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2 20:48:41瀏覽425|回應0|推薦0 | |
雞肋還是救命稻草 來北京參加兩會前,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專程跑到一些內陸省份的鄉村去考察當地家電下鄉的情況。 她的企業有15款產品被列入了國家家電下鄉產品目錄,是快速殺入農村市場,還是冷靜推進——董明珠必須做出選擇。三年前,格力曾發起過空調下鄉運動,但效果不佳。「在農村,夏天時前後門一開,風很涼,甚至有個風扇就夠了。」董明珠發現,農民們對一年只需要用兩個月的空調依然退避三舍——農村空調市場還不成熟。 因此,格力並沒有大規模地進軍農村市場,只是研發了一些專門為農村市場設計的防老鼠、防灰塵、室外使用壽命長的空調產品。 作為專門生產空調的廠商,家電下鄉政策對格力來說其實就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誠然,農村家庭買空調的本來就少,但作為下鄉主力軍的彩電、冰箱和洗衣機等產品,實際也賣得並不好。 董明珠在農村調查時發現,不少下鄉的家電品牌她都沒有聽說過。她甚至看到了一些幾年前的舊型號產品,經驗告訴她,有同行在趁機消化舊庫存。 而且家電下鄉政策在實際執行時,農民拿到補貼的手續非常複雜,甚至部分地方出現保護主義和假冒偽劣產品坑騙農民的現象。 有的農村地區電壓不夠,不少農民購買家電,無法正常使用。有的地方則電費太貴,農民「買得起」也「用不起」下鄉的家電。 在董明珠看來,企業不應對家電下鄉過分熱衷,農村市場巨大潛力不會因為家電下鄉的補貼政策立即爆發,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關鍵還是要依靠技術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她也在自己的議案中特別呼籲國家加快支持自主創新的政策出台。 董明珠對家電下鄉政策的質疑,卻被一些中小企業同行在私下調侃為「擋住了大家的財路」。 危機下的倉促新政並不是所有的家電企業都能跟格力一樣,面對家電下鄉這頓免費午餐而無動於衷。格力2008年取得了50%利潤增長,但中國家電業在本輪經濟寒冬下卻哀鴻遍野。「很多同行跟我說壓力大,其實沒有金融危機也會困難。」董明珠告訴記者,現在空調企業都在喊困境,就是因為沒有核心技術的儲備。 中國家電企業這些年來規模越做越大,但受制於人的專利、技術瓶頸至今不能突破。目前,韓元貶值,讓中國家電企業面臨韓國企業的極有力競爭,國內家電出口面臨極大的困難。 以空調生產為例,家電企業採用以產定銷的模式進行生產,由於銷售乏力,業內估計我國空調積壓數字已經達到2000萬台。可想而知,整個中國家電產業的庫存將會多麼龐大。 國家為了社會穩定和拉動內需,決定施手援救家電業。2009年2月1日起,財政部和商務部宣佈,在全國各省市區全面推廣家電下鄉項目,財政補貼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四年。 據有關方面測算,這可實現家電下鄉產品銷售4.8億台,銷售額6200億元,增加其他消費性支出3000億元,累計拉動消費9200億元。財政預算報告顯示,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家電下鄉」補貼資金預算200億元,比2008年增長9倍。 政策出台後,誰都想來分一杯羹,一些急於處理庫存的中小家電廠家喜出望外。短時間內,在農村市場上,空調品牌就從10家左右變成了20家。 口水戰也隨之出現。大企業抱怨小品牌擾亂了市場;小企業則抱怨大企業乘機打壓中小企業。 董明珠不願意評價一些混水摸魚的企業,但認為中國家電企業不能將這次家電下鄉政策當作是救命稻草,加大技術研發才是根本解困之道。「政府的免費午餐不可能吃太多,吃太久。家電業不能等靠要,要變革。」董明珠說。 |
|
( 不分類|不分類 ) |