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遠離檳榔、擁抱健康
2013/06/01 15:47:02瀏覽223|回應0|推薦16
遠離檳榔、擁抱健康 嚼檳榔將造成臺灣男性口腔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高 口腔癌為國人男性增加最快速的癌症,目前死亡率或發生率皆高居第4位,而檳榔為口腔癌發生主要原因,但是透過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可以預防口腔癌的發生並降低死亡率。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確定檳榔是第1類致癌物,國家衛生研究院預測5年內我國男性口腔癌發生率將為世界首位。 本文將介紹有關檳榔與口腔癌的迷思,增加民眾對口腔癌的認識,免於口腔癌造成的威脅。 【1】不認識口腔癌初期的臨床症狀 當口腔內在同一個位置的黏膜,有一個超過兩星期不癒合的潰瘍傷口,這傷口很可能發生惡性轉變而形成口腔癌。而這潰瘍的顏色可能是白色外表,或者是紅白色的外表,必須馬上去醫院口腔外科檢查。 【2】口腔內時常潰瘍會不會是得到口腔癌? 在7到10天內癒合之口腔潰瘍都不會是口腔癌,因為口腔癌是不會癒合的。 【3】口腔癌一定會有疼痛感嗎?     不一定。 【4】什麼人是罹患口腔癌的高危險群?  長期嚼檳榔是罹患口腔癌的高危險群。在台灣百分之90至95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檳榔習慣。 臺北市嚼檳榔率全國最低! 依據國民健康局調查報告顯示,民國94年臺北市15歲以上男性嚼檳榔率是5.7%,較91年9.8%下降幅度達4.1%,嚼檳榔率是全國各縣市最低。 【5】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轉是什麼? 使口腔黏膜完整性消失。檳榔內或添加物中的致癌物趁機慢慢地滲入黏膜內層 ,當再吃進更多的致癌物,如抽菸、喝酒或其他,致癌物累積越多,口腔癌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 【6】不嚼檳榔的人會不會得到口腔癌?女性會不會得到口腔癌? 不嚼檳榔者也會罹患口腔癌,只是機率是嚼檳榔者的1/28。如果一個嚼檳榔的人,再加上有抽菸與喝酒的習慣,它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不嚼檳榔、不抽菸及不喝酒的人123倍,這也是民國86年行政院核定「十二月三日」為我國「檳榔防制日」之由來。另外,女性也會罹患,其得口腔癌機率是男性的1/9。 【7】口腔癌好發生的年齡是幾歲? 在10年前患者最多數是50多歲男性;現今的統計好發年齡層已降為40到50歲,其次是30到40歲,主因是提早接觸檳榔。 【8】檳榔引起的白斑就會轉變成口腔癌嗎? 扁平式與微突起狀的白斑轉變成口腔癌的機率很低;至於菜花狀(疣狀)白斑機率增加,而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則有更高的致癌機率,因此又稱之為口腔癌癌前病變。 【9】檳榔引起的白斑需要立即性的治療嗎? 扁平式的白斑,需定期觀察;微突起狀的白斑,需定期追蹤檢查或手術切除。至於菜花狀(疣狀)的白斑,則需手術切除。 【10】什麼是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口腔黏膜正常時是粉紅色,而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顏色是指黏膜的粉紅色轉變成白色或紅白色。 【11】用手術方式可以治療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張口程度? 輕微的(張口程度大於3公分)需定期追蹤檢查。中度的(張口程度在2~3公分者)可以注射類固醇或玻尿酸等纖維溶解來增加張口程度或降低潰瘍。嚴重的(張口程度小於1.5公分)則建議利用外科手術,來增加張口程度。 【12】口腔癌的治療方式? 口腔癌的治療方式仍以手術為主,放射線治療為輔。部份第1期的口腔癌患者單獨採用放射線治療,也有很好的效果。 【13】口腔癌的治癒率如何? 第1期口腔癌治癒率80%以上;第2期70%;第3期50%;第4期則降為30%左右。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是很高的。 【14】口腔癌的死亡率佔男性癌症死亡率的第4位,為什麼會這麼嚴重? 根據各醫學中心的統計,口腔癌患者有60%以上是屬於第3或4期。也就是說大部分患者的就醫時間都太晚,使得存活率降低。 【15】已經不再嚼檳榔,就不會罹患口腔癌? 能降低往後罹患口腔癌的機率。 【16】假如是國、高中生開始嚼檳榔,當20歲時戒除掉嚼檳榔的習慣,以後就不會罹患口腔癌? 在開始嚼檳榔後的10年到30年之間仍會面臨口腔癌的威脅。 【17】只有偶爾嚼檳榔不會罹患口腔癌? 仍有機會得到口腔癌。 【18】咀嚼原味的檳榔不會罹患口腔癌? 不摻雜紅灰或白灰的原味檳榔本身就含有檳榔鹼(致癌物)成份,會致癌。 【19】檳榔會上癮,所以戒不掉? 檳榔沒有成癮性,所以不會上癮,可以隨時戒除檳榔。可用其他替代品來提神醒腦,或是多接觸口腔癌病友來警惕自己,戒除檳榔。
http://blog.xuite.net/bbi4t9vmqfrdfga/blog
http://blog.xuite.net/hk8jlkmaldvwsv5/blog
http://blog.xuite.net/rxksvm1a7qrmvw8/blog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ssxjqdp&aid=770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