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人是不是都有「受辱狂想症」?
2009/05/04 12:36:06瀏覽472|回應0|推薦0

韓國SBS出品的《該隱與亞伯》,像「韓流」一樣席捲中國大陸,又一次成為中國內地影視界的話題。電視故事講述的是兩兄弟為事業和女人產生的矛盾糾葛,這和其他韓劇的恩愛情仇「主旋律」幾乎沒有多少區別,但由於劇中相關中國的鏡頭「色調灰暗」,引起了許多中國觀眾的情緒反彈。尤其隨著鳳凰衛視的評析,國內諸多傳媒也對其進行了深度解讀,一時間,「韓劇辱華」、「抵制韓劇」的聲浪在網上此起彼伏。

  中國網民的憤怒來自劇中涉華鏡頭 ——沒有寬闊的街道和高樓大廈、機場工作人員收受賄賂、口口聲聲說中國有很多小偷等。有人斥責其為粗製濫造,有人認為韓國人心理扭曲,一些視頻網站乾脆停止了韓劇譯制,並對此等「醜化」中國的電視劇進行封殺。人們看不得韓國人把中國描寫成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忍受不了把中國許多官員演繹成貪腐形象。總之,「民意」沸騰的結果使韓劇在中國遭到了空前冷遇。

  據韓方有關人士透露,《該隱和亞伯》實際上是一部很有藝術品位的電視作品,劇組之所以到中國取景,無非是希望更符合中國觀眾的心理。因為韓劇的主要市場是中國大陸,他們拍攝之前幾次到中國采風,目的是揣摩中國平民心思,本想用一種藝術手段迎合中國人的口味,結果卻事與願違。這是不是實情不得而知,不過他們確實沒有想到,中國素有「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即使用蒙太奇手法表現「灰暗」 的一面,人們也會不依不饒。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時下一些中國人的心胸不是隨著國力強大越來越有包容性,而是變得越來越狹隘,但凡風吹草動就覺得有人別有用心,如魯迅小說中那個「看誰都想害我」的狂人,時不時「從頭直冷到腳跟」。在他們的眼裡,韓國的端午申遺是「辱華」,韓國教授說孫中山有韓國血統是對中國「醜化」,韓醫提出將韓國針灸確定為世界標準是「自大」,韓國學者倡議保護漢字是「自卑」。諸如此類,似乎韓國文化中所有涉華事情都有「辱華」之嫌,讓不計其數的中國人感到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般說來,人的正常心態應當是相對客觀,先檢討自己是否存在問題,其後才能正確判斷人家是不是「侮辱」了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怎樣接受批評怎樣改進才是科學精神。退一步說,既然承認韓劇在中國的火爆現狀,就應該承認韓國文化具有與中國不同的特質,否則也不會出現那麼多「哈韓族」。但問題是有些人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又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他們自己義憤於貪污腐化、社會不公的現實,卻不能容忍外國人「說三道四」,否則就覺得臉上無光。

  從對文化認知的角度分析,韓劇在中國大陸長期風靡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韓國文化與社會的發展相對同步,電視作品能承載起人們的精神內核;二是折射出中國文化發展的嚴重滯後,現有的文化載體已經不能與整個社會同頻共振,人們只能從國外的電視劇中找回闊別已久的正義感和倫理道德。當然,可能會有人認為,在缺少嚴格評判標準前提下,用電視劇的流行與否論證文化的先進與落後有失公允,或者還會有人搬出「古代四大發明」來證實中華文明如何璀璨。這都無關緊要,關鍵是敢不敢把目光放到與文化有關的產業進行橫向比較。

  毫無疑問,無論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韓國都不及中國一個省,但IT業和汽車業以及其他知識科技產業幾十年雄踞世界第一方陣,據韓國知識經濟部官員說,韓國汽車總產量2009年將突破600萬輛。而中國呢?13億人口,幾十年居然製造不出一輛像樣的汽車,民用電子產品也一直靠「山寨版」維繫,「打造軟實力」、「讓世界傾聽自己的聲音」成了很多人的夢想。大概正是有這樣的原因,有人動輒以「祖上比你闊」的心態與人攀比,當比完之後,一個個又陶醉在前人創造的歷史中不能自拔。

  過去曾有人驕傲於武俠打死洋武士不是「東亞病夫」,今天又有富人以豪賭證明自己不是「東亞病夫」,凡此種種,與靠舉辦某種大型活動彰顯實力的做法一樣,社會智力因文化平庸而呈現出嚴重障礙。看看電視屏幕就知道,近年來中國的封建帝王幾乎無一例外粉墨登場,古裝戲、打鬥戲充塞耳目……中國人在用外國現代的核心技術興致勃勃地回味自己歷史,在他們的心裡,這樣的文化基本不需要創新,能論證祖上「闊」就可以澤被四海。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想到心理學上的「偏執」概念,難怪北大孫東東教授說中國人99%有精神病。

  公正地說,任何形態的文化得以波及和流傳,都具有一定不可比的強勢,韓劇如此,中國古代文化同樣如此,所謂「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等箴言就是這樣被傳承下來的。按孟軻的邏輯推論,常常被人侮辱的人首先有自輕自賤毛病,或者處於弱勢經常臆幻出強烈的受辱感。其實,「受辱」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人家「辱」之有據,還用「反侮辱」的方式隱瞞自己的錯誤,而可悲的是,有人罵著韓劇偏偏喜歡看韓劇,還心安理得。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laok&aid=29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