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個人信用貸款條件 伊蓮諾:小說就像病毒
2015/04/11 06:09:04瀏覽11|回應0|推薦0

想解決財務困難其實不難

專家幫你輕鬆貸擺脫缺錢煩惱

整合各家銀行貸款方案(免費諮詢看看):

http://1314.ws/ok1

2013年,年僅28歲的紐西蘭作家伊蓮諾?卡頓(Eleanor Catton)以《發光體》獲曼布克獎,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卡頓應台北國際書展之邀來台,坦率說:「我很高興得獎後有機會旅行各地,但獲獎不保證接下來寫作順利,因為從得獎後我一個字也沒寫!」有著甜美笑容的卡頓,言談透露冷靜的性格,她認為年輕作家有原創的優勢,資深作家技巧成熟,但她期許老輩與新人、東與西方文化都能互相學習,「作家的特權在於,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祖先,甚至設計自己的族譜。身為紐西蘭作家,不代表你必須跟隨其他紐西蘭作家的腳步。」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她自認不代表整個紐西蘭,她的讀者也在全世界,因此她熱愛旅行,以年輕的眼光飽覽各地文化,並以此充實創作。她比喻小說就像病毒,「進入每個新的文化就會轉化形式,生存下去,因此文學永遠不死。」她費時5年寫成800多頁的《發光體》,以推理筆法描寫1860年代紐西蘭淘金熱時期,一連串失蹤與死亡案件背後的人性鬥爭。卡頓眼神晶亮地說,她熱愛推理,甚至著迷於「勒索」相關的新聞報導,因此企圖寫一部精采的懸疑小說,樂在構思推理謎題。書中她以12星座的概念,設計12個來自毛利、中國等多種族文化的角色,12個章節每章長度減半,形成愈來愈緊湊的節奏和張力。她表示,淘金熱時代世界各地文化匯聚,是紐西蘭史上「最浪漫的年代」,「在埋首史料時,我特別想找尋那些被歷史掩蓋、沒有聲音的人。」此外,現今資本主義當道,她也想藉當年的淘金夢作今昔對照。紐西蘭文學對台灣而言相當陌生,卡頓坦言,只有短短100多年自治歷史的紐西蘭,確實沒有太多文學主體性,英國殖民文化影響讓他們輕視本土作家,1970到1990年代的文壇則分毛利、非毛利作家兩大陣營,「兩者各寫各的。」「但一切都在改變」,她表示這一代作家重視當下,自豪於毛利文化,非毛利作家也能在筆下自然融入毛利元素,「同時,我們也在全球化浪潮中,努力把視野往外拓展,不再侷限於『紐西蘭文學是什麼』的命題了。」
0A449BF1A083049C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35l5v3tv5&aid=2215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