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療痔病經》、《南無佛說秘瘟經》
2016/12/16 10:01:45瀏覽2251|回應0|推薦20

《佛說療痔病經》、《南無佛說秘瘟經》

 

《佛說療痔病經》 五方佛列表

 

1.如是我聞。

3.薄伽梵。

7.阿難

 

2.一時

4.王舍城

9.誦此經者。得宿命住智。

8神咒。

10.又說咒。

 

5.大苾芻眾五百人

 

 

6.眾多苾芻、身患痔病。共16種。

 

 

 

【附錄】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比丘)眾五百人俱。時有眾多苾芻(比丘),身患痔病。形體羸瘦。痛苦縈纏。於日夜中。極受憂惱。

   時具壽阿難陀。見是事已。詣世尊所。頂禮雙足。在一面立。白言:「世尊。今王舍城,多有苾芻(比丘)。身患痔病。形體羸瘦。痛苦縈纏。於日夜中。極受憂惱。世尊,此諸痔病。云何救療。」

   爾時佛告阿難陀:「汝可聽此療痔病經。讀誦受持。繫心勿忘。亦於他人廣為宣說。此諸痔病。悉得除()。所謂風痔、熱痔、癊痔、三合痔。血痔、腹中痔、鼻內痔。齒痔、舌痔、眼痔、耳痔。頂痔、手足痔、脊背痔、糞門痔。遍身支節,所生諸痔。如是痔瘺,悉皆乾燥。墮落消滅。畢差(必瘥)無疑。皆應誦持如是神咒。」即說咒曰:

怛姪他。頞闌帝。頞藍謎。室利鞞。室里室里。磨羯失質。三婆跋覩。莎訶。

   阿難陀。於此北方有大雪山王。中有大()羅樹,名曰難勝。有三種華:一者初生。二者圓滿。三者乾枯。猶如彼華,乾燥落時。我諸苾芻(比丘)所患痔病。亦復如是。勿復血出(出血)。亦勿膿流(流膿)。永除苦痛。悉皆乾燥(平復)。又復若常誦此經者。得宿住智。能憶過去七生之事。咒法成就莎訶。

   又說咒曰:

怛姪他。苫謎苫謎。捨苫謎。捨末泥。捨苫泥。莎訶。

   佛說是經已。時具壽阿難陀,及諸大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http://tw.myblog.yahoo.com/jw!zxYrd8SBSURXiEetuf8vUQ--/article?mid=526

 

 

[補充]經文所說的「糞門痔」指的是「痔瘡」,而其他許多種類的「痔」,以現代的醫學術語來說指的就是「腫瘤」,而「惡性腫瘤」就是所謂的「癌症」,所以,《佛說療痔病經》(咒)除了對治療「痔瘡」有效之外,對於其他的「痔病」(「癌症」)也有廣泛的治療及預防的效果。

 

 

《南無佛說秘瘟經》     五方佛列表

 

2.佛。

5.阿難

 

1.爾時

3.舍衛城

8.知七鬼真名。得聞金剛密跡。

安樂、免難。

7神咒。

9.又說咒:

唵‧烏輪尼‧

潑吒‧娑婆訶。

4.諸大眾。

 

 

6.眾生、忽遇天行疫氣。死亡無數。

 

 

 

【附錄】南無佛說秘瘟經  摘錄大藏經 字續藏經403

   爾時,佛在舍衛城中,與諸大眾俱會。

   阿難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彼南閻浮提世界眾生,忽遇天行疫氣,烈如猛火,橫相延及,死亡無數。如何免之?

   佛告阿難:「汝當諦聽!吾為汝說。此病有七鬼,常吐惡氣,傷害人民。初得之時,頭痛寒熱, 百節俱解,苦痛難言。若有善男信女,能知七鬼真名字,當免此難。」咒曰: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過去七佛、南無十方諸佛、南無諸菩薩,南無一切眾生。聞我金剛密跡,漫多羅鬼、阿伽尸鬼、尼伽尸鬼、阿伽耶鬼、波羅利鬼、波羅尼鬼、阿毘羅鬼。

   佛告阿難:「如是,若有善男信女,能知七鬼真名字,即當遠離,不敢侵害,其人物所被毒氣,並皆消滅。得我金剛密跡,其身安樂,無諸患難。」

 佛說是經已,天龍八部,一切大眾,歡喜信受奉行。真言曰:

唵‧烏輪尼‧潑吒‧娑婆訶。

 

迴向願一切眾生,皆免疫著,同得安樂。

                     摘錄大藏經 字續藏經403                                                                   

http://inlotus.org/MAHAYANA/mahayana31.htm

http://www.buddhist-experience.org/welcome/article_detail/1868.html

 

 

[補充]漫多羅鬼(mantara graha)。阿伽尸鬼(akani graha)。尼伽尸鬼(nikasi graha)。阿伽耶鬼(akana graha)。波羅利鬼(patilei graha)。波羅尼鬼(patani graha)。阿毘羅鬼(awira graha)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8530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