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13 00:46:34瀏覽479|回應0|推薦6 | |
不久前,參加了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台灣政治思潮與民主文化運動研討會」,才知道原來第一個提出「台灣獨立」的組織,是台灣共產黨。如果單以「台灣獨立」這四個字來看,也許會覺得這些前輩有先見之明,但是,將它放在一九二零年代的時空背景下,我也只能說,「台灣獨立」不過是個時代的產物。 後來的「台灣獨立」的觀念就一直延續下來,當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所謂「台灣獨立」是想從「中華民國」獨立出來,但演變至今,「台灣獨立」或者是「建立台灣國」,給我的感覺卻又變成想從「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出來的樣子。我不管別人怎麼想,但在我心中,不管用什麼名字(這須由大家來決定),我希望我的國家是個國格完整的國家。什麼是國格完整的國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聯合國無法拒絕我們的加入。 在研討會中,談到了文化的問題。與會之人多數擔心台灣文化的發展,可是,又不知該往那個方向走。依我的直覺,這些人基本上是屬於「台灣獨立」派的人。我的推想是,若要建立台灣國,就要有一群擁有相同文化的人,當然如果有一個群體叫做台灣民族更好。可是,台灣的文化是什麼?應該說嚴密一點,有什麼符號或東西可以代表台灣?例如和服、武士刀、茶道、柔道,讓我們想起日本;牛仔、漢堡讓人想起美國;什麼能讓世人想起台灣? 雖然台灣史,可以上推至八千年前的長濱文化,可是,有文字的歷史不過四百多年而已,固然我們有南島文化、有荷蘭文化、有漢文化、有日本文化的影響,其中最強勢的是漢文化,尤其日本退出台灣之後,國民黨政府接手,漢文化更為強勢。當有心人正在探索台灣的文化發展方向之時,西方的文化與文明,卻排山倒海的進入台灣。就像一鍋正在滷的菜,當味道還沒出來的時候,卻又一直加新東西進去,說實在的,有誰能預測將來所謂台灣的文化的特色會是什麼?或者,就讓它慢慢地自然去形成? 以日本為例,他們有兩套幾乎決然不同的文化,精緻的如茶道、花道、能樂,但也有大眾文化充滿暴戾的歌舞伎、各地像大拜拜的XX祭‧‧‧等,反觀台灣,我們除了禪修、打佛七較為精緻且與眾不同之外,其他乏善可陳,至於大眾文化的布袋戲、八家將、宋江陣倒是還可以發展。問題是,政府官員對這些有興趣嗎? 即便有這些東西,可以搞出一些獨特的文化,然而,在變動這麼快速的時代,國界線逐漸模糊,走向地球村的時候,一個人可能到世界各地去工作、去生活的狀況下,我想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也許我們需要的是個人的紮實的學養與良好的態度,因為當你在與外國人接觸時,你就代表台灣。想想王建民的表現,您會瞭解我在說什麼。 有人花了一大筆錢聘請法國人出書介紹台灣,這樣的作法有效嗎?當許多外國人被書吸引到台灣來的時候,我們有合格的人來為他們介紹台灣嗎?研討會中,有個文建會的官員說,馬英九要提高文化方面的預算,他說錢不知道該怎們花(也許我誤解他的意思),我倒想問他,訓練各種語言人才,不用花錢?台灣的美,用圖片介紹就夠了?況且,蒐集資料,編輯書籍,不也需要人嗎? 一切都是人,沒有人文化怎能表現出來呢?不愛讀書的人,會有多紮實的文化素養,我頗為懷疑,最令人擔憂的是,台灣人普遍不愛讀書。據出版界的朋友說,百分之七十的市場在台北市,其他的三十分佈其他地區,這樣的現象,文建會看在眼中,不知會有什麼感想? 冷面仔認為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想把自己變成什麼樣的國家,所以,在文化、在經濟、在外交‧‧‧在各方面,都沒有一個指導原則,自然而然就訂不出一個適當的方法和步驟。但願民間有許多進步的力量一起來為台灣的將來構圖,當人民知道要往何處去的時候,政黨就只是做些安排的工作而已了,看它還能搞什麼鬼!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