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18 20:45:24瀏覽175|回應0|推薦3 | |
文摘集錦——(十一) 聯合筆記 原來國防才是好生意 作者: 徐國淦 扁政府為帶動國防軍需產業發展,在卸任前夕由邱義仁親自督軍成立「鐽震公司」,聲稱要整合台灣軍購及相關維修、保養及零組件供需等問題。消息一出,各界撻伐,質疑是扁政府卸任前掏空國庫的大膽行徑。 從在商言商的角度來看,國防真是一門好生意。第一是預算多,二00八年我國防預算即高達三千多億,幾達GDP的百分之三。所謂以民間公司整合國防工業生產資源,說穿了,就是拿納稅人的錢做沒本生意。第二、軍購涉及後續維修、保養等,一次簽約,長年有生意。第三是金額龐大又不易監督,仲介的利潤與回饋抽佣的油水非外界所能想像。四是由於事涉國防機密,市場多為獨佔,利益壟斷在少數人手中。 這也是為何大半是政府出資的「鐽震」,形勢上官股只佔四成五,目的就在迴避監督。這個「巧門」,當然是扁政府執政期間執行所謂「金融改革」及「國營事業民營化」,操練出來「化公為私」的不敗戰略。 若不健忘,人們應該記得,二00三年陳水扁過境紐約領取「國際人權獎」,當晚卻與軍火商同席共宴。近幾年,扁政府對軍購案如此操切,絕不是沒有原因。至今,事態發展恐怕已非過去政黨「以軍養政」的模式,而已演化出更精緻的「軍品釋商」包裝下的利益輸送。套句話:「執政是短暫的,金錢最實在」。 由此看來,扁政府為何不時在中共布置「飛彈」問題上大作文章,一再恐嚇台灣人民,也就不難理解了。可惜,如此精心布局,一旦全案曝光後,扁政府的如意算盤只怕將如媒體形容的:「竹籃子撈月,一場空」。 日前雲門大火,林懷民感嘆政府文化政策流於口號。透過「鐽震公司」,民眾也許更明白,當世界各國都將文化當成重點產業及重點政策經營,而台灣政府不僅不思作為,卻在那裡猛拚國防產業。原來,對於執政黨來說,國防才是一門好生意。而這或許是阿扁從尹清楓懸案中得到的最大的體會。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二月十八日 星期一 聯合報 A15民意論壇 刊載﹚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