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7 16:07:42瀏覽410|回應0|推薦3 | |
突然之間,台灣有許多人都變成了文字學家,而且是那種祇會望字(並非望文)生義的文字學家。 內政部長江宜樺日前被問到第四次「江陳會」的維安問題時,他的回答是:「希望大家把江陳會看成是兩岸進展的合理溝通機制」,「慢慢的所有人都會習慣,我們在台灣島上,會有類似這樣的活動出現」。 江宜樺的回答有錯嗎?有!「文字學家」逮到的錯誤是他用了「台灣島上」這四個字。他們的解讀是:說「台灣島」,就是「把台灣弄得那麼小,祇是一個島」,這是「馬政府官員內心深處已把台灣自我矮化」,並且讓「台灣主權一步一步消失」。 一個「島」字,竟然有那麼深奧的含意,甚至還成了那麼大的罪狀,大概連政治學博士江宜樺都沒想到吧? 「文字學家」甚至還拿馬英九說的「台灣地區」,以及吳伯雄說的「台灣島內」,來作對比,並且消遣馬英九從台灣區的「區長」又變成了台灣島的「島主」。 但「台灣島」這樣的用語,有那麼罪大惡極嗎?如果依此類推,民進黨常掛在嘴邊的那個神聖符號「美麗島」是否也有自我矮化之嫌?否則同樣一個「島」,何以此有罪而彼無罪?再類推下去,難道有人說台灣是個「島嶼國家」也是錯誤的?早年搞黨外運動的人都爭相閱讀高立夫(Ralph Clough)寫的《島嶼中國》(Island China),為什麼那個年代沒有人把「島」或「島嶼」當成是貶抑之詞?或視之為矮化主權的同義詞?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江宜樺以「台灣國」取而代之「台灣島」這三個字,那些聞島而色變的「文字學家」,不但不會在立法院通過對他的譴責案,說不定還會通過褒揚案,肯定他提高台灣主權。 當然,「文字學家」這幾天最大的發現是:馬英九果然暴露了他是「終極統一論者」的真面目。 馬英九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有段話是這樣說的:「兩岸能否如大陸所期待的達成統一,端視未來數十年情勢的發展,目前這個階段無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馬英九這段話有錯嗎?有!「文字學家」逮到的錯誤是他用了「數十年」(decades)這個字。他們的解讀是:「數十年情勢發展」這句話,證明「馬英九在逐步遂行他內心的終極統一論」,這是否定並消滅中華民國,涉及對國家不忠,不配再當總統,也證明他三不政策中的「不統」根本就是假話。 但如果「文字學家」願意下點工夫逐字推敲的話,他們應該發現,「未來數十年」之前還有一句「能否如大陸所期待的達成統一」這樣的話,如果馬英九說的是「能否如我所期待的」,或是「能否如我們所期待的」達成統一,那他被扣上「終極統一」的大帽子是罪有應得,但「文字學家」卻顯然故意視而不見「能否如大陸所期待的」這句話。 更何況,馬英九在同篇訪問中還講了另外兩句話:「中國大陸的人民,不太瞭解我的政策(指「三不政策」),他們不瞭解為什麼我們不希望統一」,「但是做為這個國家的總統,我相信在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民,都希望能確保一個或兩個世代的和平與繁榮,可以讓台灣海峽兩邊的人,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與自由去互相瞭解與欣賞,並決定該做什麼」。 「文字學家」祇注意到「數十年」(decades)這個字,卻忽略了「一個或兩個世代(generations)」這個字,一個世代通常可長達百年,但「文字學家」卻祇見到短的decades,而未見到更長的generations,可見馬英九即使是個統一論者,他的統一時間表也祇是個遙遙無期的時間表。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速度太快幾近暴衝,這是事實;他在涉外事務上過度傾向中國,也是事實;但速度太快與過度傾中雖然要受到嚴厲批判與嚴格監督,卻並不代表他在賣台、矮化主權,甚至要否定或消滅中華民國;而且一個已經有總統頭銜的人,怎麼會甘心去當個區長或島主?除非他真是個白痴! 台灣的政治文化始終不夠成熟,始終困在符號的迷宮裡長期打轉,就是因為有太多的假文字學家,那種祇會選擇性望字生義的文字學家。(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