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夢想的家
2011/06/25 08:19:40瀏覽1561|回應0|推薦9
 
 
對於預售屋怕怕的? 如果口袋允許,我會選擇潤泰集團所建的房屋,雖然這是個人喜好與選擇的問題,來看看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撰寫的購屋秘訣,教導購屋要領,尤其是書中說明的許多由潤泰集團所建的建案實例!這是一本從房屋品質角度,談如何看屋、選屋的購屋寶典,這也一本結合消費者需求與專業建築結構的實用工具書,我第一眼看到就馬上收藏了,看看以下的簡介,的確是值得細讀的一本好書,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夠買到心愛的好房子。
 
【參考資料來源】:
 
【自  序】一個建築人的使命                  尹衍樑
 
   常有人問到,我的專業是企業管理,而且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博導,為何要花費這麼多心力在土木建築技術的研究上,似乎認為我是不務正業。其實我栽入機械工程相關領域的時間,不僅遠早於我開始接觸企業管理的理論與實務,而且浸潤其中從未間斷。應該說在我企業人的外表下,一直流的是工程師的熱血。 
 
   我與工程的結緣,起始於孩提時代。我從小在紡織工廠裡長大,經常看著建築工人砌磚蓋廠而不亦樂乎。十歲時還曾利用剩餘的磚頭,蓋了一間1.5平米的狗窩,開始享受自己的工程成果。求學階段用於學習工程技術的時間,更未少於以此為專業的學生。26歲的時候,便以自身所學創立了以生產大型染整設備為主的機械工廠,製造許多的巨型染整機器,取代在當時極其昂貴的進口設備,並因此在1978年獲得台灣的傑出青年紡織工程師獎。
 
   同年,我創立潤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購地興建房屋出售,正式加入房產開發的行列。不久,我便發覺台灣的營建業有幾個奇怪的現象,首先,是所有的專業技師,無論是建築師、土木技師或結構技師,都是以工程費用的百分比,作為他們收費的標準,也因此缺乏提升效率以降低工程成本的動機。其次,是各種技師間不懂彼此的專業領域,致使工程的規劃、設計與施工之間經常出現矛盾,造成工期拖延及成本浪費。再者,台灣經濟逐漸發達之後,技術工人的工資急劇上升,但工作態度卻不似以往的勤奮及努力。加上工安事故頻傳,工地的意外死傷增加,使得既辛苦又危險的建築工作乏人問津,造成人力嚴重短缺,導致工程的進度與品質均難以控制。有鑒於經營房產開發的不利因素增加,我在1980年成立了專屬的施工團隊,來解決上述的各項難題。隨著建築師、土木技師、大地技師等專業技師的加入,我們在各項工程的規劃階段,便著手進行整合,以期減少各系統間的矛盾,進而達到提高效率,縮短工期的目的。
 
營建業技術要靠研發來提升 
  經過此一整合後,我們的工程在設計與施工上的品質大幅提升,並屢次在競賽中獲得大獎。但我也逐漸發覺,傳統建築技術仍有其先天上的限制。為尋求進一步的突破,乃在十年前開始轉向歐美各地尋求適合台灣環境的新工法。爾後於八年前在芬蘭找到預鑄工法,並將之引進台灣,同時為了順應台灣法令及技術條件,逐步加以當地化。惟初期仍有成本高昂以及熟練度不足,致使無法有效減少工期等問題存在。但在經過不斷的研究及改善,以及自動化機具的開發,將工業化的理念引進建築工程後,終能達到降低人力需求、縮短工期,並使成本穩定,品質提高的目標,其間許多研發成果還申請到多國專利。 
 
   建築業相較於其他產業,是偏向守舊且很少著重研發的。以汽車製造業為例,其百年來的生產技術突飛猛進,讓製造成本不斷下降,品質與效能越見提升。今天的汽車業已成為一跨科技的產業,涉及材料、電子、機械等不同的專業。營建業與汽車業同屬於提供空間的製造業,前者提供的是固定空間,後者則提供移動的空間,因此營建技術也應該可以經由研發而得到提升。 
 
   營建業的天職,在於提供消費者好的房子。本書嘗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讀者瞭解什麼是良好的居住空間,據以判斷一間房子的優缺點,為此特將艱澀難懂的工程術語及設計圖說,化成簡單易懂的漫畫或圖解。在此轉化的過程中,有許多文筆不通,以及思路不順之處,但期能拋磚引玉,求得各方專家學者及同業的指正,以作為進一步努力的方向,正是所謂「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建築史上,人們只記得那些偉大的建築是何人設計的,鮮有人提及是誰蓋好的。然而自古以來,建築人的使命一直是神聖的,最後謹以杜甫的詩句與同業共勉之: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推薦序】以「誠信」築夢想的家園          王金平
立法院長王金平推薦:
這本書除了讓消費者知道如何挑選夢想中的家園外,更能起帶頭作用,使台灣的建築業者都能以改善住宅工程品質為己任,築夢踏實,讓台灣人住的安心,住的健康,住的快樂,讓夢想成真。
 
  購屋,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最昂貴的一次投資。你絕不能只憑經驗法則,或是感性決策,更不能仰賴銷售人員的建議挑選房子,一定要自己先做好功課。
 
  有別於坊間其他購屋參考書,都是從投資角度出發,對真正購屋自住的人幫助有限,本書特別由營建業專家尹衍樑現身說法,揭開十大工學密碼,教你如何從房屋的設計規畫、建材和施工,一眼看穿房子的品質,而不被房地產廣告的美麗行銷語言所迷惑,真正從自身需求出發,挑選夢想中的住家。
 
  本書最大特色是,將艱深難懂的工程專業,轉化為一點就通的選屋常識,配合插圖、照片和漫畫解說,幫助消費者分辨房屋好壞,以降低購屋風險。同時,當消費者愈具備選屋的know-how,對議價自然也愈能得心應手。不論是房屋首購族、換屋族,或是房仲業、房屋銷售人員,這是國內第一本從房屋基本面教你如何看屋、選屋和購屋的寶典,你一定不能錯過。
 
作者簡介
 
尹衍樑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現擔任潤泰集團總裁、潤泰集團營建事業群研發長及技術長暨總工程師、台灣大學土木系暨研究所兼任教授、北京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向來秉持「對企業的經營是責任、對工程機械的專研是興趣,對社會的關懷是感恩回饋,對教育的關懷是民族使命」的信念。
 
  1978年榮獲台灣傑出青年紡織工程師獎,2005年獲得中華民國國家創作發明獎之個人創作獎金牌。自2001年起,以研發長身分帶領營建事業單位投入創新研發,個人專利件數累積迄今達173件,數量超過台灣地區整體營建公司總和。
 
  過去數年,藉由潤泰集團先後設立財團法人紀念尹珣若先生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光華教育基金會、光華科技基金會、北京光華管理學院及光華工程科技獎等,以服務兩岸人民,並為國家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第一部       總論:從自身需求和房屋品質出發
 
 怎樣跨出正確的第一步
 
「買房子」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個畢生難忘的人生經驗。
 
  從興起購屋念頭的那一刻起,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開始勾勒自己「夢想的家」的樣子,並且充滿熱情和期盼,但當要付諸行動,開始搜尋符合自己理想的房屋時,就會陷入理性與感性的矛盾情結中。此時,你可能會發現,房地產市場的資訊複雜而多變,且處處充滿陷阱,同時你也可能發現,實際的房價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只好不斷調整購屋計畫的規格,最後買到的房子,可能與當初的想像有不小的差距。
 
  好不容易房子終於成交,剛搬進去時的那種喜悅真是難以形容,然而激情逐漸褪去後,有些人運氣很好,確實買到品質不錯又舒適的安樂窩,但也有些人會慢慢發現,自己買到的竟是問題叢生的房子,不是漏水,就是夏熱冬冷,更可怕的是,結構出現瑕疵,讓人擔心承受不住地震的侵襲,買到這樣的房子,真是後悔莫及。
 
  購屋,是人生理財規劃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也可能是一生中最昂貴的一次花費,甚至關係著未來的家庭幸福。那麼,該怎樣跨出正確的第一步呢?
 
第二部       揭開十大工學密碼
 
第一篇        防水篇(Waterproofing):
 
                向「淹、積、漏」說拜拜
 
第二篇        抗震篇(Earthquake Resistance):
 
                天搖地動也不怕
 
第三篇        防火篇(Fireproofing):
 
                讓住家免於火災的威脅
 
第四篇        供電篇(Power Supply):
 
                安全可靠的供電系統
 
第五篇        給水篇(Water Supply):
 
                給住家乾淨而充足的水
 
第六篇        排水篇(Drainage):
 
                讓住家新陳代謝順暢
 
第七篇        隔熱篇(Insulation):
 
                讓住家冬暖夏涼
 
第八篇        隔音篇(Acoustics):
 
                尋找寧靜的避風港
 
第九篇        空氣篇(Airflow):
 
                在水泥叢林深呼吸
人的一生有高達九成的時間在室內度過,然而室內空氣的含氧量只有室外的十分之一,室內空氣的污染物濃度卻是室外的五到十倍。 
乾淨的空氣,是健康住家的一大要件。 
我們怎樣透過通風、換氣和氣密作用,保持室內好空氣? 
 
室內空氣污染五大元兇 (點圖可放大↓)
 
 
污染元兇1──內外循環失調
  都市建築最大的問題,就是空間封閉,空氣循環系統難免比較差。一般來說,自然通風有益人體健康,但對都市人來說,固然室內空氣循環不佳、有礙健康,然而戶外空氣品質更差、污染嚴重,又充滿塵、菌和化學物質,要讓這些髒空氣進入室內,不禁令人提心吊膽,空氣循環確實是個兩難的問題。
 
  為了打造舒適的居住空間,現代建築普遍使用冷暖氣機等空調設備,但這其實是「反自然」的做法,因為調節了室內的溫、溼度,卻無法提供乾淨的氧氣。
 
污染元兇2──管道間的擴散效應 (點圖可放大↓)
 
  給水、排水、排氣等管路彙集的管道間,就像建築物的垂直大動脈,貫穿建築的每一個樓層,細菌、黴菌、花粉、病毒很容易沿著這條路徑,藉著通風管擴散到建築物的每個空間,其中最恐怖的污染死角,就是浴廁管道間。
 
  像2003年台北縣新莊市有棟公寓發生瓦斯中毒案件,住在二樓的房客在浴室洗澡時因瓦斯中毒身亡,沒想到也造成六樓一名正在洗澡的房客死亡,原因是二樓浴室外漏的瓦斯從抽風機進入管道間,經管道間煙囪效應入侵六樓,連帶增添一名冤魂。
 
  同年引起全球震驚的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曾在香港發生一起整棟建築住戶同時感染的事件,就是因為SARS患者在浴廁咳嗽時將病菌藉由抽風機排入管道間,再經管道間散佈給各樓層及各戶,才會造成全棟感染。
 
污染元兇3──廚房、浴廁施工有缺失
廚房、浴廁是室內最容易產生空氣污染源的地方。以下是台灣住宅最常見的問題: 
 
 廚房抽油煙機的安裝問題重重:中式烹調製造的油煙量相當多,如果抽油煙機的功率不足,炒菜時的油煙便無法確實抽排到室外;抽油煙機與排煙鋁管的接頭如果沒有確實緊密,或排煙鋁管與排煙罩接合不良、甚至脫落,也會讓廚房的油煙異味,從天花板和隔間牆縫隙竄流到室內其他空間。
 
 馬桶臭氣外洩:廁所馬桶為什麼會發臭?最常見的原因是馬桶安裝不良,臭氣經由馬桶與地坪接縫處外漏;馬桶安裝位置距離垂直幹管太近,在虹吸效應下破壞馬桶本身的水封防臭功能;或馬桶污排水管未裝置透氣管,才會造成臭氣回流室內。
 
 浴廁抽風機的吸力太小:浴廁要排臭,多得靠抽風機將浴廁內的臭氣和水蒸氣抽至室外,不過,多數建設公司並不重視抽風機的功能,採用吸力效率不佳或噪音量大的抽風機,如果沒有確實做好插入管道間的鋁製軟管安裝及氣密品質,浴?的穢氣就會聚積在天花板,進而污染室內空氣。
 
 水槽排水管與PVC管接縫不良:廚房水槽和廁所洗臉台的排水系統,一般施工的做法是在結構體灌漿時先預埋硬質塑膠PVC管,然後在安裝洗臉台和水槽等設備時,再把排水管插入預留的PVC管內,但有時排水管的直徑比PVC管小,導致排水管的污水、臭氣從縫隙間冒出,產生異味。
 
 地板排水管未設存水彎頭:廚房、廁所的地板排水,大多設有防臭用的存水彎頭,以避免管內廢氣和昆蟲從排水口反冒而出。有些建商認為反正購屋的客戶看不到,為了節省成本而省略這道手續,往往讓不知情的消費者入住後,飽受異味的困擾。
 
污染元兇4──防水沒做好容易發霉
  如果外牆、隔戶、隔間牆、樓板的灌漿品質粗劣,防水措施沒有確實,房子很容易潮溼、漏水及發霉,尤其是外牆面、窗框下端、浴缸對側牆面、浴室樓板下層、屋頂層等,是黴菌最容易滋生的地方。
 
  此外,如果隔戶、隔間牆沒有做好「牆高封密到頂」和「穿牆管路周邊孔隙填塞」,廁所臭氣和廚房異味就會流竄到室內其他空間。
 
污染元兇5──密閉地下室通風不良
  現代建築的地下室常被設計為停車場,在這密閉空間裡,車輛進出會排放濃煙、廢氣,若僅靠未經過濾的自然進氣系統,容易導致灰塵和一氧化碳過多,影響空氣品質,危害人體健康。
 
  地下室另一個空氣污染源是化糞槽。獨棟建築的化糞槽多設在室外,比較不用擔心,但是公寓大廈往往把化糞槽設在密閉的地下室,一旦化糞槽系統的設計、施工不良,化糞槽的臭氣無法順利排到室外,或排到室外後又被風向導入室內,或是化糞槽的檢修人孔沒有氣密,導致臭氣彌漫地下室,又沿著管道間、電梯四處污染,住戶日後就得忍受臭氣沖天的日子。
 
 
DIY─嚴選空氣清新的房子
 
要維持室內空氣流通,要掌握三大要點:
 
換氣:更新室內的空氣。換氣方式可分為自然換氣和機械換氣兩種,一般住宅的設計概念,大多以自然方式進行室內全面換氣,輔以機械方式補強局部換氣,而密閉的辦公空間則全面採用機械換氣。
 
通風:利用空氣流動(如風力、浮力或機械力作用)來更新室內空氣。在有風的日子,室內空氣可以流動,並帶出不良空氣,維持空氣品質。通風可以節約能源,但缺點是換氣量不穩定,且容易受到室外溫溼度、二氧化碳濃度影響,所以自然通風常需考量室外的空氣品質。
(點圖可放大↓)
 
 
氣密:隔絕空氣流動氣密主要是控制氣流的範圍,若氣密不佳,像管道間、隔間牆、管邊孔隙、無法密閉的窗等,不僅會讓空調因外漏而效率降低,更會使建築內的臭氣在室內四處流竄;但有些空間(像廁所、廚房)因須抽排氣至室外,若太過氣密,未考量進排氣的壓力平衡,反而會有排氣困難的情形,所以須要在門扇下方預留門縫為宜。
 
如何選擇空氣清新的住宅?建議從地段、設計、設備和施工品質四個角度切入。
 
1、購屋看地段:
  想要擁有空氣零污染的住宅,購屋時首先要考量「地段」,尋找一處新鮮空氣的好環境。
 
  那麼,首選環境應該是什麼樣子?其實居住在都市中,已經愈來愈難選擇理想的住宅環境,因此第一要務是避免建築物位於污染源附近或下風處。像台灣夏季吹南風及西南風,建築物的南方和西南方是大型公園綠地,還是垃圾焚化爐,對居家空氣品質的影響將有天壤之別。
 
  有些人寧願犧牲通勤便利,選擇靠近青山綠地的郊區住宅,但也有人選擇住在熱鬧繁華的市區,後者只好退而求其次,看看社區附近是否有樹木、公園,多少有助於淨化空氣。
 
  以空氣的優質性高低來講,鄰近公園或綠地、河川絕對是最佳選擇,其次是靠近學校或廣場,再來是臨車流量較小的道路,然後才是車流量大的道路旁,最差的則是焚化爐或火力電廠附近的住家。
 
2、購屋看設計:
建築物的設計規畫,會影響通風和換氣,建議從以下五點觀察:
 看建築配置及棟距
 看建築平面規畫
 看建築立面規畫
 看室內空間規畫
 看室內空氣流動
 
3、購屋看設備:
   由於現代人擔心採開窗自然通風,容易受室外噪音干擾、室外灰塵與雨水侵入及防盜不易等問題,建築物多利用設備(如抽排風機)來調整室內空氣品質,而這些設備如何採購和安裝,是一門不小的學問。有些設備屬於選擇性設備,消費者可以視情況自行安裝,例如,設置陽台上下透氣推開門、全熱交換機、浴廁冷暖進排風機等,可以彌補自然通風的不足。(點圖可放大↓)
 
 
 抽排風機設備
 地下室一氧化碳偵測設備
 地下室化糞槽排氣設備
 全熱交換器
 
4、購屋看氣密品質:
   管道間氣密品質:管道間縱橫交錯的管路,四通八達到各個樓層,要做到前、後、左、右、上、下六面確實封閉及保持氣密,實在不容易,不過,管道間的氣密品質,攸關居家空氣品質,因此購屋消費者在驗收房子時,一定要特別留意。
 
  例如,管道間內每個樓層都應該做好層間封閉,以避免臭氣垂直傳遞;廚房、浴廁抽排氣最好能當層排出室外,以避免臭氣水平傳遞。
 
  天花板其實是暗藏玄機的地方,交屋前記得打開廚房、浴廁天花板的檢修孔,看看廚房抽油煙機、浴廁抽風設備與排氣管路的接合處,是否確實固定和封閉?排氣管是否被壓扁及是否確實接入管道間?排氣管路與其他管路間隙是否填塞扎實(不可透光)?此外,頂樓住戶請注意,雨水可能從開放的抽風機進氣口侵入室內,所以排氣管頭需保持1/100向外洩水坡度。
 
  隔戶、隔間牆氣密品質:交屋前,請打開廚房和廁所天花板的檢修孔,檢查牆面是否確實頂到天花板,讓光線不能穿透,如果隔戶、隔間牆未與天花板接密,抽油煙機的排煙和廁所臭氣將很容易四處流竄。
 
  排水管氣密品質:廚房和浴廁水槽下方的排水管,常是家中臭氣的主要來源,最大問題出在排水管的氣密品質。
 
  交屋時,需留意廚房、浴廁排水管是否確實插入預留在牆面的PVC管內,而且一定要用防臭膠擋在軟硬接管處,才能確實完成氣密,防止臭氣冒出。
 
  同時,要記得打開天花板的檢修孔,檢查上層地板的排水是否有防臭存水彎頭,以確認建設公司的防臭工作是否徹底。此外,採乾濕分離的浴廁,很少採地板排水,建議排水孔換成盲蓋型式(無排水孔),以避免臭氣從久未使用、乾涸的防臭存水彎頭向上冒出,進入室內。
 
 
新裝潢好的房子多久才能入住?
 
 
  走進剛裝潢好的新居,常有股刺鼻的味道,有人甚至會有過敏現象。這是因為裝修建材如塗料、夾板、家具等,常會釋放甲醛、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及汞、鉛等重金屬,一旦人體吸入含量過高,對健康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塗料一般分為水性塗料和溶劑性塗料,俗稱的「油漆」即是指後者,含較多有毒的揮發性有機溶劑及鉛、汞、鎘、砷等重金屬物質;水性塗料毒性相對較低,目前使用已愈來愈普遍。
 
  像裝潢業者最常用的黏著劑,常含有高濃度甲醛,家具或木頭常用的透明木頭漆,一般慣用香蕉水加以稀釋,香蕉水也含有高濃度甲醛,而甲醛是一種疑似致癌物質,對人體有害。
 
  國人買屋後,常會要求設計師在「短時間」內裝潢好,但時間愈短,通常黏著劑使用量愈大,要避免甲醛的傷害,最好拉長裝潢時間。裝潢好後,最好讓新居保持良好通風,至少預留1個星期以上的時間才入住,入住前半年也不宜將門窗緊閉,以免慢性中毒。 
 
 
 
第十篇        外觀篇(Exterior):
 
                美不美,有關係!
 
 
 
第三部  購屋停看聽
 
 購屋停看聽
 
Q1:如何選擇足以信賴的建設公司? 
A:建設公司的好壞,是建築物品質有無保證的一大關鍵。一般購屋者最關心的不外是區位、價格和品質,然而房屋的品質確實較難比較,如果能從建設公司是否足以信賴著手,則消費者較能買得安心。
 
  那要如何選擇足以信賴的建設公司?基本上,可以從四個指標:「品牌形象」、「信譽口碑」、「品質保證」及「售後服務」來檢視。
 
重視品牌形象:如果建設公司珍惜自己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公司品牌及企業形象,懂得「愛惜羽毛」,對於自家房屋的品質要求,也會比較用心,他們的建案自然比部分「打帶跑型的一案公司」,基本上多一層保護。
 
信譽及口碑佳:由於品牌形象可以用行銷手段堆砌起來,因此消費者最好多探聽建設公司的信譽及口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向該建設公司的老客戶探詢:「如果將來換房子,還會不會再買這家公司的產品?」
 
勇於品質保證:建設公司敢不敢對自己的建案做出「品質保證」,可以檢視建設公司對自己產品的信心及負責態度。習慣偷工減料的建設公司,對產品當然沒有信心,必然會想盡辦法掩蓋房屋的相關資訊,不讓消費者知道;勇於負責的建設公司,對房屋的相關資訊自然勇於揭露。建議消費者在購屋時不妨留意: 
 
 ■銷售人員及銷售現場是否誠實揭露房屋品質的相關資訊? 
 ■建設公司是否願意提供施工現場的資訊? 
 ■建設公司是否願意為消費者舉辦開工、結構、裝修、交屋等階段的說明會?
 
提供售後服務:建設公司重視售後服務,表示對其產品品質很有信心,更值得消費者信賴。如果房屋品質可能會有問題,建設公司一定不敢提出售後服務的承諾,既使公平交易法有明文規定,建設公司也一定會提出各種排他條款撇清責任。
 
  此外,是否曾獲得建築獎項等社會肯定,也可作為評估的參考。例如,象徵建築業界最高榮譽的「國家建築金質獎」;由建築師雜誌舉辦的「台灣建築獎」;以及由台灣永續關懷協會主辦的「國家建築金獎」。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永續關懷協會在2006年為了促進台灣建築業的良性發展,同時避免不肖建商趁房市復甦犧牲消費者的購屋權益,首度開辦「台灣誠信建商」遴選及認證活動,入選的建設公司將提供六大保證,結果正好可以作為消費者的購屋參考。
 
Q2:公共設施要愈多愈好嗎?公設比怎樣計算才合理?
A:近年來國內住宅建築設計日趨豪華,造成公共設施面積所占的比重愈來愈高,且地政機關准許登記產權的公共設施項目也愈來愈多,加上目前建築技術規則對公共設施的項目及定義,並無明確規範,因此建設公司分配公設的權限相對增加,導致不少消費者因「坪數灌水」而吃了啞巴悶虧。 
 
   公設比應該多少才合理?不同建案有不同的公設比,一般而言,五樓公寓的公設比大約為10%~12%,七樓電梯住宅大約是15%~18%,12樓至20樓的電梯華廈公設比約在20~25%之間,至於開放空間或高層建築、小套房產品的公設比則高達25%~35%。不少建案為了突顯產品的精緻性,增加許多公共設施,則其「公設比」必然提高。
 
  公共設施面積包括所謂的「大公」和「小公」,目前並無明文規定,坊間指的「大公」,泛指所有住戶共同使用分攤的公共設施,包括屋頂突出物、一樓大廳、地下避難室、機電設備室、樓梯間、法定機車位、水塔及公用休閒空間;「小公」則指當層樓個別住戶使用分攤的部分,如當層樓梯及電梯間和走道等。
 
  公共設施要愈多愈好嗎?其實不見得,首先要考量這些設施的實用性,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否則徒增經濟負擔;其次,要考慮日常維護的問題。經常可見建商剛剛交屋時,所有設施都美輪美奐,但隔一段時間後,因為部分住戶不願分擔維修費用及水電費用,公共燈具被迫減用,或換成省電燈管,建設公司在預售時特別重金聘請燈光大師設計的燈光計畫,便失去原有的氣氛效果,連原本吸引人氣的游泳池,也可能因為水費龐大,慘遭荒廢或移作他用。
 
  不過,公設比也不是愈低愈好。公設比偏低的房子,可能沒有地下停車位、沒有管理員室,生活機能不足,休閒設施不夠,停車及安全管理都很不方便,久而久之,居住品質便會降低,房屋價值也會走低。
 
  因此,綜合多方考量下,如果經濟負擔條件允許,有適度公設的住宅建案還是比較符合理想需求的。
 
Q3:購買預售屋的消費者,怎樣確保房屋的品質?
A:購買預售屋,最怕建商偷工減料、施工品質不良,然而台灣大多數建設公司對於房子的施工過程總是諱莫如深,遇到購屋者的探詢,總是推三阻四,基於資訊的不透明,再加上建築施工品質,確實需要有相當專業,才能看得出好壞,因此購屋消費者向來是處於極其弱勢的地位。
 
  既然花了大筆金錢買一棟房屋,購屋者理所當然要主張自己的消費權利,尤其是「知的權利」,建設公司也有義務,滿足消費者對相關資訊的需求。
 
  一般建設公司基於安全理由,非常不歡迎客戶到工地參觀,但基於消費者的權利,房屋在施工階段,建設公司是沒有理由拒絕客戶參觀工地的要求。此時,建議購屋者不要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
 
  不過,一般消費者到了工地,如果沒有專人解說,就像是霧裡看花。最好的情形是,建設公司尊重客戶知的權利,願意對興建中的個案,依工程進度依序舉行「開工」、「結構」、「裝修」、「交屋」等四大說明會,向購屋客戶說明,同時主動邀請客戶參觀「混凝土澆灌」及「防水試水」的過程,並提供施工說明書,讓消費者充份了解工程進度與品質。 
 
   此外,為因應網路時代來臨,建設公司若能進一步提供網路即時監工服務,使客戶隨時隨地上網監工,瞭解建案的工程進度、管理及品質等,對消費者「知的權利」將更有保障。
 
Q4:房屋買賣怎樣才算正式取得產權?
A:房屋買賣所有權的移轉,依民法第758條規定,非經登記,不生效力,因此取得正式產權的時點,以地政機關登記完竣時為準。一般房屋買賣取得產權前,要經過簽約、用印、完稅、交屋四大流程: 
 
Step1簽約:通常約在議價、付訂金後一週簽約,不動產買賣雙方對買賣契約內容已達成共識,簽約確定買賣成交(準備印章、身分證和訂金收據),並付簽約款。
 
Step2用印:必須先到戶政事務所申請印鑑證明,取得印鑑法律效力,然後買賣雙方在所有文件上用印,並準備所有權狀、印鑑證明、戶籍資料等,辦理報稅和過戶手續。 
 
Step3完稅:簽約後三十日內,要向當地稅捐機關繳交房屋買賣的稅費,買方繳納契稅及印花稅,賣方繳納增值稅。要確認完稅後,才能辦理過戶。(須注意若過戶時間在房屋稅或地價稅開徵期間,則需同時繳納)
 
Step4交屋:繳稅完畢後,要帶著買賣契約書正、副本、繳納稅單、身分證影本和土地、建物所有權狀等資料,到地政事務所辦理所有權移轉等權利變更,等尾款支付完畢後(通常是向銀行辦理房貸來支付尾款),便可進行房屋點交,此時買方可取得所有及使用產權。
 
附錄
 
購屋DIY1  簽約到交屋的checklist
 
購屋DIY2  房屋驗收表checklist
 
購屋DIY3  設計自己專屬的窩:預售屋變更設計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was&aid=536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