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9/02 01:43:16瀏覽107|回應0|推薦2 | |
以下內容轉貼自8/27聯合報記者沈能元的報導~~
一名2歲男孩,日前因高燒、急性腹痛被送到醫院急診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醫師赫然發現,男孩的右腎居然有一顆1公分的結石,立即收治醫院治療,由於右腎被結石堵塞,引發細菌感染,白血球、發炎指數飆升,造成右側大葉性腎炎,併發敗血症,需要住院治療腎臟發炎約一周。但這麼小的孩子,為何罹患腎結石? 收治病例的東元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主任賴俊維在網路分享此罕見病例。賴俊維指出,這種情形真的是少之又少,第一次看到年紀這麼小就發生的腎結石,他和急診、放射科醫師都沒有碰過這種情況,經排除新生兒代謝疾病、罕病、尿路感染等病史都無異常,並詢問家屬孩子平常吃什麼?經瞭解男孩每天都吃一種低脂高蛋白粉,內含大豆蛋白、磷酸鈣、碳酸鈣,呼籲家長不要給小孩吃任何營養補充品。 衛福部食藥署表示,當產品若非屬於1歲以下嬰兒與較大嬰兒的配方食品,為以一般食品管理,無需申請查驗登記,但食品業者應自主管理其原料、製程、產品標示等符合「食安法」及其相關規定,始得上市。食藥署已設置嬰幼兒食品專區,提供法規、衛生標準、標示、廣告、衛教等資訊。 若是一般非嬰兒配方奶粉,可以宣稱適合嬰幼兒使用嗎?食藥署表示,國內銷售的包裝食品,依「食安法」應明顯標示品名、內容物名稱、淨重、容量或數量等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事項。若業者自願性標示產品的食用對象,應與事實相符,且業者應有相關佐證資料備查。當產品標示不實,或有致消費者誤解情形,依「食安法」開罰4萬至400萬元。 針對嬰幼兒使用食品後發生健康疑慮,食藥署指出,目前已建置「全國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及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如民眾、醫事人員、廠商等發現食用食品出現非預期反應時可即時通報。收案後,於相關資訊搜集彙整後,提送食品非預期反應諮議小組會議,進行評估分析食用產品與非預期反應的相關性。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