸日本本土,日本則必將遭同盟國的中、美、英、蘇、等國之瓜分,而無休養生息以達成今日的雄風再起之機。

(三)先總統蔣公中正的放棄反攻大陸

 

50年代,由大陸播遷來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正是大量接受美援的期間,一切軍

備遠超越中共;然而在反攻大陸的八六海戰中卻敗於中共。

………………………………………………………

 據聯合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二十七日A13 兩岸版【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國防部去年訪談十七位當年參與反攻大陸「國光計畫」的規劃將校,完成一本口述歷史,揭露當年蔣中正總統反攻大陸的夢,也是國防部正式向反攻大陸作一告別的記號。

 民國五十四年四月一日,蔣總統令軍方在台北縣三峽山區秘密設置「國光作業室」,動員三軍二百零七位菁英秘密研擬反攻大陸的作戰計畫。作業室存在十年之久,最後認清客觀形勢不許可即束之高閣。

 當時「國光作業室」由朱元琮中將擔任主任。將校回憶,民國五十二年五月二日,

蔣總統提出開戰指導,指示參謀研擬如何砲擊中共三、四天,誘發中共砲戰,我方再向世界宣布中共挑釁,作為我行動的藉口。但五月卅日國防部參謀提出難以執行的看法,蔣中正採納了參謀意見,沒有下令攻擊。

 據指出,「國光案」在民國五十四年達到高潮,六月十七日蔣總統在陸軍官校召集國軍基層以上幹部,以官校歷史檢討會為名義進行精神講話,預備發動反攻,所有幹部者都已預留遺囑,軍方同時選擇最適合登陸戰發起的D日。

 孰料八月六日海軍劍門、章江軍艦運送特戰人員偵測大陸沿海情報,遭中共魚雷艇伏擊沉沒,殉難官兵近二百,十一月十四日又有一艘海軍永字號艦在烏坵被共軍擊沉,才澈底打消反攻大陸的計畫。

………………………………………………………

 再據聯合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A15 民意論壇版所刊──鄭大誠/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北縣新店)所發表的【八六海戰  巨艦輸小艇輸了制海優勢】一文的論述,玆摘錄其要點於下:

 “~~~~~~~~~~~~~~~~~~~~~~~~~~~~~~~~~~~~~~~~ 國共內戰期間中共根本沒有海軍可言。為了沿海作戰的需要,中共自一九五一年起開始部署自行設計的小型魚雷快艇做為海戰攻擊主力,這種小型快艇排水量僅二十二噸,最高航速可達到五十二節,機動力高。

 反觀我國,由於二戰後美國轉移了一批中、大型船艦給我們,蔣介石政府頗有以海軍船艦噸位大小來決定海權之心態。~~~~~~~在缺乏海空掩護之下,劍門與章江兩艘大型艦實難以阻擋中共眾多小型魚雷快艇的快速魚雷攻擊。事實上,八六海戰三個月後,我海軍又損失了一主力驅逐艦「太平號」。~~~~~~~~~~~~~~~~~~~~~~~~~ 

 ………………………………………………………

 由以上所引述的有關【先總統蔣公中正的放棄反攻大陸】的報導和文章,可見先總統蔣公中正的為了避免折損所屬官兵同袍及國力,而不得不放棄其個人尊嚴的苦心。 

……………………………………………………

 據筆者當年的親身經歷:在海上,我海軍的船艦,會被共軍強迫徵集成百上千的漁船層層包圍的攻擊;在陸上會被共軍強迫徵集的平民,驅使其依平民、民兵、正規軍、先後順序的梯次,以【人海戰術】向國軍的陣地衝鋒攻擊,等到那些無辜死亡的屍體累疊到可以使其正規軍受到掩護,和一方面利用國軍的不忍心繼續射擊時,他的正規軍即可以爬越累疊的屍體,蜂湧而上,將我國軍的陣地澈底摧毀;情況的殘酷,真是令人慘不忍睹。

…………………………………………………………

參、結語

 

古哲云:『以大事小靠仁義;以小事大靠智慧。』 

當那位凡夫老大所說的~~~但是,我知道,有一些像慕凡與麥芽糖之怕死之徒,用神聖的血與生命,迎擊中國挑起之聖戰,你們是不敢的,從蔣介石代表的你們的上一代,就怕死,才會丟掉那麼大土地,逃命來台灣, ~~~~~的時代,中共軍的軍備之落後,與我中華民國國軍的軍備相比,幾可說是天壤之差;但是,中華民國的國軍卻戰敗了。 

 

因此,我相信『以小事大靠智慧』真諦的重要。所以我敢肯定: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的復國─靠的是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昭和20年)戰敗,裕仁天皇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靠的是智慧;

先總統蔣公中正的放棄反攻大陸─靠的是智慧;雖然可能因此而損及他的尊嚴。 

 

那位凡夫老大雖然說~~~但是,我知道,有一些像慕凡與麥芽糖之怕死之徒,用神聖的血與生命,迎擊中國挑起之聖戰,你們是不敢的,從蔣介石代表的你們的上一代,就怕死,才會丟掉那麼大土地,逃命來台灣, ~~~~~ 

 

 但是我不相信他曾經用神聖的血與生命參加過那殘酷的戰爭,甚至連別人『用神聖的血與生命』參加過戰爭的場面也沒有看過。如果我這樣的意測不錯,而是叫別人『用神聖的血與生命,迎擊中國挑起之聖戰,』去發揮『鐵桿』英雄的精神而不知道『以小事大靠智慧』的道理,那麼就應當把受人尊敬之自謙的【凡夫】改為自責的【莽夫】了。抱歉,得罪了!    2006/04/02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cwangst&aid=23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