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過鍾怡雯這個名字,但孤陋寡聞的我,
從未了解過她是什麼樣的一位作家。
以為她和豐子愷、余秋雨等人開在同一張書單上,
想必也是頗有年紀、在我內心定位為成「老派」的作家吧?
然而我徹底地錯了,人家不過是個連不惑皆未滿的新世代作家,
卻被我以淺薄的見識界定成古味濃厚的老前輩。
鍾怡雯的寫作風格十分獨特,她不賣弄華麗辭藻、
不用生澀難懂的字詞故意顯示自己的功力。
她的文章只會令人感到自然而不做作、
深刻的情感和想法深藏在字裡行間,而沒有說教的意味。
她有著獨特的「鍾式幽默」,將自己的不諳下廚、
赤道國家賦予她的慵懶習性、就算身心俱疲仍堅持
維持家中整潔的超級潔癖,在她筆下,都成了令人會心一笑、
無傷大雅的個人風格。
最令我感到訝異的,她的文章裡竟也會出現「欠揍」、
「無厘頭」這類的新世代用語。
然而這些新世代用語,卻能巧妙地融合在一篇同時
附有質感與極富味道的遣字用字中,不令人感到突兀,
反而覺得是一種絕妙的搭配,更增添了這篇文章的平易近人,
進而達到所謂「雅俗共賞」。
巧妙地將文字原有形式轉變,例如在<廚房>一文中,
將食物在屋中殘留的氣味,以「彌留」形容,不但有創意,
也道出了她對這股味道,其實是充滿貶意的;
以鮮明、逗趣的意象表達一種情感,也是她慣用的手法,
在<非常饞>中,嗜吃巧克力的她,
誤闖了一間充滿琳瑯滿目各式巧克力的店。
她形容這樣的心情正是
「想像一隻老鼠掉到穀倉的心情,或是松鼠跌落栗果堆中」,
令讀者不但能輕易將這樣的情感轉換在自己的心中並理解,
也會莞爾一笑。
看她的散文可以很輕鬆,就像是好朋友嘰嘰喳喳
在你耳邊傾訴著:她小時候是如何如何調皮;
在赤道那一端我們沒去過的國度,她是怎麼樣渡過她的童年;
昨天又在巷口遇到了她最喜愛的那隻貓,
她準備了魚罐頭給她;
那夜經過路燈下,她忽然有了想保護老路燈的感慨……
如此細碎的生活瑣事、突發的奇想,透過她的筆,
你忽然懂了文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她是那麼地多愁善感,
卻又能將這樣滿溢的感情化作能與你分享,
讓我們也能輕易地融入她的生活圈。
即使在冷天裡,讀到她在馬來西亞的生活,
我卻仍能感受到,那一道道熱烈的陽光,
將大地曬成一片金黃色,
世界在強光之下,似乎都有些迷濛……
怪不得她生來一股慵懶的氣息……
在冬季裡,我認識了來自溫暖馬來西亞的鍾怡雯。
或許是為了討點她文章裡的溫暖,我愛上了她的文章,
毫不猶豫地一頭栽進她那隨性、充滿想像的世界。
或許是馬來西亞的陽光真的夠燦爛,我似乎真的感受到
在可可樹的沙沙聲中,吹達了一陣暖意。
那陣暖風還在我耳邊輕輕地說:會對巧克力這麼沒有免疫力,
大概是青春期記憶中,那一片同學家的可可樹惹的禍吧……
討論議題:
我們是否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
忽略了身邊許多細瑣事情所代表的意義、所帶給我們的感受?
我們不曾細想,而視為理所當然?
為什麼我們將上天賦予我們的感官,
讓我們能領受生活、生命之美的能力,逐漸淡忘?
原文 取材自 : 跨校網讀 第 9704梯次 得獎作品 書 訊 : 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