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2010/10/08 17:28:56瀏覽1012|回應0|推薦0

 

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斯賓諾莎

正確的道路是這樣的:吸取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

~列夫‧托爾斯泰

孩子們参訪世博前一周,三位來自上海的貴賓蒞校與學生對談,一為上海新聞出版局局長焦揚女士,一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先生,以及中國外交部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吳建民先生。有機會聽到籌辦世博的重要人士現身說法已教人期待,孩子們在座談會中的表現更令我驚喜。

怎麼說呢?座談會長達兩個半小時,尾聲的Q&A時間孩子不但不顯疲態,還興致高昂地提出數個直接而大膽的問題,一位九年級生問趙啟正先生「您剛剛提到一個三十歲的人若擁有四十歲的智慧,成功的機會就比較大,但有些人年紀輕卻可以管理比他年長的人,您如何確認年紀越長智慧越高呢?」

趙先生回答:這是哲學的問題,智慧是在面對複雜且因素多變的問題時,能有較準確的剖析和預見,智慧也是很難估計的,我想表達是年輕人思想快,如果你有很好的資質還是要抱持謙虛的態度,持續不斷學習,累積更豐富經驗。而他也傳授自身經驗,如果想增長智慧,需要做到兩點:一為與長者交流,二為讀好書。

短短五分鐘的問答,我一直處於興奮的狀態:十五歲孩子的問題居然這麼成熟?趙啟正先生的回答也出乎我意料之外,雖然不確定孩子是否理解他的說明,但我更擔心聽到虛應式的官腔答覆,如果不是誠懇的觀念溝通,孩子就錯失一次認識自己的機會了。

會後想起蘇聯作家巴甫連科:「在任何一個成功的後面都有著十五年到二十年的生活經驗,都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要是沒有這些經驗,任何才思敏捷恐怕也不會有,而且在這裡,恐怕任何天才也都無濟於事。」和趙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啊!活到這個歲數,偶爾面對困難的從容態度,事過境遷後都覺得不可思議,怎會與年輕時的反應大大不同?再想下去,才發現是經驗給我的禮物。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cbsworld&aid=448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