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暢銷書籍今周-理財贏家系2013第22期
2017/03/10 13:37:52瀏覽0|回應0|推薦0
今周-理財贏家系2013第22期 暢銷雜誌2017



今周-理財贏家系2013第22期



今周-理財贏家系2013第22期 評價

網友滿意度:

森森購物折價券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

今天要跟你們推薦

今周-理財贏家系2013第22期

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

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

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

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

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

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

分享給你們囉!





今周-理財贏家系2013第22期



本週熱銷商品:





Champion RED 12月號2009附DVD







電擊 G`s Festival Comic Vol.8附人偶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副標:忍住眼前棉花糖不吃
    主標:理財早鳥 30歲前存百萬!
    撰文/方晉新

    談起投資理財,標準的7年級生陳致宏,立刻滔滔不絕,從國際金融趨勢,講到股票行情,他不時比手劃腳,還拿出數據資料佐證,眼裡充滿著熱情,看不出他是一位踏入社會沒多久的新鮮人。

    陳致宏是一隻理財早鳥,雖然才29歲,但從國小開始,父母就養成他理財、儲蓄的好習慣,所以當他唸完大學、研究所、當兵後,工作僅短短3年多的時間,個人的投資本金就累積達150萬元。

    換句話說,陳致宏平均每年可以存下約50萬元,即使靠他目前的月薪,再加上紅利,就算不吃不喝,也不可能達成,本金快速成長的秘訣,就是他及早學習投資理財,贏在起跑點。

    小標:奉行棉花糖理論 省下不必要開銷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能夠忍住不吃眼前棉花糖的小孩,通常比馬上把棉花糖吃掉的小孩,長大後成就高!」陳致宏表示,這個實驗意味著,會控制慾望,延後消費的人,因為懂得節省、儲蓄,所以比較容易成功。

    陳致宏自己就是一位「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小孩。他國小、國中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把零用錢存起來,看著存款簿裡的金額,步步高升。陳致宏指出,20多年前,銀行機動利率高達9%,幾乎不必投資,只要把零用錢存滿1年,又多出一筆不小的進帳。

    陳致宏表示,念國小時,每次他想花錢買東西,他爸媽就會問:「你確定真的需要嗎?」促使他思考有沒有必要買,久而久之養成習慣,讓他花錢時,都考慮再三,至今他買過最貴的東西,就是一台筆電。

    但陳致宏念高二、高三時,銀行機動利率接近腰斬,只剩下5%,陳致宏存款簿裡的數字,成長曲線也跟著慢下來,呆呆地存錢,不再是最好的選擇。於是,他跟著他爸爸學看財經新聞台,讀財經日報,漸漸地激起他對財經濃厚的興趣。

    其實從小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陳致宏,高中念得是理工類組,為了朝財經領域發展,他沒有像他班上其他同學,選填電機或物理,而選擇念清大計量財務金融系。他認為,一方面可以繼續培養對數字的敏銳度,一方面又能把所學用於投資。

    小標:投資基金開始 成功躲過金融海嘯
    大學念得是財金科系,班上不少同學或是學長姊,都有投資基金或是股票,陳致宏也不例外。由於本金不多,陳致宏從基金著手。他看好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潛力,在2005年,以每月3,000元,定期定額申購中國及東協兩檔基金。

    不過,所謂「進場容易,出場難」,多年累積下來的財經嗅覺,讓陳致宏成功躲過金融海嘯。2008年,陳致宏的兩檔基金報酬率都達到30%至40%,但他察覺到全球股市開始反轉,技術線型也已走空,因此毅然決然停利出場,先保住20多萬元的本金。

    除此之外,陳致宏還跟他爸爸提到他的觀察,說服他爸爸賣光手上的股票。結果,沒多久就發生金融海嘯,全球景氣衰退,各國股市大跌。如果陳致宏沒有先贖回基金或勸他爸爸賣股,至少賠上40%!

    這次難得的經驗,陳致宏視為他投資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也同時讓他認知到:局勢說變就變,需要時時關心世界經濟的變化,而且,就算打得一手順風牌,也要懂得適時下車。

    出社會後,陳致宏開始有穩定收入,搭配「定期不定額」方式投資基金,也就是「跌得時候,多買一些;漲的時候,少買一點」。他指出,透過基金公司自動加減碼的機制,更能戰勝人性的貪婪或恐懼。

    小標:學習停利和停損 賺取波段行情
    當然,投資前的基本功也不可少。陳致宏每天除閱讀財經相關報章雜誌外,也會瀏覽國外彭博社與路透社的新聞訊息。他認為,要做好投資,必須對技術分析(包括股價及均線的變化),和基本分析(總體經驗趨勢、財報報表分析等)都要研究,這樣才能從中找出好的標的。

    「其實,從周遭生活觀察,也可以看到投資的方向!」陳致宏舉例,最近食品安全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國人愈來愈注重飲食健康安全,再加上,老年化社會來臨,醫療保健消費大增,舉凡跟食品安全、保健,以及醫療器材等相關公司,都可能成為下一檔潛力黑馬股。

    從台股中,不乏見到陳致宏所觀察到的現象。像是國內醫療大廠葡萄王,旗下保健食品直銷公司葡眾公司獲利大爆發。過去4年來,每股盈餘(EPS)年年成長,去年更達到4.75元的好成績,但股價在2011年以前,卻都在40元以下徘徊,2012年時,葡萄王股票價值才被挖掘,到2013年更一舉突破百元關卡。

    陳致宏表示,雖然不見得能做到「先知先覺」,但發現1檔潛力股大漲時,也不要「後知後覺」,只要學會停利停損,1年平均投資報酬率要達8%~10%的目標,並非天方夜譚。

    小標:最好的花錢方式 就是投資自己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曾說,年輕人月薪5萬元以下,不用儲蓄,應該把錢用來拓展人脈,結果這番話在社會引起軒然大波。陳致宏不是高薪族,但他透過儲蓄、投資和理財,反而能夠運用更多的金錢,投資自己。

    陳致宏平常花費不多,沒有買過什麼奢侈品,但他倒是很勇於把存下來的錢繳學費。工作3年多以來,他每一年起碼花2萬元學英文、進修財經相關課程,以及報名考證照。「零零總總加起來,花在學英文、考證照的費用,10幾萬元跑不掉!」陳致宏說。

    陳致宏表示,上課不但能增進自己的知識,還能認識朋友,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於是,從儲蓄、投資、投資自己,到再儲蓄、再投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層次,也帶來更多的收入。

    其實,和大多數人一樣,陳致宏沒有富爸媽可以依靠,也不是年輕股神,但憑藉著提早投資,認清理財的重要,即使年輕,沒有坐領高薪,依然早早為自己儲備了第一桶金,往富足人生之路邁出了第一步。

    profile
    陳致宏
    出生:1984年
    現職:壽險公司分析師
    學歷: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
    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系

















沒有100萬,哪來1,000萬

前年我們出版《做對9件事 存摺多1,000萬》特刊,告訴大家只要及早制定自己的理財計畫,做對9件事,就可以達到千萬身價的目標。由於訴求及步驟,讓許多上班族心有戚戚焉,該特刊獲得讀者熱烈回響。

許多人赫然發現,原來存錢不在環境,也不在收入,而是在觀念及行動。日本存錢達人橫山光昭說過:「光憑不著邊際的不安,是永遠也存不到錢的!」存不到錢要理性客觀地找出原因,然後擬出解決方法克服。

可是之前的存摺多1,000萬元,對一個上班族而言,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似乎像一個遙遠的夢想。因此,我們把目標縮小,從每一個1,000萬的根本,都來自於每一個100萬開始,歸納了12個會造就貧與富的關鍵,讓你了解許多「一念之間」的事情。正所謂「借鏡他人」,看看別人為何窮忙一場,以及理財早鳥如何立定目標達成,深深咀嚼,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這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不管你的收入固不固定,不管你的薪水或高或低,透過信用卡理財技巧、記帳習慣……,都是值得你學習的「節流」課程。

光這樣還不夠,低利時代,再加上人生各個階段所必要的開銷與準備,如何開源,替自己加薪成為最重要的事。有時只是專業能力的延伸、有時只是在睡前花1小時增長財經知識,找到適合的投資標的,讓錢去滾錢;總之,開源比節流的效果更明顯。

研讀這本《存摺多100萬 不能不懂的12件事》,讓對的觀念深植我們的腦袋,你我才有機會和錢做朋友。

















  • 10早知道》有富腦袋 才有富口袋

    12用1塊錢當種子,長成財富大樹
    第1件事 當一隻理財早鳥
    撰文/胡兆陽

    15忍住不吃眼前的棉花糖
    理財早鳥 30歲前存百萬!
    撰文/方晉新

    18長知識也跟著漲財富
    第2件事 晚上1小時 培養財經知識
    整理/編輯部

    21解決存不了錢的窘境
    第3件事:養成記帳習慣
    撰文/廖鈺菁

    24快行動》超實用無痛生錢術

    26小心!隱形費用偷偷搬走你的錢
    第4件事 學會計畫性消費
    撰文/楊修

    30你的錢不知不覺被刷掉了嗎?
    3不4要的信用卡理財技巧
    撰文/區夏蕾

    34別客氣!讓政府分擔生活開銷
    第5件事 A到政府福利津貼
    撰文/黃曉波

    38沒有加不了的薪,最夯10大副業提案
    第6件事 替自己增加額外收入
    撰文/林怡君

    42打破令人「薪」酸的22K行情
    職場菜鳥靠證照 拿經理級薪水
    撰文/李建興

    44敢投資》找到好標的 體驗滾錢威力

    46學會3步驟,本金5年翻1倍
    第7件事 找到15%的好標的
    撰文/吳子閑

    50逢低買進定存概念股
    長期配息又耐震 滾出好收益
    撰文/胡兆陽

    53花20元買大希望 股票樂透你抽了沒?
    3標準挑出含金量高的新股
    撰文/唐祖貽

    56免選股、低成本、省麻煩
    ETF:財富穩定增值的好幫手
    撰文/唐祖貽

    60你把基金當成「不動產」嗎?
    理財達人不藏私傳授基金滾錢術
    撰文/羅際夫

    64把意外之財變成源源不絕的正財
    投資4步驟 晉升百萬俱樂部
    撰文/胡兆陽

    67當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第8件事:活化資產 大膽危機入市
    整理/編輯部

    70精算錢》防堵漏財 把錢花對地方

    72與人分攤,省錢效果更驚人
    第9件事:避免獨居
    撰文/黃正勳

    75買錯保單,讓你多繳140萬
    第10件事 保單買對,不買貴!
    撰文/李雪雯

    78愈想買房,愈要懂的「4321」理財法則
    第11件事 精明算房貸占支出比例
    撰文/龔言良

    80節稅前不可不知3個重要環節
    第12件事 把稅金算到極小值
    撰文/黃正勳
















《今周刊》— 最專業的財經雜誌

- 產經訊息的先驅 -
十餘年來,《今周刊》持續報導第一手的財經資訊與產業動態。從國際趨勢、政治經濟情勢、產業動態到個人投資、理財規劃及社會文化資訊,《今周刊》都由最專業的新聞團隊為讀者揭露最新的變化與發展。

- 國際大師的認同 -
國際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日圓先生神原英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Edmund S. Phelps)、亞洲經濟學家陶冬、中國經濟學者胡祖六…都曾應《今周刊》邀請赴台演講,開展台灣讀者的國際視野。

- 專家名人的思想 -
在專家部分,除了有《今周刊》發行人、台灣知名財經專家謝金河每期提供獨到見解外,更邀請了Mr. Taiwan-谷月涵、經濟趨勢大師陶冬、知名商管學者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以及王偉忠、劉黎兒、黑幼龍、呂宗耀等各界名人撰寫專欄。讓讀者能透過專家的眼睛,看到產經發展的脈動。

- 全球趨勢的視窗 -
在與國際接軌上,《今周刊》與全球發行量第一的財經雜誌 - 美國彭博商周〈Bloomberg Businessweek〉,以及日本東洋經濟週刊〈Weekly Toyo Keizai〉合作,獨家授權翻譯轉載,藉此提供《今周刊》讀者更多、更全面的國際議題,以及更前瞻的財經趨勢與產業動態。

- 橫跨領域的服務 -
《今周刊》為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針對經常奔波往來的商務人士推出數位內容。《今周刊》也製作投資知識、子女理財教育、女性理財、生涯規劃等特定主題之各類專刊,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目前《今周刊》在iPhone App store的下載,是台灣各新聞媒體第一。











商品訊息簡述:


  • 刊別:雙月刊


  • 級別:普遍級




  • 出版社:今周刊
  • 出刊日:2013/7/12
  • 出版地:台灣
  • 語言:中文




今周-理財贏家系2013第22期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thyh225y27&aid=9524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