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醉有千回
2015/08/13 20:59:22瀏覽1218|回應5|推薦28


落葉飄遠了
秋天起身道別

冬至,朔寒一把丹紅
顯得更不食人間煙火了
性冷,孤僻,捲成蕭瑟

知道你一轉身,就不再回頭
那好吧,就要離開
就只是離開而已
不是最後的秋天
季節,就無須忽忽燦燦
昏黃也不須等待
燈霓,孤影,混著藍調
酩酊的夜很醉
醉有千回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ng9909&aid=27829649

 回應文章

* 落葉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豬肉哪些部位可做那些料理?
2018/08/16 11:48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8-16 11:49 回覆:
1.里肌肉:里肌肉常用來作豬排,在挑選上最好選擇肉片厚度厚一點,同時醃過後再裹粉油炸會比較好吃,非常適合以油炸或是煎的方式來料理。
2.後腿肉:是取較靠臀部的地方,油脂較少僅帶一點肥肉,肉質的口感上較澀,適合切成肉絲或肉片,料理時醃過會讓肉質口感稍軟,煮後的口感較不會澀。
3.梅花肉:可挑選油花分佈均勻的肉塊,因為本身油脂較多,所以常常會以炸或是燒的方式來處理,吃起來的口感不澀也不膩,甚至吃起來還會有脆度。
4.五花肉 :(三層肉) 五花肉可挑選厚一點,以靠近頭部的肉質是較好的,並且以前半段的口感是最好,在處理上常見的就是切塊紅燒或滷的方式來處理,或切成薄片快炒。
5.胛心肉:位於豬前腿以上靠近背的部位,肉質本身不會像後腿肉太瘦,故口感上較適中,所以常常也用來作成肉丸子亦或是作成餡料。
6.排骨:分成湯排與子排,以湯排來說,是取自背部的排骨塊,故肉較少,適合煮湯。而子排由於肉較多,在處理上,常會用以蒸的方式來處理。

各部位肉常做的料理:
1.里肌肉 - 大里肌肉(背肌肉)、小里肌肉(腰內肉)
這很適合請肉販幫你先切好,切成肉片之後,你自己帶回家基本上,用水泡一下,清掉一些血汙,然後用醬油醃漬放冰箱,隔天就可以煎熟,灑一點胡椒粉就很好吃了。如果擔心要煎很久,可以請肉販切薄一點。
2.後腿肉 - 蹄膀、肉絲
後腿蹄膀的部份,除非要請客才會買回來煮,也要煮很久。基本上肉攤上面都會看到切好的肉絲,一般都是後腿肉,後腿肉絲多半會放在一個盒子,想買的時候,直接跟肉販說要包多少價格回去,肉販就會幫你打包好,回家也是醃漬一下入味就可以拿來煮菜了。
3.肩胛肉 - 梅花肉
肩膀骨頭上的肉,這會拿來做叉燒肉,直接跟肉販說你要買梅花肉
講說要買肩夾肉,很容易肉販會問你,你是要前腿胛肉還是前腿肩骨上的梅花肉,如果自己又沒搞清楚,就會搞烏龍了。這可以拿來燉或者滷,還蠻耐煮的。
4.腹脅肉 - 五花肉、三層肉
五花肉這大家最熟悉,拿來做東坡肉、肉燥、梅乾扣肉這些東西,才有夠量的油脂,所以肉的風味會很足。也可以切薄片來炒菜。肉攤上面都會切成條狀擺成一排,自己可以挑比較肥的;或者比較瘦的。選好一樣請肉販幫妳切塊或者切片。當然說要自己回家練功夫,自己動手切也是可以。
5.前腿肉 - 胛心肉
這種肉我覺得很好吃,而且因為油花不會太多剛剛好,直接川燙,然後加點醬油、蒜泥,就是很好吃的蒜泥白肉了;清爽不油膩。同樣的買的時候,都是直接跟肉販講,要買胛心肉,講前腿肉很難搞懂,有機會跟梅花肉一起搞混。前腿肉質軟..做水餃內餡好。
6.豬頰肉 - 菊花肉
這有次在買肉的時候,直接就問肉販,什麼東西煮磨菇濃湯最好,
耐煮又好吃的,後來肉販推薦我買菊花肉,還特別解釋這不是屁股肉,是豬的臉頰肉,常常用來咀嚼活動,所以口感很好,因為肉紋好看像菊花所以叫做菊花肉,切塊煮磨菇濃湯很美味。
7.豬頸肉 - 松阪豬肉
號稱豬肉中的松阪肉,有松阪牛肉的口感,這種肉很小一塊,一隻豬也才兩片,所以應該都被收購了吧?但大賣還是問的到的。
8.豬腳肉 - 前後腳豬腳肉
想要煮土豆燉豬腳的時候會買。滷可樂豬腳也不錯。
9.豬腱肉 - 前後腿腱肉
豬腱子肉蠻好吃的,不過要切片吃,煮熟滷熟,滷肉滷到入味了,切片配上一些其他滷味切片,可以做成拼盤。過年的時候,跟香腸切片、烏魚子切片;可以拼成很好看的一道菜。
10.排骨肉 - 小排骨、小腩排、軟骨排
每一種排骨都有不同的性質,煮的方法很多,愛啃東西買小排骨,回家炸一炸。愛吃肉多的排骨買小腩排,軟骨排煮湯不錯喝;配上一些白蘿蔔切塊,菜頭排骨湯很讚!粉蒸排骨也不錯。
11.香腸、火腿、培根、臘肉、貢丸、肉乾、肉鬆
這幾樣東西肉攤上也可能會有,都是肉類加工製品,基本上,市場晃一晃都看得到

講到炸排骨,如果是日式的,外裹麵包屑,要用里肌肉片切0.6公分左右打薄,醃點鹽巴、胡椒粉和酒,半小時後打個蛋,肉片沾蛋液再裹麵包粉,入鍋炸就成了

油溫約160度入,關中小火炸三分左右,太久就澀了,完成後沾番茄醬或灑椒鹽即可。

* 落葉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以置信!日本不吃東西的人,3 年不食、6 年不喝水,他們活得更健康!
2018/08/03 15:50
難以置信!日本不吃東西的人,3 年不食、6 年不喝水,他們活得更健康!
作者:秋山佳胤、森美智代、山田鷹夫
 
3 位來自日本的不食實踐者現身說法,神奇的《不吃的人們》將徹底改變你的健康飲食觀念!
 
6 年來沒喝過一滴水的律師、18 年來每天只喝 1 杯蔬菜汁的針灸師、
主動挑戰 3 年不吃生活實驗的思想家──
這三個人打破了「不吃會死」的常識,證明不吃反而讓他們更健康!
這是難以置信卻令人感動的生活方式!
 
當體驗到:煩惱越來越少,精神越來越好,心靈越來越平靜喜悅,
他們自然就不願再回到以往的生活模式。
 不吃的生活光想像就覺得很痛苦啊!但這些人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8-03 15:50 回覆:
來看看他們的經驗分享吧...
 3 個不吃的日本人秋山佳胤
 因緣際會地展開不食生活,長達 6 年滴水未進。他不食後的身體狀況,比年輕時更健康,肢體動作更靈活,連睡眠也不太需要,而且煩惱慢慢被洗滌出來。
他形容不食的世界,就像透明澄澈的湖面一樣,閃耀著聖潔光輝。
 森美智代
曾罹患小腦萎縮症,為了自救,從半日斷食開始自療,不止痊癒,還變得更健康。不食之後,每天只喝 1 杯蔬菜汁,體重反增,而且常常處於充滿愛與慈悲的狀態中。
山田鷹夫
深感現代人飲食習慣與飲食觀的荒謬,創設不食研究會,連續 3 年不吃,挑戰人體極限,並積極推廣低消耗生活。
 
不食生活如何改變他們的命運?
1. 避免了因飲食所引起的疾病
2. 減輕經濟負擔
3. 延遲老化 
4. 有效運用時間
5. 精神上的解放
6. 縮短睡眠時間
7. 油然而生的幸福感
 
人真的能不飲不食嗎?
人都具有一種潛在能力,就是藉由攝取「普拉納」(宇宙能量)來取代食物。
只要慢慢改變飲食品質、減少食量,提高普拉納攝取率,就能逐漸適應不吃東西的生活。
 在這本《不吃的人們》書中,3 位作者分別以 3 種型態解說了不食這個新時代的方向。他們各自分享自己不食的歷程,在健康、經濟等各方面的收穫,並提供一般人可逐步嘗試的參考步驟。
 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不食秘訣:
1. 聆聽身體的聲音
2. 體驗不進食的愉悅感
3. 以少食而非不食為目標
4. 將一切交給偉大的力量
 從吃的清淡 → 蔬食為主 → 少食,一路進化到不食的過程,幾位作者一開始也是先以「一日一餐」為目標。
 《不吃的人們》提到:「親身實踐一日一餐的日本名醫南雲吉則醫師,曾明確指出『一日一餐,年輕 20 歲』。南雲醫師維持每天一餐的生活型態已經超過 10 年,健康狀態極佳,外表相當年輕,肌膚看起年輕飽滿。」
 事實上,南雲醫師 57 歲時,比 30 歲時還年輕,而且血管年齡只有 26 歲,
骨質年齡 28 歲,腦年齡 38 歲。靠的就是《一日一餐的健康奇蹟》、《52 天的健康約定》介紹循序漸進為「一日一餐」的飲食方法。
 實踐 3 日再也無法捨棄不食(秋山佳胤)
2010 年 6 月 4 日,我到九州大分的深山健行,一回神才發現自己迷路了。這裡的森林生長得相當茂密,宛如富士樹海一般,幾乎看不見從天空灑落的陽光。明明是白天,走起來卻像在深夜。
我在山坡上走了好幾個小時,身體疲累讓我的小腿肌肉開始抽筋。我必須使盡全身力氣才能往前走,附近一個人影也沒有。我找不到方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往哪個方向走。
 我拖著因為疲勞而痙攣的腿,雙手探向前尋找出路。雖然發現一些樹木稀疏,天色明亮的地方,但還是找不到下山的路。
一旦失去方向感,人就會在同一個地方繞,愈往前走愈難擺脫迷路的困境。更糟的是,我身上不僅沒帶水,也沒有任何食物,根本無法在山裡過夜。我身上唯一的物品,就是剛剛拍了許多巨石圈照片的數位相機。
 
要是就這麼困在森林裡,我該怎麼辦?開始出現這樣的念頭之後,想在看似有妖怪魔物棲身的陰森山林裡維持正常的精神狀態,便顯得更加困難。
不過,各位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我當時的精神狀態與平時一樣。
換句話說,「我就像平常一樣」面對這樣的處境。這種表現與冷靜、沉著或「大而化之」有些不同。我是一家專門處理專利案件的法律事務所負責人,辦公室就設在皇居附近知名的賞櫻勝地千鳥之淵公園對面的大樓裡。
當時困在深山裡的我,就跟平時坐在辦公桌前處理工作的我一樣,以平常心看待一切。
我在那樣的狀態下沒有任何預設立場,可說是處於「中立狀態」。
當我維持中立,就不會產生任何問題,不預設立場,就不會對人生中發生的所有事感到好壞、幸運或不幸運。老實告訴各位,自從實踐不食生活,我一直處於這樣的狀態。
靠「氣」生存,成為「食氣者」我從 2006 年逐漸減少食量,2008 年,我發現自己可以完全依靠「氣」生存。(大氣中的能量=稱為『普拉納prana)』的物質)自此之後,我進入不吃不喝的狀態,實踐真正的不食生活。
正因如此,當時在山裡迷路的我,雖然沒有食物也沒有水,但我一點也不覺得恐懼。不瞞各位,我不僅沒有恐懼感,更因為森林充滿了大自然的氣,待在深山裡反而比在城市更舒服。我不禁深刻感受到「實踐三日再也無法捨棄不食」的真諦。對我而言,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方式比不食更輕鬆。各位可能覺得:「這不可能!」但這是真的。
在某種意義上,不食是一種讓人認清自己的練習方法,人類不是肉體的存在,而是靈魂(精神)的體現。
靈魂沒有任何束縛,而是只存在於宇宙的能量,自由自在,隨時處於幸福狀態。
一般來說,遭遇山難最好的處置方式就是待在原地,靜待救援。不過,如果我這麼做,就會趕不上與工作人員開會的行程。於是中立的我命令另一個我「繼續往前走」,就這樣再次上路。遇到腿部抽筋再也走不動的狀況,就傳送愛的能量到雙腳,繼續往前走。腦中什麼也不想,默默重複這樣的動作。
 
不曉得經過了幾個小時,我走到一個乾涸的河川地,沿著河川流向往下走。由於水往低處流,只要沿著河川流向一定可以走下山。不久我看到遠處有一道光,於是朝光的方向走去,最後終於走到大馬路上。這一刻我不僅能趕上開會,還找到了有趣的題材,可以在演講會上分享。我就這樣搞定了講稿內容。在兩天後的演講會上,我以幽默詼諧的形式向聽眾分享這次經驗,果然不出所料,台下笑聲四起。其實只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悲劇也能變成喜劇。不食就是將危機化為轉機的方法。
邁入不食之路
2006 年 1 月,友人給了我一張潔絲慕音舉辦的工作坊傳單,上面印著一張美麗的照片,照片裡是一位笑容可掬的澳洲籍金髮女性,她就是潔絲慕音。
 潔絲慕音從 1996 年開始停止飲食,只靠普拉納維生。此外,她也透過書籍和工作坊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全世界的人。
我們稱只吃蔬菜的人為素食者(vegetarian),潔絲慕音將實踐不食生活的人稱為食氣者(breatharian)。意指從呼吸中攝取宇宙和大氣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的人。
 一時之間各位可能很難接受這個論點,不過,宇宙中充滿能量,這是不爭的事實。根據物理學理論,大爆炸(宇宙誕生的起源)產生了能量。
能量生成了基本粒子並促進其分裂,形成各種星體,最後組成了在地球上生活的人類身體。
各位可將形成一切的基礎能量視為「普拉納」,也可替換成「光」、「振動」或者「愛」。
從這一點來看,包括我們的身體在內,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天地創始產生的能量,也就是普拉納生成。
有鑑於此,我們無須刻意從物質性的食物攝取能量,只要吸取滿溢於天地之間的基礎能量「普拉納」,就能維持生命活動。
潔絲慕音就是以自己的身體證實這一點的偉大女性。或許是因為我已經準備周全,當我拿到潔絲慕音的工作坊傳單,不知道為什麼,我被她深深吸引。比起肯定或否定不食,我更想做的是見一見這位笑容充滿魅力的女士。於是我很快就決定參加她在 3 月份於東京舉辦的工作坊。潔絲慕音在工作坊提出的各種說明充滿邏輯與合理性,我長年學習科學理論和數學,非常能接受她的觀點,很想進一步了解。
話雖如此,我從沒想過自己可以不吃任何東西。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參加工作坊的五天期間裡,我完全不進食,只喝水。儘管期間也發生過肚子不舒服的情形,但我完全沒有想吃東西的欲望。潔絲慕音演講時釋放出充沛的愛的能量,我的身體因愛的能量得到滿足,不再感到飢餓。
工作坊的課程結束後,不食的體驗持續影響著我,上完課的兩到三天,我沒有吃過任何食物。雖然還沒有百分之百肯定不食的效果,但我的身體已經實踐了 7 天的不食生活。這次 7 天完全不進食還能維持正常生活的體驗,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轉捩點。
---
不食生活仍要維持運動
展開不食生活,常識會以為熱量過少不足以維持體力。但健康的人一定要活動身體,少食、不食也要運動,針灸院院長森美智代推薦西式健康法中、醫師認為最有重要最有效的「背腹運動」,先暖身,再進行主要運動。
太讓人震撼了!不吃不喝的生活,卻變得更滿足快樂...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尋找自我!或許我們都能思考一下自我的價值喔!
 本文出自《不吃的人們:不可思議!不食生活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8-03 17:52 回覆:
製作報告表要力求簡潔與扼要,因為它不是在寫食譜,所以,不能冗長,尤其是在考中餐乙級時,最多只能花15分鐘寫完。
1.有關"菜名":將題卡上的菜名全數抄進去即可
2.主材料:將菜名中有出現的均寫上,例如:酸菜炒牛肉絲,就寫上"酸菜"與"牛肉",但"松鼠黃魚"可千萬不要寫"松鼠"及"黃魚",只要寫"黃魚"即可,"松鼠"只是菜的"形"。"五柳魷魚"就寫上"魷魚"及五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名稱。
3.副材料:沒有在主材料中的菜,如辣椒,蒜頭,薑...
4.調味料:鹽,酒,糖,胡椒粉,醬油....
5.作法:簡單寫,例如:
"酸菜炒牛肉絲":只要寫"牛肉→醃→泡油→加入酸菜及副材料與調味料炒→盛盤
"炸肉絲春捲":豬肉→醃→與副材料川燙→加入調味料炒成餡→包成春捲→炸→盛盤
6.刀工:依菜名來寫,除了"掛霜腰果"無刀工寫"無",其他如"絲""塊""切花""切佛手"...
7.火力:通常均為中火,炸的東西可以寫"中大火"
8.調味重點:依菜名為主,"酸鹹""糖醋""甜香""鹹香"...
9.盤飾:至少兩盤,那兩盤的選擇:菜本身已顏色很多的不要放,燴的東西不要放,....,比較顏色單調的兩盤來放,放什麼寫什麼,不過,不需強調"片"角".....,其餘可寫"無"或"菜本身"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8-04 07:05 回覆:
這是一本收了100個主題的圖解營養書籍。為此,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蒐集、閱讀大量資料,規劃主題、撰寫文章。因為當時初定的書名是"圖解QA營養學",所以在撰寫每個主題前,都得先將該主題所涉及的廣泛知識消化吸收,之後再來規劃要用什麼樣的圖或表格表達,以便能讓讀者淺顯易懂,最後才是寫文章,所以每個主題都耗費了大量的心血。

  但辛苦之下收穫也非常豐盛,由於這本書涵蓋了包括「生活營養」、「疾病營養」、「減重營養」、「食物營養」和「常見營養迷思」五個章節,所以在大量且廣泛閱讀下,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又在往上翻了個高峰。閱讀其實是件非常有趣的事,相信相信喜歡閱讀Stella臉書或部落格文章的朋友們,也會愛上這本和臉書表達方式類似,有圖、有文的圖解營養書籍。

從事營養工作20多年,一直認為營養並非專業學科,而是可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實用知識。懂點營養知識,可為我們生活帶給很多好處,例如:
*當你去商店買東西時,看到上面標榜多C多健康、小分子胜肽、富含花青素等,你會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值不值得多花點錢在它們上面!
*想減肥的你將更懂得食物,知道便利商店、外食該怎麼吃,吃什麼水果比較不會胖,而甜食、低卡點心又該怎麼挑比較好,知道如何減才能瘦得健康!
*遇到便祕、拉肚子、胃食道逆流,或貧血、感冒等問題時,懂得如何透過飲食調養,幫助身體盡快恢復健康!  
*當被診斷出有血糖、尿酸過高、甲狀腺低下時,知道該怎麼和這些疾病和平共處,如何藉由飲食營養來幫助病情的控制!
*在買菜、煮飯時,知道不同米之間有什麼差別,家畜、家禽和魚貝海鮮有什麼不同,到底要買地瓜、芋頭還是馬鈴薯;以及用那種糖比較好,煮菜又要用什麼油!
*在想要來杯飲料時,知道茶和咖啡哪個比較好,紅茶、綠茶、青茶有何不同,以及咖啡要如何挑比較好,那種熱量比較低!
*而當聽說紅豆水可以利尿、喝酵素液可以補酵素、輕食果汁精力湯比較健康時,有能力判斷是非,避免浪費金錢!
你看,懂點營養是否會對生活帶來更多好處呢?衷心希望藉由這本易懂、易學、易上手的生活化營養圖解書籍,能讓更多人愛上營養,並能善用這些生活化營養知識來讓自己與家人能擁有更佳的健康狀況、更好的生活品質,盡情享受精彩美好的人生!

* 落葉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六大類食物與營養素
2018/08/03 15:18
醣類(carbohydrate)
單醣
•葡萄糖:是人體攝取多醣及雙醣在經過消化吸收後的主要最終產物,是醣類在血液循環中運送的形式。在用餐過後的血糖則會轉變成肝醣,貯存於肝臟及肌肉中,以備飢餓時使用。
•果醣:是自然界中甜度最高的糖
•半乳糖:主要來源為奶類,部分豆類中也含有半乳糖。
•代糖:食用後不產生熱量的代糖,又稱為「人工甘味料」。由於供應穩定,價格較低且甜度高,因此廣受食品加工業的喜愛,目前市面上亦有幾種常見的產品。
一、糖精(Saccharin):
–    這是最早(一八七九年)發現的人工甘味劑,甜度是蔗糖的三百倍。
–至於毒性試驗方面,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糖精曾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有導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體試驗上並未發現有不良影響。
–世界上有八十多國准用糖精,包括我國和美國。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所建立的每日可接受建議量(ADI)為小孩每天不超過五百毫克,大人不超過一千毫克。

二、甜精(Cyclamate):
–一九三七年被發現,並且廣泛地使用於一九五○年至一九七○年間,甜度為蔗糖的三十倍左右。
–在一些研中曾發現甜精雖無致癌性,但可能為癌促進劑(Cancer promoters),因此美國於一九七○年八月全面禁用,但是聯合國的國際衛生組織(WHO)及歐洲共同市場都認為它是是安全食品添加物。
–世界上有包括等四十多國准許用。每日的允許攝取量每公斤體重十一毫克。

三、阿斯巴甜(Aspartame):
–它是由天門冬胺酸(L-aspartic acid)和苯丙胺酸(L-phenylalanine)所構成的雙胜*(dipeptide),甜味是蔗糖的一五○至二百倍。
–目前廣泛使用於糖果或低熱量飲料中,如:健怡可樂、健怡汽水…中。
–一般每罐低熱量飲料中阿斯巴甜的用量大約是一百八十毫克(即180MG/355ML),由於阿斯巴甜甜度很高,故用量極少,雖然會產生熱量,但熱量可忽略不計。
–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因此不適合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cs, PKU)的患者使用,否則會造成智能不足。
–目前世界上有九十多個家准許使用此種甘味劑。
–FDA的每日允許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五十毫克,歐洲則每公斤體重二十毫克。
四、醋磺內酯鉀(ACE-K):
–一九六七年德國科學家發現,甜度為蔗糖的一百至二百倍,沒有熱量,對熱安定,很適合與阿斯巴甜混合使用。
–在食品上醋磺內酯鉀可用於烘焙及加工製造。
–它的化學結構有些類以糖精,但毒性試驗卻證實它十分安定,不被人體吸收,可以原來的型式由尿中排出。
–目前世界上有二十多國核准使用,FDA的ADI則為每公斤體重十五毫克。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8-03 15:18 回覆:
雙醣
•蔗糖:砂糖、紅糖。主要存在於甘蔗、甜菜、糖蜜、楓糖中。
•麥芽糖:是澱粉水解過程中的中間產物,糊精及麥芽糖因人體較易消化吸收故常作為嬰兒配方飲食中醣類的來源。
•乳糖:唯一來自動物的雙醣類,乳糖的甜度較低,為嬰兒時期最重要的醣類

多醣類
1.澱粉:植物中醣類儲存的形式,在澱粉水解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短鏈的葡萄醣分子,稱之為糊精(dextrin)。糊精較易於被腸道酵素分解、吸收。因此糊精常被添加於嬰幼兒及吸收不良患者飲食配方,以增加其熱量的攝取,在麵粉的乾熱焦化過程,如麵茶及烤麵包中,也會產生一些糊精。
2.肝醣:又被稱為動物澱粉,主要儲存於肝臟及肌肉中。人體儲存肝醣的量僅約350克。
3.膳食纖維:指來自植物性食物,在消化道中不能被人體酵素所分解之物質,其中部分可為大腸內的細菌所分解,其它則構成了糞便的主要成分,排出體外。依據對水的溶解度分成水溶性膳食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
※非水溶性纖維包括纖維素(cellulose)、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及木質素(lignins);如全榖類食物、蔬菜、小麥、豆類等。
※水溶性纖維主要為植物的細胞與細胞之膠狀物質,如果膠(pectin)、海藻膠(algalgums)、植物黏膠(mucilages)等,主要的食物來源如蘋果、柑橘、草莓、燕麥、豆類、果凍、蒟篛等。
•非水溶性纖維—
•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蠕動,縮短糞便停留的時間,預防便秘、憩室炎、痔瘡。
•吸附水分,軟化糞便,稀釋腸道有害物質,降低致癌因子接觸時間,預防大腸癌。
•無熱量的實體,延長胃的排空時間,增加飽足感,降低熱量攝取。
•水溶性纖維—
•降低醣類吸收,維持血糖恆定。
•吸附膽酸,增加膽酸排除,降低膽酸的再吸收,降低膽固醇量,預防心血管疾病。
4.寡醣(oligosaccharides)
•指含2~10個單醣,經脫水縮合而成之聚合物。
•食物來源:香蕉、牛蒡、蘆筍、洋蔥、大蒜、大豆。
•常見產品:果寡醣、異麥芽寡醣、大豆寡醣、乳寡醣。
•生理功能:調整腸道菌叢生態、熱量低、促進排便、預防蛀牙、降低膽固醇濃度、降低血糖值、促進礦物質吸收。

脂質(Lipid)
脂質的功能
•高密度的能量來源
•蛋白質節省作用
•提供必須脂肪酸及協助脂溶性維生素之吸收
•構成脂肪組織
•合成身體重要的物質
•提供飽足感及食物之香味
脂肪酸之分類
•按碳鏈的長度:短鏈(4~6個碳),中鏈(8~12個碳),長鏈(多於12個碳)。
 
•按飽合度(含雙鍵數目)
(1)飽和脂肪酸
(2)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脂質(Lipid) 
反式脂肪  
•按生理的需要性而分:必須脂肪酸,包含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及花生四烯酸。

蛋白質(protein)
蛋白質功能
•構造功能:構成人體內臟、肌肉組織、骨骼、牙齒、皮膚及毛髮..等。
•調節功能:酵素、激素。
•運輸功能:脂蛋白。
•保護功能:抗體、免疫球蛋白。
•提供能量:1克產生4大卡。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所組成,在人體需要的22種胺基酸中,有8種胺基酸是體內無法自己合成,必須靠體外補充,稱為「必須胺基酸」,包括色胺酸、離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酥胺酸、纈胺酸、白胺酸及異白胺酸、精胺酸。

蛋白質品質

•完全蛋白質:又稱為高生物價蛋白質,人體容易吸收消化,其所含之必須胺基酸種類齊全、充足,且比例適當,可以滿足人體生長及維持生命之需要,大部分的動物性蛋白質皆屬於完全蛋白質。以奶類及蛋類的品質最優。
•部分動物性蛋白質中膠原蛋白比例過高者如蹄筋、魚翅等屬不完全蛋白質。
•不完全蛋白質:又稱低生物價蛋白質,缺乏一種或是多種的必須氨基酸,單獨攝取時,人體無法用來合成體內蛋白質,以應付生長與維持生命所需,植物性的蛋白質多屬此類。
蛋白質互補效應
•兩種或兩種以上食物蛋白質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長補短,相互補充,達到較好的比例,從而提高蛋白質利用率的作用,稱為蛋白質互補作用。
•不同食物蛋白質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不同,其營養價值不一。通過將不同種類的食物相互搭配,可提高限制氨基酸的模式,由此提高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一般植物性蛋白質比較缺乏數種必需氨基酸,故為提高蛋白質之營養價值,可將幾種植物性食品相互搭配一起食用。
•如綠豆稀飯,亦可將必需氨基酸添加於欠缺此必需氨基酸之食品中(如麵粉添加離氨酸、黃豆蛋白添加甲硫氨酸)。可提高某一方食品之蛋白質營養價值,或互補所缺,而達提升蛋白質利用率之效果。

蛋白質互補作用 -食用原則
一、食物的生物學種屬愈遠愈好,如動物性 和植物性食物之間的混合比單純植物性食物之間混合要好。
二、搭配種類愈多愈好。
三、食用時間愈近愈好,同時食用最好,因為單個氨基酸在血液中的停留時間約4小時,然後到達組織器官,再合成組織器官的蛋白質,而合成
    組織器官蛋白質的氨基酸必須同時到達才能發揮互補作用,合成組織器官蛋白質。

健康生活與飲食有甚麼?其實十分簡單,如果你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你必需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我們每天都要進食以攝取營養。食物不但為我們提供能量以保暖身體和進行各活動,身體各組織在生長及進行修復時所需的原料,。另外,食物中的營養素可以調節新陳代謝,維持身體健康。我們對不同的食物種類有不同份量的需要。

如何食得健康
1.每天的食物應依照健康飲食金字塔來選取適當的食物。
多吃高纖維的食物,如 ﹕糙米、麥片、全麥麵包、蔬果及豆 類等。
2.少吃含高糖份、脂肪或鹽份的食物
少吃含高膽固醇或脂肪的食物,如 ﹕蛋黃、內臟,以及魷魚等。
節制飲用含咖啡因或刺激性飲品,如 ﹕咖啡、茶、酒精和可樂等。
3.烹調方法應以蒸煮為主,減少煎炸食物。
進食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境,慢慢咀嚼。
.進食時應定時定量,切勿過饑或過飽。

食物金字塔

* 落葉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營養素
2018/07/30 10:53
何謂營養
營養的定義,就是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經由人體的消化吸收後,轉變為人體的能量或成為人體的組織的一部份,經由這些所產生對人體有適度性的幫助,而這種經由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我們通稱為營養。

營養素的分類與功能
營養素的分類:其實將營養素分類的話,食物之中包括的營養素大致上而言可以分為六大類,(1)醣類(2)脂肪(3)礦物質(4)維生素(5)蛋白質(6)水分,這六中種營養素我會在以後在細分更加精細的分別解說,當然希望網友能多多閱讀。

營養素的功能:營養素的功能其實可以分為幾部分而言:
 1.提供能量:蛋白質、醣類、脂肪;蛋白質與醣類約一公克提供四大卡的熱量,而脂肪約一公克提供九大卡的熱量。
 2.做為身體的組織結構:蛋白質、脂肪、醣類,通常這些皆是擁有修補體組織的功能,尤其是蛋白質,在以後的膳食療養之中,就會發現高生物價的蛋白質,對於特殊嚴重的病症,是非常有幫助。
 3.做為身體的調節因子:礦物質、維生素,本身這兩種並不能提供人體的能量,但是,礦物質維生素對人體卻是不可缺乏,礦物質可以提供人體的骨骼的硬度,例如鈣;而維生素則有防癌、抗氧化的效果,至於詳細內容,在往後我們會在登錄上,請網友多加注意。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7-30 10:54 回覆:

醣類
醣類是世界上分佈最廣,也是最容易從廉價的食物中取得的營養素。

醣類的主要功能:
 1.供給熱能 醣類在人體內消化,成為單醣,產生熱能,供給組織利用,然後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每一公克的醣,可產生四大卡的熱量。
 2.幫助脂肪氧化 脂肪在組織中氧化時,不但需要氧,還需要醣類的存在,才能完全氧化,成為二氧化碳和水。
 3.刺激腸部的蠕動 纖維素的刺激,可以使腸壁有韻律的蠕動,幫助消化、吸收和排泄。

醣類的來源:
醣類除肝糖及乳糖等以外,大多數含再植物性食物中。五穀雜糧和薯芋之類,是醣類的主要來源。蔬菜、水果含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米糠、麥麩、果皮、菜莖等,則含較多的纖維素。蔗糖、麥芽糖、蜂蜜等也是醣類的來源。

脂肪
脂肪大致可分為植物性脂肪及動物性脂肪兩大類。

脂肪的主要功能:
 1.供給熱能 脂肪也是供給熱量的營養素,每一公克的脂肪,經過氧化後,產生九大卡的熱量,是高熱量的來源。
 2.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有些維生素只能溶在脂肪中,增進它的吸收率,否則會隨著未消化、未吸收的食物,排出體外,形成浪費。
 3.保護內臟和潤滑皮膚 脂肪附著再內臟器官的四周,如同軟墊、使互相保持原位,不致下墬或偏側。

脂肪的來源:
動物性食物如肉類、蛋黃等;植物性食物如花生、大豆、松子、腰果、椰子等,全都是脂肪的豐富來源。

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主要物質。蛋白質消化後成為簡單的胺基酸,在胺基酸中,有八到十種,必須從食物中取得,否則生長發育會受到影響,這些胺基酸稱為必須胺基酸。每一公克蛋白質,可以產生四大卡的熱量。

蛋白質的功能:
 1.促進生長和維持健康 人體的細胞,經常除舊換新。生長發育期,更要增值新細胞。胎兒、嬰幼兒和青少年期的生長,以及人生各階段中破損細胞的修補,都要依靠蛋白質。
 2.調節和維持生理機能 蛋白質缺乏時,體內機能會受影響,血漿中的蛋白質濃度過低,會引起水腫;血液中的血紅素過低時,會發生貧血。還有內分泌素和脢,都是由胺基酸組成,他們能管制體內新陳代謝作用。

蛋白質的來源:
含有必需胺基酸的食物,例如奶類、蛋、魚、瘦肉、家禽肉和黃豆產品,都是較好的蛋白質來源;花生、夾豆、穀類等次之;肉皮、軟骨等,陰部含必須胺基酸,是較差的蛋白質來源。

礦物質
礦物質主要功能是構造細胞組織、調節生理機能。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鈣、納、磷、鉀、氯、鐵、銅、鈷、碘等二十餘種。

鈣和磷 「鈣」、「磷」是人體骨骼和牙齒主要主要成分,除了建造骨骼和牙齒脂之外,還各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他們的吸收和排泄,都有相互的關聯。部分國人的膳食中,鈣的含量偏低,對於正在生長發育期間的兒童和青少年,會有缺乏或不足的現象。最佳鈣質來源莫過於奶類,所以在生長發預期,奶類是不可缺少。其他如蛋黃、魚、蝦、貝、介等,也含有豐富的鈣質。

鐵 鐵是血紅素的主要成分。膳食中長期缺乏鐵質,會引起貧血。動物性食物中,以肝、內臟、蛋黃含量較豐;植物性食物中,如菠菜、莧菜、麥麩中含量也不少。

碘和氟 碘是甲狀腺中重要元素。飲食中缺乏碘,時間久了會引起甲狀腺腫大。食物中以海帶、紫菜等富含碘質。氟可以防止蛀牙,飲水中如含有百萬分之一的氟,對防止蛀牙有相當的功效。

其他礦物質如鈉、鉀、氯和體內水的平衡有關;銅、鈷和鐵同為造血的原料。

維生素
維生素俗稱維他命,可分脂溶性和水溶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儲存在人體內,以肝臟中最多。水溶性維生素容易隨水排出體外,因此容易發生缺乏現象。脂溶性的有:維生素A、D、E、K;水溶性的有:維生素B複合物和維生素C等。

維生素A、D 維生素A在陽光和空氣中容易氧化,烹調時用火不可過猛。對上皮組織和眼睛有保護作用。動物性食物中以魚肝油、肝、腎、蛋黃等含量最多,植物中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可以在體內轉變為維生素A,例如胡蘿蔔、南瓜、木瓜、芒果,以及各種綠葉蔬菜等都是良好的來源。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加強骨骼的增長。缺乏時,會使骨質鬆散,而發生軟骨症。陽光照射皮下脂肪,能使維生素D的先質,轉變為成維生素D。食物中魚肝油、蛋黃、內臟類含量最多。

維生素B複合物 維生素B1發現後,又分析出數種維生素,所以合稱為維生素B複合物。這些維生素大部分會溶於水,他們的功能有二:一是幫助營養素代謝產生能量;另一是和形成紅血球有關。
 1.維生素B1的功能是促進醣類的代謝,保護神經。長期缺乏時,輕則感到疲倦,神經發炎,視覺不良,膝反射消失;重則下肢水腫,患腳氣病。食物中米糠、麥麩、肝臟、瘦肉、蛋黃等含量豐富。
 2.維生素B2的功能是促進生長,增加活力,保護神經、皮膚和眼睛的健康,奶、蛋、瘦肉、豆、花生中含量較多。
 3.菸鹼酸有安定神經的功能。肝、內臟、花生中富含此種維生素。其他在維生素B複合物中,還有葉酸、B6、B12等, 缺乏時,都會有貧血現象。

維生素C   維生素C最容易氧化,長期儲存、洗滌、刀切、烹調都會損失,在鹼性溶液中更容易被破壞。它的主要功能是構成軟骨、結締組織和維護細胞間質的健全。缺乏時,有皮下和牙齦出血的現象;嚴重時,會出現敗血症的現象。水果中檸檬、柑桔、橙柚、番石榴等含量較多。

水份
水本身雖然沒有營養價值,但是仍被營養家列為營養素之一,因為它在人體內是主要的溶劑。不論是養分或廢物都要靠它來溶解、輸出和運送。細胞內外液、血液、組織液,甚至骨骼中都有水分。成人每天約需兩公升的水,才能維持一天的損耗。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8-03 13:49 回覆:
蔬果植化素吃了嗎?6大「植化素」這樣吃助補充

以往認為,蔬果含有豐富的纖維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是降低罹患慢性疾病最主要的食物來源;近期科學家發現,蔬果蘊含數千種不同的天然化合物「植化素」,是不可多得的養生極品!

長期以來,民眾都知道多吃蔬果可以減少慢性疾病的產生,並認為蔬果中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植物營養素才是主要的關鍵;但有越來越多的營養科學家發現,蔬果中除了上述必需營養素外,還有超過將近萬種以上的營養成分逐一被發現並證實,這些營養物質就是「植化素」(phytochemicals)。

什麼是植化素?

植物的生長需要與大自然對抗,包括來自於紫外線、環境土壤、水分、污染等種種傷害,簡單來說,植化素就是提供植物自我保護功能的特別物質;就如同顏色與味道是吸引蝴蝶與蜜蜂傳播花粉之用,特殊氣味則是做為驅趕抵抗外來昆蟲、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傷害所生。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顧問級主治醫師暨臨床組教授陳邦基形容:「植化素就像植物的免疫系統,除了維持生命外,也擔任著植物生殖及護身的功用。」

西方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曾說過:「食物就是最好的藥。」若是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藥食同源」也一再獲得證明,任何食物中都有其不同的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在人體內也同樣能發揮相當的作用,可達到提升生理機能、預防或改善疾病的效果。

不同植化素對人體有不同功用

陳邦基指出,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不同的植化素對人體也有不同的功用,包括強力的抗氧化物質,能清除自由基,活化免疫機能、調節改善免疫力;同時可輔助維生素發揮生理機能,激發體內的酵素解毒活性,調節並產生酵素,預防細胞的缺損。另一方面,還能改善血液循環、抑制發炎及過敏,抵抗細菌及病毒感染,減少罹癌的風險。

此外,也能對治療及預防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質疏鬆等有所幫助。比較重要的是,這些營養物質因為來自於植物本身對環境的抵禦力,因此,對於提升人體體內自癒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8-03 14:45 回覆:

最新美國飲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您知道了嗎?

美國2016年公布2015-2020美國飲食指南,建議美國民眾調整飲食習慣選擇更健康的飲食。美國政府每五年會更新一次飲食指南,由專家們根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新的飲食建議。飲食指南最重要目的是提供一個健康的飲食模式,幫助每個人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最適當的食物與飲料,組成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在門診經常遇到病人說「營養師開一個菜單給我,我照著你的菜單吃就好了!」,健康的飲食模式不是一個固定的菜單,而是在適當範圍內的飲食處方,能享受食物,又符合生理狀況與飲食

習慣,自由選擇合適的食物,有時候只需要微調,簡單的替換或取代就可以達到;有些需要花較大的努力來進行必要的改變。

 

最新美國飲食指南建議多選擇蔬菜、水果及全榖類的健康飲食模式,強調食物的多樣性、高營養密度及控制飲食的份量,同時還須限制添加糖、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量,以預防慢性疾病發生。

新版美國飲食指南準則如下:

1一輩子持續執行健康的飲食模式選擇一個熱量合宜的健康飲食模式,以提供足量的營養素,維持健康體重及降低慢性疾病的罹患風險。飲食指南強調健康飲食有助於降低肥胖及預防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

2強調食物的多樣性、高營養密度及控制飲食的份量。在熱量有所控制的飲食裡,廣泛多變化的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以滿足身體營養需求。高營養密度食物,是指能提供豐富的營養素,熱量相對較低的食物,例如糙米、瘦肉、魚、牛奶、蔬菜與水果,別忘記還是要依照建議熱量控制攝取的份量。

3限制添加糖、鈉、飽和脂肪的攝取量。減少選擇高糖的飲料、高飽和脂肪、高鹽及反式脂肪食物,以符合健康的飲食模式。

4選擇更健康的食物和飲料。考慮文化和個人喜好,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和飲料來取代對健康較少益處的食物和飲料,如此較容易執行與維持。適量的咖啡及酒是無害的,若沒有喝咖啡及飲酒,也不需要因此去改變習慣。

5營造支持健康飲食的環境與力量。建立健康飲食與生活型態,夥伴與環境很重要,需要依靠人與人之間相互鼓勵與支持的力量,從家庭到學校、到職場、到社區塑造營養及健康飲食支持環境,讓健康飲食生活化。

 

新版美國飲食指南的重點建議如下:

選擇多樣化彩紅顏色的蔬菜:每種植物都有不同天然物質,如花青素、葉綠素等,統稱為植化素」。不同顏色蔬果由不同植化素所組成,在促進健康中,各自扮演抗氧化、抗發炎、免疫調節等不同功能。常見蔬果可分為綠、黃、白、紅、紫、黑等顏色,每天均衡攝取深綠色如菠菜、黃色如甜椒、紅色如紅蘿蔔、白色如高麗菜、紫色如茄子、黑色如香菇、豆類及其它蔬菜,獲得均衡的營養與植化素,為身體打造出堅強的保護力。

選擇各類新鮮水果:選擇新鮮水果,避免喝果汁,因新鮮水果打成果汁除維生素C遭破壞流失外、若又濾掉渣,膳食纖維恐被濾光了,營養價值大大扣分,無法完全攝取到天然水果的營養素與膳食纖維,還容易使血糖升高,也容易攝取過多熱量。

至少50%的主食選擇未加工全穀根莖類。未加工全穀根莖類如糙米、燕麥、蕎麥、薏仁、地瓜、南瓜、紅豆等,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抗性澱粉,GI值低,幫助維持健康體重、降低肥胖及預防慢性病。

挑選零脂肪或低脂肪奶製品:建議每天攝取一份的奶製品,但要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優酪奶、奶酪及豆奶飲料。

選擇適量各類蛋白質食物:建議適量攝取海鮮、瘦肉和家禽、蛋類、豆類如大豆和豌豆、豆製品、堅果及種子等各類富含蛋白質食物。

烹調使用植物油: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欖油、花生油、紅花油、大豆油、向日葵油等。家中烹調用油不能只有一種,不同的烹調方式要使用不同的油。例如涼拌可選發煙點低,且富含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如橄欖油、麻油、花生油、苦茶油等)。炒菜用精製黃豆油或玉米油、葵花油等富含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避免油煎油炸食物,因為要能耐高溫的油脂,屬於高飽和脂肪酸。減少飽和脂肪,可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還是盡量避免使用。

 

新版美國飲食指南健康飲食模式中有4個限制

限制糖攝取量小於每日總熱量10%以下:

舊版指南只建議減糖,沒有建議能吃多少,但新版指南明確表示:糖只能佔每天攝取總熱量的10%以下。一般女生一天建議攝取熱量1600糖只能佔10%就是160卡,換成糖就是40公克,看起來好像量不少,但是一瓶市售480毫升的含糖茶飲,碳水化合物為7.2/100毫升,總量約35克的糖,約7顆方糖,最多只喝一罐就已經逼近一天的建議量。


* 落葉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豬的霜降肉是哪一個部位?
2018/07/27 17:16
豬的霜降肉是哪一個部位?

所謂霜降肉就是肉的油脂紋路分布細小均勻,就像是降霜或是大理石的線路模樣,有人說是臉肉、嘴邊肉、兩頰肉、下腮肉、下顎肉、頸肉、前腿肉、上肩肉、胛心肉、2層肉等等;其實,只要肌肉中油花線條分布均勻美觀者,不論是何部位,都可稱之為「霜降肉」。

* 落葉 *(kang9909) 於 2018-07-27 17:17 回覆:


「霜降肉」還有很多別名,例如:「菊花肉」、「雪花肉」、「松阪肉」等等。所謂「菊花肉」,就是兩頰肉,因常年咀嚼,運動量高,既有花紋、吃起來咬感甚佳,深受某些人的喜愛;「雪花肉」是指肌肉中的脂肪除有大理石紋線條外,尚有點狀分布,好似下雪一般,事實上這也是霜降的一種圖案。至於「松阪肉」則是仿 傚日本的「松阪牛肉」取名的,日本的松阪牛的育成是選取兵庫縣但馬地方所產的7~8月齡的優良母仔牛到三重縣松阪地方由牛農細心照顧,聽說睡水床、吹冷氣、喝啤酒、還接受主人經常的馬殺雞,這樣尊貴地飼養三年多不予配種即予送屠,不但肉質柔嫩鮮美,而且肌肉中油花線路密集、線條優美,在1936年東京芝浦市場所舉行的「全國肉用牛畜産博覧會」獲得「全國最高等級肉牛--松阪牛」的稱號,其後加上口碑及商業宣傳,已名聞全世界;其他有類似品質的「米澤牛」、「飛驒牛」、「阿波牛」、「宮崎牛」等的名聲即難以望其項背。因此,有許多豬肉廠家,認為自己的產品也有美麗的油花,就也稱之為「松阪豬肉」,在這種場合,「松阪」兩字已非專有名詞,而係普通名詞,指係有大理石花紋的肉品了。然而前些日子日本松阪地區的業者跨海抗議,指稱只有松阪牛肉,何來松阪豬肉,要告侵權冒用,相關業者只好避稱松阪,而改稱「霜降」。


有人認為霜降肉的多寡、味道、外觀是要靠飼養技術;有的人認為必須靠育種。就有人去選育帶有「心臟脂肪酸結合蛋白基因」的豬種,認為這種豬所切出的梅花肉、僧帽肌及里肌肉等,肥瘦相間,不澀不膩,品質、風味最佳,主要是因為這種豬的脂肪不會堆積在皮下,而是進入肌間,形成肥瘦相間、如「松阪」牛肉般的大理石紋;不過,飼養期間須夠長,脂肪才會進入肌間。個人認為品種與飼養多少是會影響肉質與風味,但並不需要刻意去強調;重點是屠體要健康、安全。


日本有「霜降肉」一詞,定義一如上述。松阪牛及其他品牌的牛肉都是強調自己的牛是最好的霜降肉,所以霜降肉已是不折不扣的普通名詞,甚至連「霜降魚 肉」(例如「珍鱺帶骨霜降肉」)、「霜降雞肉」(例如「日本DoggyMan《頂級牛奶霜降》短切雞肉條」)都出籠了。更有甚者,還有所謂「人工霜降 肉」,是使用天然乳化劑乳化牛油,再以配製100支細針頭的「打入機」注入瘦肉中,再由特殊的機器予以整形,就成為漂亮好吃的霜降肉了。還好這種做假的霜降肉只有日本有,台灣還沒聽說過。台灣只要有油花的肉塊誰都可自稱是霜降肉,無所謂真假。


台糖公司有「霜降肉」產品,其部位是下頸部至前腿上端靠肩部的地方,花紋分布均勻美觀,每頭豬只能切兩片,每片僅200~300公克,很是珍貴。〈食尚主播台〉梁瓊白曾說:「部位在前腿和肩胛之間,一隻豬只有兩片,肉色比起其他部位白嫩許多,而且肥瘦相間,但是肥肉不膩、瘦肉不柴、還嫩中帶脆,是所有豬肉中口感最好的,當然價格也貴些,不過如果吃過這種肉的話,其他部位的肉就看不上了。」


「台糖霜降肉」包裝為1公斤裝,因產量不多,如蒙惠顧,請先預訂。台糖肉品絕不做假,而且不含瘦肉精、無藥物殘留,是最健康、最安全的肉品,大家儘可放心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