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9/09 15:32:02瀏覽1247|回應0|推薦4 | |
【字義析辨】作 ※作:找到649則。(一)ㄗㄨㄛˋ (二)ㄗㄨㄛ (三)ㄗㄨㄛˊ (一)ㄗㄨㄛˋ1.興起、振起。說文解字:「作,起也。」如:「興風作浪」。 ○興風作浪:ㄒㄧㄥㄈㄥ ㄗㄨㄛˋ ㄌㄤˋ掀起風浪。原指神話小說中妖魔鬼怪施展法術掀起風浪。比喻挑起事端,引發爭吵。興、作:引起。亦作「掀風播浪」、「抓風鼓浪」。 通俗常言疏證˙水火˙興風作浪引蜃中樓劇:「要你在這裡興風作浪。」 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一回):「頭兩天見姊夫同前任不對,他便於中興風作浪,挑剔前任的帳房。」 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氣:ㄧㄍㄨˇ ㄗㄨㄛˋ ㄑㄧˋ作戰時擊第一通鼓,戰士們最能鼓足勇氣。後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才容易成功。=一氣呵成、趁熱打鐵。 語本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舊唐書˙卷一九五˙迴紇傳:「奮其智謀,討彼凶逆,一鼓作氣,萬里摧鋒,二旬之間,兩京克定。」 文明小史˙第五十二回:「饒鴻生在兩江制臺面前告奮勇的時候,不過是個一鼓作氣,他說要遊歷英、法、日、美四國,不免言大而夸。」 2.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 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天作之合:ㄊㄧㄢㄗㄨㄛˋ ㄓ ㄏㄜˊ(1)婚姻是天意撮合的。多用為新婚賀詞。好像是上天給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滿的話。合:配合。=天造地設、天意姻緣、佳偶天成、鳳凰于飛、鸞鳳和鳴←→彩鳳隨鴉、露水夫妻、亂點鴛鴦、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詩經‧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那張姑娘方纔聽你說來,竟是天作之合的一段姻緣。」 (2)後指自然形成的伙伴。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年長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尋常同年弟兄。」 ◎這對新婚夫妻,郎才女貌,真是天作之合。 3.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 《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信而好古:ㄒㄧㄣˋ ㄦˊ ㄏㄠˋ ㄍㄨˇ相信並愛好古代的東西。信:相信;好:愛好。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讀<伊索寓言>》):「這樣,我們的信而好古的態度,便發生了新意義。」 4.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為、當。如:「認賊作父」。 ○認賊作父:ㄖㄣˋ ㄗㄟˊ ㄗㄨㄛˋ ㄈㄨˋ把仇敵當作父親。譏諷不明事理而將仇敵當作親人。比喻甘心投靠敵人。=認敵為友、認賊為子←→大義滅親。 如:「那般貪官汙吏,人面獸心,認賊作父,真是令人不齒。」 (華而實《漢衣冠》三):「鄭成功臉色發白,全然失去了希望,他悲憤地昂起頭,一字一音地說:『你認賊作父!』」 6.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裝腔作勢:ㄓㄨㄤㄑㄧㄤ ㄗㄨㄛˋ ㄕˋ故意裝出某種腔調或姿勢。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亦作「拿班作勢」。=故作姿態、拿班作勢、裝模作樣、矯揉造作←→天真爛漫、純真自然。 精忠岳傳˙第六十五回:「趙大、錢二,還要裝腔作勢。地方鄰舍,俱來替他討情,二人方才應允。」 ◎這種裝腔作勢,沒有真情實感的作品,根本不值得一讀。 ○裝模作樣:ㄓㄨㄤㄇㄛˊ ㄗㄨㄛˋ ㄧㄤˋ故意做作,不是出於自然的表現。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樣:模樣、姿態。=矯揉造作、裝腔作勢。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五回:「才知道他是個色厲內荏之流;外面雖是雷厲風行,裝模作樣;其實說到他的內情,只要有錢送給他,便萬事全休的了。」 宋‧史浩《荊釵記傳奇》:「裝模作樣,惱吾氣滿胸膛。」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冷酒冷粉冷湯,著咱如何近傍,百般裝模作樣,訕笑寒酸魍魎。」 7.進行某事。同「做」。如:「作媒」、「作證」、「作事」。 8.成為。同「做」。如:「作人」、「作官」。 9.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為人作嫁:ㄨㄟˋ ㄖㄣˊ ㄗㄨㄛˋ ㄐㄧㄚˋ為別人作嫁衣裳。原意是說窮苦人家的女兒沒有錢置備嫁衣,卻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線刺鄉,給別人做嫁衣。比喻徒然為他人辛苦。=火中取栗、依人作嫁、為人抬轎、耕人之田←→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語本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紅樓夢˙第九十五回:「見妙玉略有活動,便起身拜了幾拜。妙玉嘆道:『何必為人作嫁!』」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五回):「何必為人作嫁?但是我進京以來,素無人知,今日你來破例,恐將來纏繞不休」。 ○作嫁衣裳:指白白替別人操勞,自己卻一無所得。=為人作嫁。 10.事業。如:「工作」。 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11.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二)ㄗㄨㄛ12.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13.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14.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自作自受:ㄗˋ ㄗㄨㄛ ㄗˋ ㄕㄡˋ自己招惹事情,由自己承擔不良的後果。自己做錯事,由自己承擔不良後果。(貶義。使用在「自擔後果」的表述上。)=自作之孽、自作自當、自取其咎、自取其禍、自取滅亡、自掘墳墓、自食其果、作法自斃、作繭自縛、玩火自焚、咎由自取、惹火燒身、禍由自取、罪有應得、濯纓濯足←→善有善報。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凌三寶。自作自受,非天與人。」(源) 《五燈會元.卷五.投子大同禪師》:「汝諸人變現千般,總是汝自生見解,擔帶將來,自作自受。」 《水滸傳.第二回》:「這個不妨。若是打折了手腳,也是他自作自受。」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你自作自受,你幹壞了事,走失了丹,是應得的,沒處怨悵。」 《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強得利看了,自也不信:一生不曾做這折本的交易,自作自受,埋怨不得別人。」 《文明小史.第六回》:「且亦曉得黃舉人平時為人,屢勸不聽,如今果然鬧出事來,這是他自作自受,旁人莫可如何,相與歎息而罷。」 《紅樓夢.第五一回》:「他早起就嚷不受用,一日也沒吃飯。他這會子不說保養著些,還要捉弄人。明兒病了,叫他自作自受。」 ◎害人必害己,終究得自作自受。 ◎眾叛親離,完全是我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 ◎這是他自作自受,老天要處罰他,不值得同情! ◎把公司搞成這樣,是我自作自受。誰叫我引狼入室呢? ◎他這樣驕橫跋扈,小心那天自作自受,報應落在自己頭上! ◎他總是處心積慮地害人,才會落得如此下場,真是自作自受。 ◎平日勸他,他根本不聽,導致今天落魄潦倒,真是自作自受。 ◎這種盜用公款的人,活該受法律制裁,真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本來是個美滿家庭,就因他吃喝嫖賭樣樣來,弄得妻離子散,這不是自作自受嗎? ◎他亂丟香蕉皮,結果自已滑了個四腳朝天,真是「自作自受」。 【成語故事】自作自受 「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做的事情,由自己來承擔後果。 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目連緣起》中即見此語。 目連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經裡曾記載他入地獄營救母親的故事。目連的母親生前家境富裕,每天殺豬宰羊,餐餐豐盛,又從不行善,對待出家人的態度惡劣。但是目連卻是個相當有愛心的人,常救困濟貧,行善布施。 有一天,他要遠行去作生意,臨行前勸告母親要多做好事。但目連一出門,她就恢復原樣,依然故我。幾天後,聽說目連要回來,才趕緊擺出供桌做樣子。目連回來後,聽到街坊鄰居講述母親的惡狀,便向母親問個明白。母親一聽非常生氣的說:「我是你母親,你居然不相信我,反而聽信別人的閒言閒語。我現在發誓,如果我沒有行善的話,就在七天內死掉下地獄。」 結果目連的母親真的在七天內去世。目連非常傷心,替母親守完喪後,就將萬貫家財分送給窮人,投佛出家去了。目連出家後,潛心修道,終於修成羅漢。想到父母不知過得如何,便利用法力,看到父親在天堂過著快樂的生活,但母親卻在地獄受苦。 目連看到母親每天遭受地獄的酷刑,非常心痛不捨,趕緊去向佛祖求救。佛祖說:「你母親生前過度宰殺生靈,又對佛門不敬,罪孽深重,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目連不斷地向佛祖求請,希望能盡自己的力量救母親脫離苦海。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最後還是幫助他,使他母親解脫升天。 在佛經裡,佛祖用「自作自受」來表示目連的母親因為生前不做好事,就必須承擔下阿鼻地獄的痛苦。「自作自受」這句成語就是指自己做錯事,由自己承擔不良後果。 (三)ㄗㄨㄛˊ15.見「作摩」、「作料」。 ○作摩:(1)仔細思量。如:「讓我好好作摩作摩再說吧!」 (2)北平方言。指暗中算計。如:「他平時笑臉迎人,卻常暗地裡作摩他人。」 ○作料:食物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 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自捧著作料,送到廚下去了。」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