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12 01:52:46瀏覽0|回應0|推薦0 | |
推薦你可能會改變你一生的英文課: 人際關係貧窮 更易淪入貧老深淵台灣 盡快布建社區援老據點小英的年金改革下 老人將回鍋職場連韓國人都70歲才離開職場...你該想的不是提早退休,而是如何不被淘汰更多udn報導:2017這樣請 就能有3個>英語聽力學習9天假期?女星穿這樣 遭酸「蛆爬滿身」 林依瑩指出,台灣須在十年內做好高齡社會的社會支持系統,全力發展「社區互助關懷據點」;如果一年能夠發展出五百個社區據點,十年就能涵蓋全部七千八百個村里的社會安全網絡系統。 引進「下流老人」的如果出版社,邀集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台北仁濟院社會服務室主任陳穎叡等專家學者,針對台灣「下流老人」現象對談,找出治本之道。座談會實況隨新書出版,剪成影片在Youtube播放。與會者認為,拓展社區支援據點、活化老人生產力、建立社會支持系統與世代理解,可遏止老年貧窮危機。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郭慈安說,過去以為老了就去住安養院,但入住安養院是切斷老人與社區的連結,讓他們變得更孤立無助;百分之七十的銀髮族可照顧自己,只要政府或社區稍微扶持,他們就能自立。 「我們常把老跟『醫療』想在一塊,應要用『生活』的概念去思考。」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表示,新政府應從「如何讓老人保持活躍」的角度重新思考,而不是著重醫療。如何讓銀髮族退休後,還能以一生累積的智慧為社會所用,並讓年輕人尊重與理解銀髮族,不將「老」視為包袱。英文聽力網站 陳穎叡發現,愈來愈多急難救助是一般收入的家庭來申請。許多個案是高齡者四、五十歲的子女生病罹癌,讓照顧責任落到七、八十歲的長輩身上。當子女無法繼續工作,長輩通常會拿出積蓄協助子女的醫療開銷,導致自身陷入老後貧窮,甚至演變為「兩代貧窮」。 ★更多相關新聞 「下流老人是社會造成的」,「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認為,中產階級淪為下流老人,不只是高齡者本人或其家人的錯,更是整個社會的結構性問題,「我們應該要擺脫自虐的貧窮觀,尋找社會性的解決策略。」 >線上英文教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