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男口腔癌發生率世界第一 醫師:嚼檳榔風險高11倍
2019/07/16 10:09:15瀏覽372|回應0|推薦5
以下內容轉貼自7/16聯合報記者吳淑玲的報導~~

台南巿柳營奇美醫院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的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中就有31.5人,高居世界第一,呈現了口腔癌防治在台灣的重要性。在台灣,口腔癌與檳榔嚼食習慣息息相關,根據國際癌症研究總署研究指出,全世界估計約有6億檳榔嚼食的人口,其中檳榔子不含任何添加物已是屬於一級致癌物,所以坊間傳聞不添加石灰、荖藤或荖花的檳榔嚼塊就不會致癌是錯誤觀念。

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長蔣維凡表示,根據Gupta等學者進行的統合研究發現,嚼食檳榔者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未嚼食者的2.82倍,但在台灣統合13篇研究結果發現嚼食檳榔者得到口腔癌的機率竟然高達11倍,故推測與檳榔嚼塊成分及嚼食量相關。國民健康署自93年開始推動口腔癌篩檢活動,截至民國98年的第一期成果顯示共有423萬人次接受篩檢,篩出1萬4千餘例口腔癌前病變與8033名口腔癌病人。

相對於非篩檢診斷出之口腔癌中僅有39%為早期發現,但是篩檢介入可以讓45.9%口腔癌在早期就檢出,明顯呈現早期發現之效益。

柳營奇美自民國100年至102年間接受口腔篩檢民眾的研究也發現,口腔呈現癌前病變的555例陽性個案,倘若為嚼食檳榔累積量較大者,縱然接受治療,日後也較容易復發甚至進展為口腔癌,其危險度是不嚼食檳榔者的5.9倍。因此檳榔族除了及早戒除檳榔之外,也應定期接受口腔追蹤,以減低口腔癌對生命與生活品質的危害。

蔣維凡指出,嚼食檳榔相關的癌前病變以「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為代表,常好發於頰黏膜與口底,其次為軟腭,多半是因為這些部位為主要檳榔嚼食或接觸之處。故這類病人的口腔黏膜容易出現潰瘍、變白、漸失彈性,最後造成張口及吞嚥困難,甚至產生灼熱與敏感。

蔣維凡說,就如肝硬化對於肝癌一般,這種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環境極易轉變成口腔癌。依據2019年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指出,若是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合併口腔白斑症,口腔癌發生之機率也大幅提升5倍以上。

蔣維凡部長表示,南台灣地區檳榔嚼食盛行率(包含曾經嚼食者)約11.4%,高於北台灣與中台灣的9.5%與8%。檳榔嚼食除了會對口腔造成危害之外,對於腦部、心肺系統、腸胃道、內分泌與生殖系統也都有不良影響,因此檳榔防制策略對於全身性健康的維護實屬重要。

柳營奇美醫院在口腔顎面外科另開立檳榔病變特別門診,協助民眾及早戒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追蹤而努力。醫師提醒,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黏膜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的關係,刺激來源如吸菸、檳榔、喝酒、梅毒、過度陽光曝曬、長期營養缺陷、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及尖銳的蛀牙、破損的假牙等,這些都是造成口腔癌的可能成因。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yuhao&aid=12811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