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共學都在做什麼?
2024/06/19 22:54:07瀏覽64|回應0|推薦3
【共學都在做什麼?】文.圖:林鈺珊(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桃園假日團領隊)


這次共學日安排在桃園復興鄉的宇內溪戲水區,四歲的蜘蛛人對自己的肢體動作很有信心,想挑戰自我在爬下階梯跟穿越河床時,都不需要大人牽著他或扶著他。

如果跟他說這裡很滑,石頭上很多青苔,會容易跌倒,就會看到他會特意要在那塊石頭上站穩,肢體語言與神情皆透露出:這難不倒我,我做得到!


共學團的讀書會正在進行《父母效能訓練P.E.T.》,書中提到有時當你提供了方法跟建議時,小孩會關上溝通之門,因為他會覺得不被信任,被認為自己不行,不了解我在想什麼。

所以當你敏感到小孩的回應時,就可以轉換自己的應對方式。


於是後來我就跟著他走,眼神跟著他的動作,不輕易開口,讓他去決定他的方向,行進間會把手舉高在他的旁邊,讓他可以在水流比較急或是站不穩的時候,可以有地方支撐。

在其間,也觀察到如果他不被打擾地去探索,蜘蛛人是小心謹慎地,我們在有石頭落差下的小瀑布,感受那水流的強度,跟像滑梯般的大石頭,以及在沒有可以站穩的石頭上,他踩上我的腳背,讓自己的身體立起來。


共學地點安排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可以觀察小孩是如何面對略帶危險與不擅長的環境,有些小孩對水、對石頭、對泥沙有著十足的好奇跟冒險精神,一旦確認大人在身旁很快地就可以找到讓自己自在的方式。

但有些小孩很需要時間進行觀察,需要很多時間醞釀跟準備,共學時會看到這類型的孩子已經一腳踏上游泳圈,下一秒又縮回來,看得出來他躍躍欲試,卻又遲遲不前,在旁的大人都感到焦急與不解。


我想到我的孩子在小時候也是,周末常會帶他到海邊玩沙玩水,每每最熱的時候小子怎麼樣都不願意接近海邊,寧願頂著大太陽在離海很遠的沙灘上挖沙,要一直到傍晚才會去踏踏水,感受海浪沖上來的水波,前面提議了無論多少的方法或是遊戲,怎麼樣都不願意靠近,他需要先觀察、需要先感到安全了才會進行下一步。


每每在共學的時候,就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一個孩子的樣貌,也會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後,看到他的成長與轉變,在陪伴與支持的共學環境下,看到他保有著熱情與勇氣的特質。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陪你一同看見育兒的更多可能====


🌟近期家庭教育實踐班資訊🌟

#中區 6月30日(日)

報名表:

https://reurl.cc/qV3xMn


#桃園 7月6日(六)

實踐班簡章:

https://reurl.cc/bVqgEE

報名表:

https://reurl.cc/Rq8gez


🌟 關注 #親子共學,一起成為兒權推手🌟

https://lit.link/taoppeit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ss1212&aid=18073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