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12 09:37:35瀏覽1528|回應0|推薦1 | |
明鑑‧詠日月潭 白鶺鴒飛過lalu島的肩胛時 什麼樣的傳說最能體現日月潭的山光水色?什麼樣的故事最能凸顯日月潭豐厚的人文歷史?現代詩人向陽以詩作《明鑑‧詠日月潭》讚揚日月潭之美時,探詢了當地原住民族「邵族」在時空更迭下的足跡,其實明鑑邵族在壯闊山水間所創造的和諧天堂,亦能使我們深刻體會泳渡日月潭的美與力量。
根據邵族傳說,原居於阿里山的邵族祖先外出狩獵時,追逐一隻白色水鹿,翻山越嶺來到日月潭後,白鹿便消失於一片濃霧中,霧氣散去後,他們仍不見白鹿蹤影,卻意外發現這處山水圍繞、土地豐饒的世外桃源,遂返家率領族人移居至「拉魯島(光華島)」。甫至拉魯島的邵族人即在島上的茄苳樹下祈願,希望後代子孫能如繁密的茄苳葉生生不息。爾後邵族長居此地,並以邵語「拉魯島」稱呼這片新家園,意指「心中聖島」,族人亦深信邵族的最高祖靈Paclan即住在島上的茄苳樹上。 1918年,日本殖民政府在日月潭展開水力發電廠的興建計畫,邵族人被迫離開「拉魯島」,遷徙至「伊達邵(德化社)」。移居「伊達邵」生活的邵族人,常在划獨木舟外出捕魚時,帶領族中少年返回「拉魯島」,省視過去的家園。此外,捕魚維生的生活模式亦使游泳、潛水、製造與操作獨木舟成為邵族人基本且重要的技能,所以邵族青年在成年時即需以泳渡、划獨木舟之方式,前往「拉魯島」感謝祖靈的庇佑,順利往返之青年,就可成為具備體能、耐力與勇氣的邵族勇士。此舉不但是早期邵族成年禮的重要儀式之一,亦可視為泳渡日月潭之始。 1983年,南投縣政府為彰顯日月潭與邵族文化之密切關聯,舉辦了首屆「泳渡日月潭」活動。其實泳渡活動舉辦的九月,正適逢了邵族於農曆八月份所進行的豐年祭。每年「泳渡日月潭」前,邵族的女祭司「先生媽」也會至「拉魯島」進行祈福儀式,向邵族的祖靈致意,祈願活動平安順利。 今年9月中旬,我們的孩子也將參與「泳渡日月潭」盛事,希望在 註:《明鑑—詠日月潭》出自「向陽詩房」http://hylim.myweb.hinet.net/xiangyang/p1d-7.htm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